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全球農產品供需和貿易承壓明顯,加強合作是當務之急

發布時間:2024-04-09 11:26: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國際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與(yu) 貿易正處於(yu) 一個(ge) 充滿挑戰與(yu) 機遇的新時代。”在日前舉(ju) 辦的第三屆國際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與(yu) 貿易論壇上,北京大學副校長董誌勇表示,全球化與(yu) 保護主義(yi) 的博弈、氣候變化對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影響以及新技術、新業(ye) 態的湧現,共同塑造了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與(yu) 貿易的複雜多變格局。

  在此背景下,積極推進全球貿易、構建良好全球貿易環境,促進中國和全球的食物安全和可持續發展是包括中國在內(nei) 所有國家共同的責任與(yu) 使命。

  2024年全球農(nong) 產(chan) 品供需和貿易承壓前行

  “進入2024年,受全球經濟恢複遲緩、厄爾尼諾影響持續、局部衝(chong) 突不斷發酵、貿易保護主義(yi) 盛行等影響,全球農(nong) 產(chan) 品供需和貿易承壓前行。”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彭廷軍(jun) 在論壇上指出,2024年農(nong) 產(chan) 品貿易環境複雜性、嚴(yan) 峻性上升,平穩運行壓力加大,農(nong) 產(chan) 品貿易增速或將放緩。

  一方麵,極端天氣持續威脅作物生產(chan) ,疊加多點局部衝(chong) 突影響外溢,國際市場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定供應麵臨(lin) 更多不確定性;另一方麵,部分農(nong) 產(chan) 品出口國不斷加碼或延長農(nong) 產(chan) 品出口限製措施,給國際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鏈帶來較大影響,也給國際市場預期增添了不確定性。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業(ye) 貿易預警救濟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發布的《國際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與(yu) 貿易形勢報告(2024年3月)》(以下簡稱“報告”)分析,2024年,大米、玉米、大豆等主要農(nong) 產(chan) 品全球供需相對寬鬆,但食用植物油等部分農(nong) 產(chan) 品供需偏緊。大豆、小麥、玉米等多數農(nong) 產(chan) 品國際價(jia) 格持續下行,大米、食糖價(jia) 格則持續高位運行,近期回落勢頭已經顯現,後期麵臨(lin) 的市場波動或將增加。

  在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研究院院長程國強看來,“全球農(nong) 產(chan) 品出口供給的集中度過高”是農(nong) 產(chan) 品國際貿易領域急需解決(jue) 的重要課題之一。“一是出口國高度集中,二是在供應鏈上有貿易集團化的趨勢。”他指出,“少數跨國企業(ye) 控製了全球70%以上的糧食貿易,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以後,這種供應鏈的相互依存度、國家間的依存度非常高,就會(hui) 出現風險集中累積效應。”

  更重要的是,影響全球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的傳(chuan) 統和非傳(chuan) 統因素,逐步呈交織疊加的趨勢。“比如去年氣候變化疊加貿易政策,印度限製大米出口,導致我們(men) 大米市場迎來了非常少見的價(jia) 格劇烈波動,對很多吃大米的國家都產(chan) 生了深刻影響。”程國強說。

  出於(yu) 對糧食安全的保障,全球糧食庫存都在增加。聯合國糧農(nong) 組織最新預測顯示,2024年全球穀物庫存量預計為(wei) 8.969億(yi) 噸,較期初水平增長2.8%,庫存消費比略升至31.1%。

  中國農(nong) 業(ye) 是全球農(nong) 業(ye) 增長的關(guan) 鍵驅動力

  多位專(zhuan) 家在論壇上分析全球農(nong) 產(chan) 品貿易的基本格局時,都強調了中國農(nong) 業(ye) 在全球增長中發揮的關(guan) 鍵驅動力作用。“特別是21世紀以來,全球農(nong) 產(chan) 品出口的增長,包括整個(ge) 農(nong) 業(ye) 的增長,中國是最主要的驅動力。”程國強說。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已深度參與(yu) 國際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農(nong) 產(chan) 品進口額居世界第一位,成為(wei) 世界農(nong) 產(chan) 品大市場;農(nong) 產(chan) 品出口額居世界第五位,水果、蔬菜、水產(chan) 品等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揚帆遠航”,進入國際市場。

  “我為(wei) 什麽(me) 說中國應該更大(程度)地增強自信,因為(wei) 中國有健全的產(chan) 業(ye) 鏈和穩定的供應鏈。這恰恰是促成Trading(貿易)的最大底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國際合作司司長隋鵬飛指出,我國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運行平穩,得益於(yu) 擁有穩固的批發市場體(ti) 係、打造包括產(chan) 地冷鏈係統在內(nei) 的基礎設施、組織廣大農(nong) 民形成龐大的經紀人隊伍、為(wei) 鮮活農(nong) 產(chan) 品開辟綠色通道促進Marketing(銷售)的政策。

