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人才“縣聘鄉用”,讓基層群眾就近享有優質醫療服務
重慶累計下派2000餘(yu) 名區縣衛生人才到鄉(xiang) 鎮、社區服務,近八成鄉(xiang) 村患者首次就診選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衛生人才“縣聘鄉(xiang) 用”,讓基層群眾(zhong) 就近享有優(you) 質醫療服務(人民眼·基層衛生醫療服務)
引子
沉寂8年後,重慶市永川區朱沱鎮衛生院產(chan) 房內(nei) ,又聞嬰兒(er) 啼哭聲。
2023年4月,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婦科主治醫師李雲(yun) 雲(yun) 被選派至朱沱鎮衛生院。半年多時間,衛生院已接產(chan) 新生兒(er) 13名,改變了此前連續8年無產(chan) 婦來院分娩的境況。“大醫院派出好醫生到基層,鄉(xiang) 親(qin) 們(men) 不必舍近求遠了。”朱沱鎮衛生院院長鄔招強說。
2021年底,重慶市啟動衛生人才“縣聘鄉(xiang) 用”改革,截至去年底全市累計下派兩(liang) 批次“縣聘鄉(xiang) 用”衛生人才2048名,其中中級職稱以上人員1811名。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鄉(xiang) 親(qin) 們(men) 吃穿不愁後,最關(guan) 心的就是醫藥問題。要加強鄉(xiang) 村衛生體(ti) 係建設,保障好廣大農(nong) 民群眾(zhong) 基本醫療。
中辦、國辦2021年2月印發的《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鄉(xiang) 村人才振興(xing) 的意見》提出,加強縣域衛生人才一體(ti) 化配備和管理,在區域衛生編製總量內(nei) 統一配備各類衛生人才,強化多勞多得、優(you) 績優(you) 酬,鼓勵實行“縣聘鄉(xiang) 用”和“鄉(xiang) 聘村用”。今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推廣醫療衛生人員‘縣管鄉(xiang) 用、鄉(xiang) 聘村用’”。
2021年12月,重慶市衛生健康委等4部門印發《關(guan) 於(yu) 開展衛生人才“縣聘鄉(xiang) 用”“鄉(xiang) 聘村用”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各區縣當年“縣聘鄉(xiang) 用”人員數量,原則上不低於(yu) 當年招聘執業(ye) 醫師類人員總數的80%。
2023年8月,國家衛生健康委舉(ju) 行的“基層衛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務舉(ju) 措”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指出:“重慶探索‘縣聘鄉(xiang) 用’,每年區縣級醫院,按照新招的執業(ye) 醫師數的80%,置換出來本院一些成熟的專(zhuan) 業(ye) 人員,優(you) 先安排中級以上的人員到基層去服務,這就形成了一個(ge) 比較製度化的安排。”
重慶市衛生健康委負責人介紹,通過深化“縣聘鄉(xiang) 用”“鄉(xiang) 聘村用”改革,提升了基層診療能力,全市農(nong) 村地區患者首次就診選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比例接近80%。
薪資待遇有保障,晉升職稱有加分,讓衛生人才願意下、下得去
自從(cong) 拔山中心衛生院建起了血液透析室並由忠縣人民醫院主治醫師負責,拔山鎮附近的腎病患者張全秀不用每周3次往返忠縣縣城了。
拔山鎮位於(yu) 三峽庫區腹地,距離忠縣、豐(feng) 都、墊江等周邊縣城的距離均在40公裏以上,沿途丘陵起伏,交通不便。
此前7年多,張全秀每周都要往忠縣人民醫院跑3趟,“天不亮就出門,老公騎著摩托車陪我上縣城”。來回約百公裏山路,不僅(jin) 飽受奔波之苦,還增加了交通、餐飲等額外支出。
拔山中心衛生院輻射的服務人群中有100多名腎病患者需要透析,此前衛生院並不具備治療條件。為(wei) 解決(jue) 患者的現實困難,在縣裏支持下,拔山中心衛生院開設了血透室。“設備,有了經費就能采購。但具有血透資質和臨(lin) 床經驗的醫生,卻不是單靠投入經費就能聘來的。”拔山中心衛生院院長陳世健以往沒少發愁。
“聘人難、留不住”,是長期以來困擾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難題。陳世健以血透室舉(ju) 例說,透析治療對醫生的業(ye) 務素質要求較高,通常需要3到5年的臨(lin) 床實踐才能單獨值班。陳世健擔任拔山中心衛生院院長6年來,曾有6名臨(lin) 床經驗相對成熟的醫生因家庭等因素離職。家門口的衛生院服務能力較弱,求醫問診的基層群眾(zhong) 隻得舍近求遠。
為(wei) 破解基層醫療“人才荒”,“縣聘鄉(xiang) 用”應時而生。
何為(wei) “縣聘鄉(xiang) 用”?重慶市衛生健康委黨(dang) 委書(shu) 記、主任張維斌解釋:即區縣人民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等區縣級醫療機構新招聘執業(ye) 醫師類人員,5年內(nei) 必須到鄉(xiang) 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至少一年;無基層工作經曆的中級職稱執業(ye) 醫師類人員,在申請副高職稱前必須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一年。
從(cong) 忠縣人民醫院血液透析中心下派到拔山中心衛生院,主治醫師何芳是主動報名的,“許多科室的主治醫師們(men) 積極性都挺高。去鄉(xiang) 鎮服務一年,我也算‘競爭(zheng) 上崗’。”
開展“縣聘鄉(xiang) 用”改革,怎樣讓區縣衛生人才願意下、下得去?
