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一次認證三地通行 “灣區認證”讓產品暢行粵港澳

發布時間:2024-03-26 11:38: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灣區認證”讓產(chan) 品暢行粵港澳

  草莓、鱸魚、牛蛙……近日在廣東(dong) 多地超市裏,顧客們(men) 看到生鮮產(chan) 品前多了一個(ge) “灣區認證”的標誌:標誌中間是鑽石圖案,周圍是“灣區認證”中英文字樣。這一粵港澳大灣區新鮮出爐的質量認證標誌,為(wei) 消費者放心購物增添了依據與(yu) 指南。

  廣東(dong) 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日前表示,經粵港澳三地認證機構等經營主體(ti) 共同製定認證實施規則並組織實施,首批“灣區認證”產(chan) 品近期已在廣東(dong) 上市。相關(guan) 產(chan) 品能夠做到“一次認證,三地通行”,滿足粵港澳三地市場準入要求。

  保證質量明確承諾

  在廣州的一家盒馬超市,市民朱鈺近期每天都在有“灣區認證”的生鮮櫃台前買(mai) 魚。“不管是鱸魚還是彩虹鯛魚都很新鮮,沒有土腥味。通過掃碼‘灣區認證’的標誌,我們(men) 還可以看到這些水產(chan) 品的養(yang) 殖和檢測信息,這讓消費者購買(mai) 的時候更放心。”

  “‘灣區認證’致力成為(wei) 高品質產(chan) 品可信賴的質量標誌,其認證產(chan) 品不僅(jin) 符合內(nei) 地強製性標準和港澳地區強製性規例,滿足粵港澳三地市場準入要求,還具備引領行業(ye) 發展的高品質特性。”廣東(dong) 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如“灣區認證”的草魚、鱸魚等淡水水產(chan) 品,通過全流程的質量管控手段保障沒有肝吸蟲;“灣區認證”的草莓,不使用促進膨大草莓果實的“氯吡脲”“噻苯隆”等膨大劑,不使用增加甜度的甜蜜素。

  值得一提的是,“灣區認證”建立了質量信息公示、承諾賠付和銷售商首負責任三項製度。公眾(zhong) 可通過“灣區認證”標誌二維碼掃碼了解獲證產(chan) 品的品質特性、賠付承諾、質量管控、檢測認證等信息。如獲證產(chan) 品不符合承諾的品質要求,將給予消費者高標準的賠付。其中,“灣區認證”的草莓和淡水水產(chan) 品不符合承諾的品質要求的,將由銷售商向消費者支付1萬(wan) 元人民幣賠償(chang) 金,無需消費者向生產(chan) 商索賠。

  一次認證三地通行

  去年底,粵港澳三方共同公布了15項“灣區認證”項目,並啟用“灣區認證”標誌和啟用“灣區認證”公共服務平台。項目主要涉及工業(ye) 消費品、農(nong) 食產(chan) 品和服務業(ye) 等三大領域。

  “灣區認證”是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粵港澳有關(guan) 部門指導下,三地認證機構等經營主體(ti) 基於(yu) 粵港澳大灣區共通執行標準,以粵港澳大灣區認證聯盟形式開展的高端品質自願性認證。“灣區認證”所有項目的實施規則和依據標準均由三地共同研究製定,相關(guan) 技術指標滿足三地市場準入要求,具體(ti) 項目由三地共同組織實施,實現“一次認證,三地通行”。

  “例如工業(ye) 消費品領域的健康教室照明,其標準由廣東(dong) 質檢中誠認證有限公司、香港照明學會(hui) 、澳門照明與(yu) 光電學會(hui) 共同製定;還有像農(nong) 食產(chan) 品裏的杏仁餅,相關(guan) 標準由方圓標誌認證集團有限公司、香港品質保證局、澳門融貫投資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研製。”廣東(dong) 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農(nong) 工黨(dang) 北京市委會(hui) 社法委副主任兼秘書(shu) 長、中央財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兼職教授唐成認為(wei) ,“灣區認證”的推出,充分體(ti) 現了粵港澳三地不同法係背景下的共商、共建、共享,在質量認證領域有效促進了規則機製對接融合,積極助力粵港澳大灣區一體(ti) 化發展。

  促進灣區聯通融通

  下一步,粵港澳三地將強化“灣區認證”政策支持,拓展“灣區認證”采信推廣場景,以高品質助推粵港澳大灣區成為(wei) 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為(wei) 增進灣區民生福祉和一體(ti) 化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

  針對如何通過“灣區認證”進一步賦能灣區高質量發展,唐成建議,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和粵港澳三地職能部門要強化“灣區認證”政策支持,鼓勵專(zhuan) 業(ye) 權威的認證機構參與(yu) 和積極拓展“灣區認證”範圍,尤其是夯實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基礎。“特別是三地監管部門要進一步加強認證活動監管,加大網絡安全、信息安全認證活動執法力度,建立灣區認證市場準入製度和失信退出機製,實現認證監管成果互信、信息共享。”

  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軟聯通”不斷加速。除了“灣區認證”的啟用及相關(guan) 產(chan) 品上市,第二批粵港澳大灣區共通執行標準(簡稱“灣區標準”)前不久發布。清單在第一批25個(ge) 領域110項標準基礎上新增7個(ge) 領域73項標準。新增的7個(ge) 領域聚焦粵港澳三地重點民生需求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包括家政、氣象、綠色生態、職場技能培訓等。第二批73項“灣區標準”清單的研發單位中,共有173家香港和112家澳門政產(chan) 學研用機構。(人民日報海外版 記者:柴逸扉)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