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裝白馬馳騁哈東攻城略地……——趙一曼烈士紀念塑像碑文敬讀
編者按:
在中國,革命烈士紀念碑是一個(ge) 特別的存在。她不僅(jin) 深藏著曆史的符號,還珍藏著我黨(dang) 誕生、成長的特殊記憶。為(wei) 了建立新中國,成千上萬(wan) 的革命烈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為(wei) 緬懷他們(men) 的英雄事跡,新中國成立後,各地陸續矗立起一座座豐(feng) 碑,所刻碑文讓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跡代代流傳(chuan) 。
清明節前夕,我們(men) 特別策劃製作了“學習(xi) 黨(dang) 史·敬讀碑文”係列音頻節目。一同回顧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歲月,緬懷英雄,銘記他們(men) 為(wei) 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所做出的巨大犧牲和貢獻。本期為(wei) 您播出:紅裝白馬馳騁哈東(dong) 攻城略地……——趙一曼烈士紀念塑像碑文敬讀。
本節目由中央網信辦傳(chuan) 播局指導、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hui) 中國正能量網絡傳(chuan) 播專(zhuan) 項基金支持。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報刊社出品。
趙一曼烈士紀念塑像位於(yu)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一曼街西段的街心公園中。為(wei) 紀念趙一曼烈士英勇就義(yi) 50周年,1986年8月2日建此塑像。塑像由花崗岩基座、紀念碑和銅像三部分組成。走進公園,迎麵是英姿颯爽的趙一曼烈士塑像,塑像基座的背麵刻有碑文《抗日民族女英雄趙一曼》。
碑文如下:
趙一曼,原名李坤泰,別名一超,李淑寧,漢族,一九〇五年十月二十五日生於(yu) 四川省宜賓縣。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國社會(hui) 主義(yi) 青年團,一九二六年轉為(we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黨(dang) 員。一九二七年一月,黨(dang) 派她到中央軍(jun) 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學習(xi) ,同年秋,轉赴莫斯科中山大學就讀。一九二八年冬回國,先後在宜昌、南昌、上海等地從(cong) 事革命活動。
“九一八”事變後,趙一曼奉命來東(dong) 北,任滿洲總工會(hui) 組織部長、哈爾濱市總工會(hui) 代理書(shu) 記。一九三三年四月,參與(yu) 領導了著名的哈爾濱電車工人大罷工。一九三四年夏,赴珠河抗日遊擊區,任中共珠河中心縣委委員、縣委特派員、鐵北區委書(shu) 記,後兼任東(dong) 北人民革命軍(jun) 第三軍(jun) 一師二團政治委員。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在同日偽(wei) 軍(jun) 激戰中身負重傷(shang) 被俘。她利用監押就醫之機,向身邊的看守和護士曉以抗日救國的民族大義(yi) ,使他們(men) 轉變立場,一同潛往遊擊區。途中,不幸被敵追及,重陷囹圄。趙一曼麵對種種酷刑,堅貞不渝,寧死不屈,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於(yu) 珠河縣(今尚誌縣)小北門外英勇就義(yi) ,時年三十一歲。
時值烈士就義(yi) 五十周年,哈爾濱市人民敬鑄銅像,以誌千古。
哈爾濱市人民政府
一九八六年八月二日
背景介紹:
碑文簡要記載了趙一曼矢誌報國、英勇殺敵、威武不屈的英雄壯舉(ju) ,字裏行間表達了對女英雄崇高的敬意和無限的緬懷,讀後震撼人心、令人肅然起敬。
出生於(yu) 四川南部山區的趙一曼,從(cong) 小就具有強烈的反封建思想,曾經以絕食來抗爭(zheng) 反對纏足。少年時期她開始接受進步刊物,更加堅定了反對封建製度、進行社會(hui) 革命的理想。1923年,趙一曼加入社會(hui) 主義(yi) 青年團。
為(wei) 爭(zheng) 取外出求學的權利,趙一曼多次同以家長、哥哥為(wei) 代表的封建勢力據理力爭(zheng) 。她以犀利的筆觸一氣嗬成,寫(xie) 就了數千言的反封建檄文《被兄嫂剝奪求學權利的我》,表明自己“極想挺身起來,實行解放”的態度。趙一曼還在家鄉(xiang) 成立了婦女解放同盟組織,積極幫助婦女同胞擺脫包辦婚姻、受男性虐待等封建束縛。她還辦起了女校,使貧苦農(nong) 民的女孩子和成年婦女有了學習(xi) 文化的機會(hui) 。
1926年趙一曼走出巴山,奔向萬(wan) 裏長江第一城宜賓,考入宜賓女中。她在題為(wei) 《“不如歸去”與(yu) “炒米糖開水”的呼叫聲誰更淒慘》的習(xi) 作寫(xie) 道:貧苦的人民,為(wei) 了求生存,被迫做小販沿街叫賣“炒米糖開水”!這種叫賣聲,深夜傳(chuan) 來,扣人心弦,每每聽之而心情久久難以平靜。這種社會(hui) 的不平等現象,必須加以改造!趙一曼深刻的思想、改造社會(hui) 的大膽主張,受到老師的好評和同學們(men) 的敬佩。同年春中共宜賓特支成立,趙一曼轉為(wei) 中共黨(dang) 員。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趙一曼被黨(dang) 派到東(dong) 北地區組織開展抗日鬥爭(zheng) 。從(cong) 此,她由一個(ge) 氣質高雅、嗜書(shu) 如命的大家閨秀成長為(wei) 英勇殺敵、身先士卒的戰士。她曾以詩言誌,在《濱江述懷》中抒發了堅定的抗日意誌:“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
