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出無限可能
人工智能正融入千行百業(ye) ,成為(wei)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重要引擎——
【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如何向“新”而行②】“人工智能+”,“+”出無限可能
本報記者 黃洪濤 王偉(wei)
《工人日報》(2024年04月10日 07版)
閱讀提示
“人工智能+”,“+”出無限可能。伴隨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人工智能正融入千行百業(ye) ,成為(wei) 因地製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重要引擎。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布局,江蘇早早先行,加大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創新應用的研發和支持力度,加速布局“人工智能+”。
3月27日,江蘇省南京市舉(ju) 辦推進算力產(chan) 業(ye) 發展行動方案暨人工智能優(you) 質應用場景發布會(hui) ,發布《南京市推進算力產(chan) 業(ye) 發展行動方案》並進行了政策解讀,同時聚焦“AI(人工智能)+工業(ye) ”“AI+電力”“AI+交通”“AI+醫療”“AI+信息消費”五大領域,現場發布18個(ge) 優(you) 質應用場景。
“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ye) ,已成為(wei) 當下全球科技競爭(zheng) 的焦點。從(cong) 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互聯網+”,到2019年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智能+”,再到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開展‘人工智能+’行動”首次寫(xie) 入政府工作報告,這背後不僅(jin) 是科技之變,更是產(chan) 業(ye) 之變、時代之變。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當下及未來,人工智能作為(wei) 麵向未來賽道的技術,無疑是重要引擎之一。
近年來,江蘇正搶抓機遇,加大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創新應用的研發和支持力度,加速布局“人工智能+”,推動人工智能和實體(ti) 經濟融合發展,加快發展人工智能服務業(ye) 。
像人類一樣思考
日前,記者走進南京蔚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產(chan) 品實驗室、行政辦公區隨處可見一款造型亮眼的四足機器狗。
圓圓腦袋、彎彎耳朵、紅色頸圈和橙色“外套”,外加一根翹起來的小尾巴……這隻可愛的小狗,是蔚藍科技推出的最新產(chan) 品——第6代阿爾法機器狗BabyAlpha。
當聽到有人喊“小白小白”後,它會(hui) 閃著大眼睛給予回應。記者和它進行互動,握手、跳舞、俯臥撐、講故事……“小白”都能應對自如。
“BabyAlpha不僅(jin) 僅(jin) 是一隻機器狗,更是人工智能時代的家庭新成員。”蔚藍科技創始人劉維超介紹,這款機器狗能夠智能陪伴、普及知識、作為(wei) 聯絡助手,為(wei) 用戶帶來全新的智能生活感受。
“和其他電子產(chan) 品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yu) ,AI機器狗將被賦予生活中所需的陪伴和情感連接。”劉維超說,過往所有的消費電子產(chan) 品都可以說成是一台設備,而結合了目前的AI技術和四足機器人運動控製能力的仿生機器狗,給人帶來的是一個(ge) 活的感覺。“這樣的產(chan) 品將不再是一台設備,而是可以去跟它陪伴的家庭產(chan) 生情感連接的科技小精靈,這種陪伴和情感連接的屬性是非常重要的,也是AI的魅力所在。”
“像人類一樣思考,這是AI技術的追求。”在劉維超看來,雖然目前的人工智能還沒有達到像人類一樣思考的程度,但是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未來可能會(hui) 有越來越複雜、智能的人工智能係統出現。這些人工智能係統可能會(hui) 擁有類似於(yu) 人類的感知、認知和推理能力,並具備更加先進、高效的學習(xi) 和決(jue) 策能力。
“我堅信AI會(hui) 是下一個(ge) 風口。”劉維超說,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四足機器人將會(hui) 在更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蔚藍將深耕AI技術創新領域,不斷推出更多具有競爭(zheng) 力的產(chan) 品和服務,為(wei) 消費者帶來更加智能、便捷的生活體(ti) 驗。”
“+”出無限可能
在南京市推進算力產(chan) 業(ye) 發展行動方案暨人工智能優(you) 質應用場景發布會(hui) 上,一批優(you) 質應用場景路演精彩上演。