首先,改革接軌相關(guan) 規定。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基層衛生健康處副處長董江黎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yu) 健康促進法》要求,執業(ye) 醫師晉升為(wei) 副高級技術職稱的,應當有累計一年以上在縣級以下或者對口支援的醫療衛生機構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的經曆。“我們(men) 因勢利導、順勢而為(wei) ,把‘縣聘鄉(xiang) 用’一年服務期視作醫務人員的基層工作經曆,使之成為(wei) 職稱晉升的必要門檻,得到區縣級醫療機構人員的積極響應。”
其次,變更績效工資發放渠道。“‘縣聘鄉(xiang) 用’人員在基層工作一年期間,原單位隻發放基礎工資並繳存‘五險一金’,不再發放績效工資。”董江黎說,區縣人社、財政部門將全體(ti) “縣聘鄉(xiang) 用”人員作為(wei) 一個(ge) “虛擬單位”,以不低於(yu) 區縣級醫療機構平均水平的標準,單獨核定績效工資總量,再由區縣衛生健康部門依據人員績效考核結果發放給個(ge) 人。“如此一來,解決(jue) 了以往派出醫院出人又出錢、積極性不高的問題,讓‘縣聘鄉(xiang) 用’人員能沉下心來服務基層。”
派出單位不發績效工資了,這筆錢由誰來出?答案是另一項創新:近年來,重慶市探索以“區縣級醫療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區縣財政各籌資一部分”的方式建立資金池,化零為(wei) 整、統籌管理,集中力量辦大事。這項改革從(cong) 區縣試點到全市推廣,相關(guan) 製度業(ye) 已成熟。“目前,‘縣聘鄉(xiang) 用’人員績效工資支出已納入資金池保障範圍。”忠縣醫院管理中心副主任殷小凡介紹。
“薪資待遇有保障,晉升職稱有加分,為(wei) 下派醫生解除了後顧之憂。”何芳2023年8月下派至拔山中心衛生院後,很快就成了血透室的骨幹醫生。
前不久,年過七旬的患者張孝榮在拔山中心衛生院透析時突然發病,大汗淋漓、心率上升。何芳臨(lin) 危不亂(luan) ,為(wei) 張孝榮降低透析流量、身體(ti) 調整至頭低腳高狀態……一套應急措施操作完成後,張孝榮的各項體(ti) 征很快恢複平穩。
“有了好醫生,在鎮裏就能看病,報銷比例還高,節約開支。”張全秀說,起初不少患者對拔山中心衛生院透析治療水平不了解,如今紛紛從(cong) 縣醫院轉回來。她還粗略算了筆賬:每人每年節省交通費、生活費接近6000元。
“點對點”精準輸送,實打實選優(you) 配強,近九成下派人員為(wei) 中級及以上職稱
縣級人才下派基層,既要對口滿足接收醫院需求,又要保證派出醫院正常運轉。派什麽(me) 人、派多少人?需要統籌調配,明確標準。
重慶市永川區下轄20多個(ge) 鄉(xiang) 鎮街道,過去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大都側(ce) 重基本公共衛生和普通內(nei) 科服務,隻有7家具備全麻手術能力。“鄉(xiang) 鎮衛生院缺乏有經驗的麻醉醫師,限製了許多科室發展,一度連胃鏡都做不了。”朱沱鎮衛生院院長鄔招強說,“縣聘鄉(xiang) 用”改革啟動後,他向永川區衛生健康委上報人員需求時,“第一誌願”就是麻醉專(zhuan) 業(ye) 。
“點對點”精準輸送,實打實選優(you) 配強。永川區衛生健康委通過統籌調配,將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下派到朱沱鎮衛生院,帶動當地實現“零的突破”。