1934年,中共滿洲省委遭到破壞。經組織研究決(jue) 定,派趙一曼到滿洲珠河(今黑龍江省尚誌市)開展工作。長得瘦小、白皙,有點兒(er) “潔癖”,操南方口音的趙一曼,要把自己融入貧窮落後純樸的東(dong) 北山區農(nong) 村群眾(zhong) 之中,要克服許多困難,但她很快就在大豬圈、小豬圈(今尚誌市亮珠鄉(xiang) )建立了反日農(nong) 民會(hui) 、婦女會(hui) 、兒(er) 童團。她領導婦女會(hui) 組織婦女們(men) 為(wei) 部隊做軍(jun) 鞋、軍(jun) 衣,送軍(jun) 糧支持前線,安排兒(er) 童團為(wei) 部隊放哨,傳(chuan) 遞情報,還從(cong) 農(nong) 民會(hui) 中選出30名青年,組織農(nong) 民自衛隊。
在哈東(dong) 地區,趙一曼充分發揮黃埔軍(jun) 校科班出身的優(you) 勢,指揮部隊屢挫日偽(wei) 軍(jun) ,逐漸打出了威名。有一回,第三軍(jun) 一師二團在鐵道北的侯林鄉(xiang) 山裏活動,突然被五六百日偽(wei) 軍(jun) 包圍,全力反擊仍無法突圍,情況萬(wan) 分緊急。這時突然從(cong) 敵人背後傳(chuan) 來槍聲。隻見趙一曼騎著一匹白馬,帶領遊擊連及時趕到,從(cong) 敵人背後發起猛攻。敵人見被抄了後路,頓時大亂(luan) ,二團立即組織反擊,裏外夾攻,使我軍(jun) 轉敗為(wei) 勝。這次戰鬥後,敵人在報紙上稱“女共黨(dang) 趙一曼紅裝白馬馳騁哈東(dong) 攻城略地……”從(cong) 此,騎著白馬、手使雙槍、英勇殺敵的“趙尚誌妹子”在珠河抗日遊擊區廣為(wei) 流傳(chuan) 。
在東(dong) 北烈士紀念館裏陳列著一張母子合影的照片,一位年輕而漂亮的母親(qin) ,懷抱著自己剛剛兩(liang) 周歲的兒(er) 子。母親(qin) 那堅毅的神情中透出無限的溫柔和慈愛,懷中的孩子依偎在母親(qin) 胸前,安詳和寧靜中充滿著好奇。
這是趙一曼即將奔赴遙遠的東(dong) 北抗日戰場時與(yu) 年幼的兒(er) 子寧兒(er) 離別前留下的唯一紀念,而這分別竟成為(wei) 他們(men) 母子的永訣。
1935年,在一次反“討伐”戰鬥中,趙一曼因受傷(shang) 流血過多昏迷被捕。她被施以各種殘忍酷刑,身體(ti) 受到極大摧殘。然而,敵人可以摧毀她的身體(ti) ,卻無法摧毀她的信念。
1936年8月2日,無計可施的敵人把趙一曼送到她長期戰鬥過的珠河縣行刑示眾(zhong) 。在押往珠河的火車上,趙一曼靜靜地望著窗外美麗(li) 的山河、肥沃的黑土地和被燒毀的村莊。作為(wei) 一名中共黨(dang) 員,為(wei) 了深愛的祖國而犧牲,她慨然無悔。但作為(wei) 一個(ge) 母親(qin) ,卻懷著無限的牽掛和深深的遺憾。
趙一曼向看守要來紙和筆,寫(xie) 下給寧兒(er) 最後的遺書(shu) :“我最親(qin) 愛的孩子啊!母親(qin) 不用千言萬(wan) 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後,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qin) 是為(wei) 國而犧牲的!”
這封遺書(shu) 全篇隻有150多字,寥寥絕筆,殷殷叮囑,充滿著感天動地的浩然正氣和始終不忘的家國情懷。趙一曼懷著對祖國無比的熱愛、對兒(er) 子的深情眷念、對法西斯侵略者的刻骨仇恨,英勇就義(yi) 。敵人用罪惡的子彈奪去了趙一曼的生命,但她的英名永遠留在億(yi) 萬(wan) 人民的心中!
專(zhuan) 家點評:
本期點評專(zhuan) 家:
聶文婷 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共黨(dang) 史教研部教授
什麽(me) 叫做初衷?它是選擇做一件事時,內(nei) 心最真實的想法。對於(yu) 趙一曼而言,年少時,她以絕食對抗纏足。雖為(wei) 女兒(er) 身,但也要爭(zheng) 取與(yu) 男兒(er) 一樣走進學堂,識字、讀書(shu) 、看天下。在這裏,趙一曼的初衷就是堅決(jue) 反對封建思想,勇敢與(yu) 封建勢力做鬥爭(zheng) 。此後,麵對帝國主義(yi) 不斷瓜分中國,中國政局風雨飄搖,廣大貧苦百姓掙紮在死亡線上。桃李年華的趙一曼,毅然決(jue) 然走出家鄉(xiang) ,奔向國家需要改造之處。1926年,趙一曼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自此,堅守救國為(wei) 民的革命初心,在慘烈的革命鬥爭(zheng) 中,趙一曼以“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的豪情壯誌,將自己錘煉成為(wei) 一名英勇殺敵、身先士卒的革命勇士。始終堅守革命初心、堅守革命信仰的趙一曼,還是一位可親(qin) 可敬的母親(qin) ,她深愛自己的國家,也同樣深深的愛著自己的孩子。但她就是這樣將人世間最溫暖、最柔軟的情感,都融入了她對社會(hui) 的擔當之中,從(cong) 而讓我們(men) 更加真實的認識到了一位偉(wei) 大的革命母親(qin)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