數字畫像功能,能夠針對每支鋼材進行質量、效率、能耗等多維度的細致評價(jia) ,為(wei) 生產(chan) 決(jue) 策提供有力支持……南京鋼鐵所屬江蘇金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帶來的煉鋼數字工廠場景讓人眼前一亮。
目前,南京鋼鐵、淩源鋼鐵等知名鋼企已應用該場景,實現了工序流轉的顯著提速和設備數字化率的大幅提升,有效降低了生產(chan) 成本,提升了整體(ti) 工作效率。
AI讓鋼鐵生產(chan) 更智慧,也能助力電網安全穩定。國網南京供電公司帶來的麵向電力場景的小型一體(ti) 化聲紋感知終端應用,具備小型化、輕量級、低功耗、高靈敏、高防護等優(you) 勢,可輕鬆部署於(yu) 輸電、變電、配電等場景的各類電力設備上。
“它可以7×24小時在線采集設備運行聲音,實現對設備缺陷分鍾級智能識別預警,幫助人員迅速鎖定故障位置,提升設備運維質效,助力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南京供電公司信通分公司信通運檢專(zhuan) 責韓碩現場分享時說。
“‘人工智能+’將全麵推動生產(chan) 力變革。”中關(guan) 村超互聯聯盟秘書(shu) 長助理房華坤認為(wei) ,“人工智能+”是對產(chan) 業(ye) 更深層次的改造,將為(wei) 企業(ye) 帶來更高效更精準的服務。
“人類正在跨入智能時代。”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朱鬆純說,過去一年,通用人工智能引發了國際社會(hui) 的普遍關(guan) 注,它要滿足三個(ge) 基本條件:能完成無限的任務;能在場景中主動、自主地發現任務,即“眼裏有活”;由自主的價(jia) 值驅動,而不是被動地被數據驅動。“通用人工智能是新質生產(chan) 力的典型代表。當下通用人工智能已成為(wei) 全球科技競爭(zheng) 的製高點,要贏得這一場事關(guan) 國之大者的科技競爭(zheng) ,關(guan) 鍵還在人才。”
“人工智能+”,“+”出無限可能。伴隨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人工智能正融入千行百業(ye) ,成為(wei) 因地製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重要引擎。
搶抓風口加速布局
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布局,江蘇早早先行。
2017年8月28日,江蘇成立人工智能學會(hui) ,常態化開展國內(nei) 人工智能領域學術交流,推動人工智能理論研究、技術普及和推廣。成立以來,江蘇省人工智能學會(hui) 已連續主辦六屆江蘇人工智能大會(hui) ,匯聚國內(nei) 外人工智能領域專(zhuan) 家學者和領軍(jun) 企業(ye) 家,以主旨演講、專(zhuan) 題研討、交流互動、展覽展示、成果發布等形式,給與(yu) 會(hui) 者帶來集“會(hui) 、展、賽、商”於(yu) 一體(ti) 的人工智能領域學術和產(chan) 業(ye) 盛宴。
近年來,江蘇已成為(wei) 全國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的重要基地,基本形成以蘇南城市群為(wei) 重點、以南京和蘇州為(wei) 核心的“一帶兩(liang) 核”發展格局,中國(南京)智穀、蘇州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園等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集聚區初具規模。
目前,全省擁有人工智能相關(guan) 企業(ye) 近1000家,帶動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超千億(yi) 元,涵蓋智能軟件、智能機器人、智能傳(chuan) 感器、智能製造等多個(ge) 領域,湧現出了思必馳、億(yi) 嘉和、朗新科技等一批領軍(jun) 企業(ye) ,在語音識別、智能機器人、智能傳(chuan) 感等領域形成了較強的技術創新力、行業(ye) 影響力和核心競爭(zheng) 力。
2023年11月,江蘇省政府發布《關(guan) 於(yu) 加快培育發展未來產(chan) 業(ye) 的指導意見》,明確將優(you) 先發展10個(ge) 成長型未來產(chan) 業(ye) ,其中包括“通用智能”產(chan) 業(ye) 。江蘇將搶抓風口、加速布局,積極創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台、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台,加快通用人工智能技術研發及產(chan) 業(ye) 化,前瞻布局類腦智能技術,積極開展AI大模型技術研究,推進智能製造業(ye) 發展。
4月2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ju) 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上,江蘇省政府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江蘇將積極開拓人工智能+製造業(ye) 場景應用,建立“前沿技術-場景應用-先導區”的未來產(chan) 業(ye) 創新體(ti) 係,在搶占未來產(chan) 業(ye) 的新賽道上跑出加速度、塑造新優(you) 勢。(工人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