基層所盼,改革所向。重慶明確了“縣聘鄉(xiang) 用”人員選派標準,實行精準匹配。相關(guan) 指導意見提出,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每年年初向區縣衛生健康部門上報“縣聘鄉(xiang) 用”人員需求,由區縣衛生健康部門根據區縣級醫療機構每年實際招聘的執業(ye) 醫師類人員情況,統籌調配使用。
“我們(men) 實行‘骨幹優(you) 先’原則,由區縣醫療機構按不低於(yu) 當年新招執業(ye) 醫師人數80%的比例,優(you) 先選派中級及以上職稱人員。”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基層衛生健康處二級調研員李春明介紹,截至2023年底,全市累計下派兩(liang) 批次“縣聘鄉(xiang) 用”衛生人才2048名,其中中級職稱以上人員達1811名。
家門口的鄉(xiang) 鎮衛生院有了區縣骨幹醫師坐診,鄉(xiang) 親(qin) 們(men) 真切感受到身邊的變化。此前,由於(yu) 孕產(chan) 婦管理服務能力弱化,朱沱鎮衛生院婦產(chan) 科自2015年起已連續8年未接收產(chan) 婦分娩,隻能提供基本衛生服務。去年6月底,29歲的二胎媽媽楊洋突然羊水破裂,家屬就近將她送到朱沱鎮衛生院時,已來不及往上級醫院轉診。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下派的婦科主治醫師李雲(yun) 雲(yun) 采取緊急措施,兩(liang) 個(ge) 小時後,楊洋順利分娩了一名男嬰,母子平安。
“我有助產(chan) 士資格證,能應對這樣的突發情況。”李雲(yun) 雲(yun) 擁有6年多的產(chan) 科經驗,能熟練開展宮腔鏡、腹腔鏡等十幾類檢查和診療。這次接產(chan) ,讓朱沱鎮衛生院婦產(chan) 科重獲群眾(zhong) 信賴,“放心在鎮上生娃兒(er) ,送個(ge) 湯湯水水也方便”。半年多時間,這裏已接產(chan) 13名新生兒(er) 。
圍繞基層群眾(zhong) 急切需要,李雲(yun) 雲(yun) 手把手帶教的4名鄉(xiang) 鎮醫生,如今均能獨立開展應用廣泛的宮腔鏡檢查和診療。“縣聘鄉(xiang) 用”期間,李雲(yun) 雲(yun) 還掛職朱沱鎮衛生院業(ye) 務副院長,在基層“墩苗”中鍛煉成長。
用好績效“指揮棒”,樹起幹事“風向標”,幹得好不好由基層機構評價(jia)
渝北區龍興(xing) 中心衛生院門前擺著數張“縣聘鄉(xiang) 用專(zhuan) 家簡介”展板,與(yu) 其他醫護人員佩戴藍色胸牌不同,龍興(xing) 中心衛生院院長陳德惠特意給“縣聘鄉(xiang) 用”人員統一製作了粉色胸牌,“這是我們(men) 的招牌,要格外突出。”
陳德惠的“鄭重其事”,其來有自:渝北區婦幼保健院兒(er) 科主任、主治醫師王瑩下沉到龍興(xing) 中心衛生院短短4個(ge) 月,衛生院兒(er) 科門診就診患者即突破了6000人次,而往年同期僅(jin) 有400人次左右。
“人才下得來,骨幹是個(ge) 寶,起不起效果,關(guan) 鍵看是否用得好。”對比“縣聘鄉(xiang) 用”改革和自己以往的下鄉(xiang) 幫扶經曆,忠縣人民醫院副院長黃波不禁感慨。
黃波回憶說,10多年前,他曾下鄉(xiang) 幫扶一家鄉(xiang) 鎮衛生院,每周去兩(liang) 天。雖然自己沒少付出,但黃波仍對當年相對缺乏激勵約束機製的弊端感觸頗深,“我當時是縣醫院急診科的醫生,下鄉(xiang) 幫扶期間,縣醫院和衛生院得兩(liang) 頭跑,績效工資考核則隻與(yu) 縣醫院的工作掛鉤。對鄉(xiang) 鎮衛生院的幫扶,激勵和約束措施都不夠。長遠來看,下派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如何保證?”