  報告指出,進入2024年以來,我國農(nong) 產(chan) 品貿易運行總體(ti) 平穩,進口降、出口增。方正中期期貨研究院院長王駿提醒,最近幾年國內(nei) 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與(yu) 國際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的關(guan) 聯度越來越高,價(jia) 格波動率在上升,國內(nei) 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的風險度也在提升。“國內(nei) 農(nong) 業(ye) 企業(ye) 、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不像以前一樣可以自給自足,(存在)更多國際傳(chuan) 導的原因。”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農(nong) 業(ye) 與(yu) 農(nong) 村發展學院院長仇煥廣也提到,近幾年我國畜牧業(ye) 發展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在畜產(chan) 品總量上還有品種、品質上,還需要國際進口進行調劑。因此,密切關(guan) 注國際農(nong) 貿市場變化、積極推進國際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與(yu) 貿易高質量發展,對中國乃至全球而言迫在眉睫。

  共謀合作開放之道

  “雖然過去幾個(ge) 月農(nong) 業(ye) 市場有所改善,但是我們(men) 必須保持警惕,積極應對各種挑戰和風險。”聯合國糧農(nong) 組織首席經濟學家Maximo Torero提醒各國保持警覺,隨時做好對相應衝(chong) 擊的應對準備,並表示“農(nong) 業(ye) 是一個(ge) 非常複雜的部門,我們(men) 需要找到提高韌性的方法,以便有更強的預防能力和吸收能力。”

  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小麥為(wei) 例,作為(wei) 全球兩(liang) 大航運動脈之一的蘇伊士運河,正因地緣政治緊張局勢而麵臨(lin) 挑戰。據國際穀物理事會(hui) 執行董事Arnaud Petit透露,從(cong) 歐洲運往我國的小麥,在改道好望角路線後,時間增加了12天,每噸增加2到3美元的成本。

  促進進口產(chan) 品和渠道多元化是目前備受各國關(guan) 注的應對舉(ju) 措。中國農(nong) 科院信息所研究員、農(nong) 業(ye) 貿易預警救濟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專(zhuan) 家張學彪提到,我國去年起陸續放開了符合條件國家的豬肉進口,比如俄羅斯、法國、比利時等,“這是我國應對肉類貿易風險的一些舉(ju) 措。”王駿提到,這種多元化將有利於(yu) 我國整體(ti) 農(nong) 產(chan) 品穩定供給結構形成有效保障。Maximo Torero則強調,農(nong) 業(ye) 是一個(ge) 高度集中的部門,未來還必須實現多元化的生產(chan) ,這對糧食安全有很大影響。

  從(cong) 企業(ye) 層麵來看,風險是無處不在的。邦吉中國區對外事務總經理徐強結合公司實踐提出,跨國農(nong) 貿企業(ye) 要有全產(chan) 業(ye) 鏈的風險觀。王駿表示,企業(ye) 在走向國際化的過程中,要熟練使用或者至少正確地使用風險管理工具,有效規避近幾年多種因素交織造成的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劇烈波動等各類風險。

  “合作”是論壇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我們(men) 要加強不同國家之間的合作來推動貿易”“中美兩(liang) 國合作能夠促進提升區域和全球糧食安全”“我們(men) (巴西)希望與(yu) 中國進一步加強在高粱、小麥等領域的合作”……對此,中國社科院農(nong) 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胡冰川說,越開放,我們(men) 整個(ge) 社會(hui) 就越美好,獲得美好食物的代價(jia) 就會(hui) 越低。

  “我們(men) 要加強與(yu) ‘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關(guan) 於(yu) 畜禽產(chan) 品、飼料原料夥(huo) 伴關(guan) 係的共建以及政策項目的協同,也要積極參與(yu) 全球關(guan) 於(yu) 疫病防控、防治方麵的多方合作。”張學彪以受新冠疫情不確定性影響較大的豬肉貿易為(wei) 例,指出要穩定合作的預期,探索一種更長期的合作模式。法國駐華使館農(nong) 業(ye) 參讚Ce dric Prevost則認為(wei) ,要實現“從(cong) 法國農(nong) 場到中國餐桌的產(chan) 業(ye) 鏈”,國際協調協同很重要,而合作的關(guan) 鍵在於(yu) 市場準入和產(chan) 業(ye) 合作“兩(liang) 條腿走路”。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魏婉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