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去年北京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將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

發布時間:2024-03-22 11:2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3月21日電 (記者 陳杭)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21日發布的《北京市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統計公報》(下稱《公報》)顯示,2023年,北京著力穩定經濟、推動發展、改善民生,經濟整體(ti) 回升向好,社會(hui) 民生保障有力,首都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

  今年,北京將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集中精力強功能、穩增長、惠民生、保穩定,大力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確保率先基本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不斷取得新成效。

  人均地區生產(chan) 總值為(wei) 20.0萬(wan) 元

  《公報》顯示,初步核算,北京全年實現地區生產(chan) 總值43760.7億(yi) 元,按不變價(jia) 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2%。其中,第一產(chan) 業(ye) 增加值105.5億(yi) 元,下降4.6%;第二產(chan) 業(ye) 增加值6525.6億(yi) 元,增長0.4%;第三產(chan) 業(ye) 增加值37129.6億(yi) 元,增長6.1%。三次產(chan) 業(ye) 構成為(wei) 0.2︰14.9︰84.8。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地區生產(chan) 總值為(wei) 20.0萬(wan) 元。

  截至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85.8萬(wan) 人,比上年末增加1.5萬(wan) 人。其中,城鎮人口1919.8萬(wan) 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為(wei) 87.8%;常住外來人口824.0萬(wan) 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為(wei) 37.7%。常住人口出生率為(wei) 5.63‰,死亡率為(wei) 6.13‰,自然增長率為(wei) -0.5‰。全年城鎮新增就業(ye) 28.1萬(wan) 人,城鎮調查失業(ye) 率均值為(wei) 4.4%。

  新設科技型企業(ye) 數量同比增長15.9%

  根據《公報》,北京新興(xing) 動能發展壯大,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全年實現數字經濟增加值18766.7億(yi) 元,按現價(jia) 計算,比上年增長8.5%,占地區生產(chan) 總值的比重為(wei) 42.9%,比上年提高1.3個(ge) 百分點。其中,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增加值11061.5億(yi) 元,增長10.8%,占地區生產(chan) 總值的比重為(wei) 25.3%,提高1.3個(ge) 百分點。全年實現高技術產(chan) 業(ye) 增加值11875.4億(yi) 元,按現價(jia) 計算,增長7.1%,占地區生產(chan) 總值的比重為(wei) 27.1%,提高0.4個(ge) 百分點。全年新設科技型企業(ye) 12.3萬(wan) 家,增長15.9%,占全市新設企業(ye) 的41.4%。

  經濟活力持續增強。推出北京市營商環境6.0版改革任務,製定實施“北京服務”意見和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行動方案,完善“服務包”“服務管家”機製。全年新設企業(ye) 29.7萬(wan) 戶,比上年增長20.3%。規模以上“專(zhuan) 精特新”工業(ye) 企業(ye) 產(chan) 值、服務業(ye) 企業(ye) 收入比上年分別增長5.2%和6.1%,增速分別高於(yu) 規模以上工業(ye) 、服務業(ye) 平均水平2.6個(ge) 和4.1個(ge) 百分點。

  高技術產(chan) 業(ye) 投資同比增長16.2%

  《公報》顯示,北京全年固定資產(chan) 投資(不含農(nong) 戶)比上年增長4.9%。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增長0.9%。分產(chan) 業(ye) 看,第一產(chan) 業(ye) 投資下降45.7%;第二產(chan) 業(ye) 投資下降1.1%,其中製造業(ye) 下降1.6%;第三產(chan) 業(ye) 投資增長6.0%,其中,信息傳(chuan) 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文化、體(ti) 育和娛樂(le) 業(ye) ,交通運輸、倉(cang) 儲(chu) 和郵政業(ye) 投資分別增長47.1%、11.4%和10.1%。高技術產(chan) 業(ye) 投資增長16.2%,其中,高技術服務業(ye) 投資增長36.1%。

  服務性消費額同比增長14.6%

  根據《公報》,北京全年市場總消費額比上年增長10.2%。其中,服務性消費額增長14.6%;實現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14462.7億(yi) 元,增長4.8%。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中,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ye) 、住宿和餐飲業(ye) 實現網上零售額5485.2億(yi) 元,下降2.7%。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ye) 中,金銀珠寶類、體(ti) 育娛樂(le) 用品類、服裝鞋帽針紡織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35.0%、29.8%和23.4%,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增長13.5%,其中新能源汽車增長38.0%。

  推進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全年新設批發和零售業(ye) 、住宿和餐飲業(ye) 企業(ye) 6.1萬(wan) 家,比上年增長15.6%;新引進首店946家,增長16.5%;截至年末離境退稅商店達到1058家,比上年末增加41家。

  深入推動“兩(liang) 區”建設

  《公報》顯示,北京深入推動“兩(liang) 區”建設。在服務業(ye) 擴大開放的重點行業(ye) 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ye)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ye) ,文化、體(ti) 育和娛樂(le) 業(ye) 新設外資企業(ye) 共1321家,占全市新設外資企業(ye) 數量的76.4%;規模以上信息傳(chuan) 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文化、體(ti) 育和娛樂(le) 業(ye) ,衛生和社會(hui) 工作外資企業(ye) 營業(ye) 收入增長較快,分別比上年增長53.4%、39.7%和34.9%。

  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自貿試驗區)新設外資企業(ye) 258家,占全市新設外資企業(ye) 數量的14.9%;自貿試驗區規模以上外資企業(ye) 實現營業(ye) 收入2.1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增長6.5%,占全市規模以上外資企業(ye) 收入的33.7%;自貿試驗區進出口總值4624.3億(yi) 元,增長2.7%,占地區進出口總值的比重為(wei) 12.7%。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5.6%

  《公報》顯示,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752元,比上年增長5.6%,扣除價(jia) 格因素實際增長5.2%。從(cong) 四項收入構成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51632元,增長8.1%;人均經營淨收入1026元,增長13.6%;人均財產(chan) 淨收入12280元,下降1.1%;人均轉移淨收入16814元,增長2.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650元,比上年增長5.5%;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358元,增長7.5%。城鄉(xiang)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為(wei) 2.37,比上年縮小0.05。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47586元,比上年增長11.5%。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50897元,增長11.6%;農(nong) 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wei) 26277元,增長10.7%。全市居民恩格爾係數為(wei) 21.3%,其中,城鎮居民為(wei) 20.8%,農(nong) 村居民為(wei) 27.8%。(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