破解工作中的痛點、難點,重慶“縣聘鄉(xiang) 用”改革細化了考核辦法,確保下派人員人盡其才、實幹有為(wei) ——
首先,“蠟燭不能兩(liang) 頭點”。重慶市衛生健康委明確,區縣醫療機構派出人員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期間,區縣衛生健康部門將暫停其在原單位的處方權,並將處方權和醫保醫師信息同步調整至下派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從(cong) 源頭上規避了派出人員“虛掛”問題。
其次,重慶市衛生健康委進一步明確了“誰來考核”和考核結果的具體(ti) 運用。《關(guan) 於(yu) 開展衛生人才“縣聘鄉(xiang) 用”“鄉(xiang) 聘村用”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區縣衛生健康部門對“縣聘鄉(xiang) 用”人員製定專(zhuan) 門的績效考核辦法,“縣聘鄉(xiang) 用”人員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期間,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負責對其進行績效考核,考核結果與(yu) 績效工資分配掛鉤。
“這就意味著,幹得好不好,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評價(jia) 。”渝北區衛生健康委醫政科副科長林紹芬說,“用好績效‘指揮棒’,樹起幹事‘風向標’。”
翻開龍興(xing) 中心衛生院“縣聘鄉(xiang) 用”月度考核表,針對兒(er) 科、消化科等不同專(zhuan) 業(ye) 下派人員,分門別類製定了細化標準:診療患者、帶教培訓、優(you) 化科室舉(ju) 措、疑難病例討論……因崗定責、賦分定量,引導“縣聘鄉(xiang) 用”人員切實發揮作用。
渝北區衛生健康委的統計數據顯示,“縣聘鄉(xiang) 用”工作開展以來,全區下派人員累計服務門急診14.1萬(wan) 餘(yu) 人次、住院患者1萬(wan) 餘(yu) 人次,開展技術培訓1100多次,填補基層臨(lin) 床技術空白166項,幫助基層從(cong) 無到有建立專(zhuan) 科門診4個(ge) 。
結對“傳(chuan) 幫帶”,“輸血”又“造血”,為(wei) 鄉(xiang) 鎮培養(yang) 了一支不走的專(zhuan) 業(ye) 醫療隊
優(you) 質醫療資源下沉,既便利居民看病,也帶動基層醫療隊伍發展。
拔山中心衛生院血透室醫生何忠澤,是何芳結對“傳(chuan) 幫帶”的對象。“‘縣聘鄉(xiang) 用’人員吃住在鄉(xiang) 鎮,工作在基層,每天麵對麵、手把手現場教學,讓我們(men) 提高很快、底氣更足。”何忠澤談起自己的收獲時感觸頗深。眼見何忠澤具備了單獨值班的能力,患者萬(wan) 元華豎起大拇指:“‘大何帶小何’,老鄉(xiang) 們(men) 信得過。”
“師帶徒”,更帶團隊。以前,龍興(xing) 中心衛生院3歲以下的嬰幼兒(er) 接診率很低,為(wei) 啥?處方開出來,護理不敢收——缺經驗,經常兩(liang) 三針紮不進頭皮。王瑩找到症結,請來區婦幼保健院的同事給護士們(men) 培訓,如今已有6人掌握了嬰幼兒(er) 頭皮靜脈穿刺技術。“我家兩(liang) 個(ge) 娃兒(er) ,過去哪怕吊個(ge) 水,都要上婦幼保健院或者兒(er) 童醫院。”龍興(xing) 鎮居民湯媛媛說,如今再也不用跑遠路了。
接茬下派、持續發力,留住的不僅(jin) 是技術。
朱沱鎮衛生院曾經連胃鏡檢查都做不了,眼下開始謀劃建設“大外科”,這首先得益於(yu) 全麻手術能力的從(cong) 無到有:來自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麻醉科的主治醫師楊柳,是該院連續第二批下派朱沱鎮對口麻醉專(zhuan) 業(ye) 的“縣聘鄉(xiang) 用”人員,持續幫助基層消除技術盲點。
與(yu) 楊柳同批下派的,還有同院的骨科醫生何超,他現在的另一個(ge) 身份是:朱沱鎮衛生院外科主任。
作為(wei) 科室管理者,何超肩負的任務已超出單純的技術層麵:“隨著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麻醉技術、院感控製、護理水平的係統性提升,我們(men) 考慮從(cong) 當地群眾(zhong) 需求出發,長期規劃、合理匹配下派人員的專(zhuan) 業(ye) 方向,加強多病種學科的支撐能力,將鄉(xiang) 鎮衛生院的大外科逐步建立起來。”
“縣聘鄉(xiang) 用”起步良好、持續發力,還需建立長效機製。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潘建波說:“各地在推進‘縣聘鄉(xiang) 用’工作中,普遍能夠精準匹配基層需要,針對痛點有的放矢,同時注重專(zhuan) 業(ye) 人員選派的延續性,避免‘專(zhuan) 家走了、業(ye) 務斷了’。”
目前,重慶市下派的兩(liang) 批“縣聘鄉(xiang) 用”人員,已帶動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新建特色科室152個(ge) 。2023年,重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占全市總診療量的比例為(wei) 56.3%。
“結對‘傳(chuan) 幫帶’,‘輸血’又‘造血’,為(wei) 鄉(xiang) 鎮培養(yang) 了一支不走的專(zhuan) 業(ye) 醫療隊。”潘建波說,重慶將持續深化“縣聘鄉(xiang) 用”改革,繼續推進中高級職稱醫務人員下沉基層,讓廣大群眾(zhong) 在家附近就能享有優(you) 質醫療服務。
本報記者 薑峰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22日 13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