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首迎探月任務 長八火箭“解鎖”新本領

發布時間:2024-03-20 15:4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海南文昌3月20日電 (記者 馬帥莎)3月20日,長征八號運載火箭(以下簡稱“長八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鵲橋二號中繼星和天都一號、天都二號通導技術試驗星,完成了其首次探月軌道發射任務。

  長八火箭如何將鵲橋二號衛星送入地月轉移軌道?麵對新挑戰,長八火箭又解鎖了哪些新本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八號運載火箭總體(ti) 副總設計師徐珊姝接受媒體(ti) 采訪作出解讀。

  作為(wei) 國內(nei) 新一代主力中型運載火箭,長八火箭填補了中國太陽同步軌道3至5噸運載能力空白,並具備多種軌道發射能力。自2020年首飛以來,長八火箭已執行三次任務,前兩(liang) 發都是將衛星送入太陽同步軌道,此次飛行首次實現地月轉移軌道發射。

  這次任務中,長八火箭采用芯級捆綁兩(liang) 枚液體(ti) 助推器的兩(liang) 級半構型,全箭總長50.3米,搭配4.2米寬、8米高的整流罩,憑借不低於(yu) 1.3噸的地月轉移軌道運力,直接將鵲橋二號中繼星送入近地點高度200公裏、遠地點高度42萬(wan) 公裏的軌道上。

  與(yu) 飛行至其他軌道相比,探月軌道發射有何難點?徐珊姝稱,由於(yu) 地月轉移軌道的特殊性,鵲橋二號中繼星的發射窗口期每個(ge) 月隻有3天。為(wei) 了把握好寶貴的飛天“時機”,科研團隊采用多窗口多彈道設計,在這3天裏每天規劃2個(ge) 窗口。

  6個(ge) 窗口,對應6條彈道,意味著有6套飛行方案。徐珊姝表示,這種設計可以提高火箭發射概率,提升發射靈活性,即使錯過一個(ge) 窗口,還有其他窗口可以選擇,不需要等待太長時間。

  作為(wei) “長征家族”中的年輕成員,長八火箭在過去兩(liang) 次發射中提供的都是商業(ye) “拚車”服務,並未執行過國家重大工程發射。在這次任務中,這款新一代火箭是如何從(cong) “長征家族”中脫穎而出的?

  徐珊姝介紹稱,一方麵,長八火箭的運載能力正好與(yu) 鵲橋二號中繼星的發射需求相匹配,同時,長八火箭繼承了長征五號、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技術成果,其芯級助推和天舟飛船的“貨運專(zhuan) 車”——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十分接近,安全性、可靠性均有保障。

  為(wei) 了進一步提高飛行可靠性,長八火箭進行了多項技術改進,特別是麵對高空風的幹擾。首次采用自動滾轉減載技術,讓火箭像打太極一樣,根據風的來向,在空中主動滾動調整“迎風麵”,巧妙化解高空風對箭體(ti) 結構的衝(chong) 擊。

  徐珊姝表示,這次發射成功,從(cong) 實踐層麵證明長八火箭充分具備實施地月轉移軌道發射的能力,為(wei) 未來的探月任務提供了新的火箭型號選擇。此外,長八火箭有望在太陽同步軌道3至5噸的商業(ye) 發射中占據市場優(you) 勢。

  據了解,長八火箭今年下半年還將迎來新構型首飛,隨即轉入高頻次發射,成為(wei) 中國後續商業(ye) 航天發射市場的主力火箭之一。(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