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人身險業擴麵提質防風險

發布時間:2024-04-10 14:25:00來源: 經濟日報

  近日,上市險企2023年度報告相繼出爐。年報中披露的人身險業(ye) 務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人壽、平安壽險及健康險、太保壽險、新華保險、人保壽險分別實現保費收入6413.80億(yi) 元、6019.34億(yi) 元、2528.17億(yi) 元、1659.03億(yi) 元、1006.4億(yi) 元,保費同比增速分別為(wei) 4.3%、10.9%、3.2%、1.7%、8.6%。

  普惠保險供給擴大

  保險公司持續強化基本醫保經辦及大病保險承辦能力,同時加快發展長期護理保險、“惠民保”等創新業(ye) 務。年報顯示,2023年人保健康加大政策性和商業(ye) 性護理險業(ye) 務開拓力度,實現護理保險原保險保費收入36.45億(yi) 元,同比增長236.9%。新華保險實現政策性健康保險業(ye) 務保費收入7.34億(yi) 元,覆蓋客戶1965.45萬(wan) 人,同比增長9.5%。

  展望政策性險種的未來保費潛力,人保集團副總裁於(yu) 澤預期將穩定增長。“實事求是地講,近些年醫保政策比較穩定,而且基於(yu) 盡力而為(wei) 、量力而行的發展原則,我們(men) 判斷大病保險業(ye) 務也會(hui) 趨於(yu) 穩定。在長期護理保險方麵,國家出台了一些政策,人保財險和人保健康正在積極準備應對長期護理險的發展。”於(yu) 澤說。

  保險公司通過提升產(chan) 品定價(jia) 、風險防控技術,從(cong) 而實現收益的穩健發展。“人保健康建立了一整套包括核保核賠、風險回溯等機製在內(nei) 的風險管理體(ti) 係。特別是在大病保險業(ye) 務保本微利、籌資出現瓶頸的情況下,我們(men) 通過內(nei) 部控製使短期險的綜合成本率下降了0.7%。”人保健康總裁邵利鐸表示。在政策性健康險業(ye) 務之外,保險公司還聚焦“新市民”、靈活就業(ye) 者、“一老一小”等群體(ti) 的健康保障需求,不斷加大普惠型保險供給力度。人保健康持續完善互聯網保險業(ye) 務產(chan) 品矩陣,開發並上線多款稅優(you) 健康險產(chan) 品,實現互聯網渠道銷售護理險的突破;中國太保開發的非標體(ti) 百萬(wan) 醫療產(chan) 品“家安芯”為(wei) 健康人群及5類慢病人群提供醫療保障;平安產(chan) 險在43個(ge) 地區為(wei) 騎手提供風險保障65萬(wan) 人次,總保額達4225億(yi) 元。

  “保險行業(ye) 基於(yu) 大數法則,是天生的群眾(zhong) 事業(ye) 。普惠是保險行業(ye) 的基本特質。我們(men) 現在提供的大病保險覆蓋近3.5億(yi) 人,長期護理保險項目覆蓋超3800萬(wan) 人。對於(yu) 這樣大範圍的服務,我們(men) 首先要體(ti) 現出政治性、人民性。”中國人壽董事長白濤表示,下一步將在產(chan) 品研發上下功夫,提供更多老百姓喜聞樂(le) 見、性價(jia) 比高、說明書(shu) 一看就能懂的普惠產(chan) 品。

  代理人隊伍提質增效

  作為(wei) 人身險業(ye) 務發展的重要渠道,保險代理人隊伍2023年繼續調整,銷售人力數量持續下滑。從(cong) 上市險企年報披露的數據看,2023年,中國人壽個(ge) 險銷售人力為(wei) 63.4萬(wan) 人,同比減少5.1%;人保壽險個(ge) 人業(ye) 務事業(ye) 群營銷員為(wei) 8.9萬(wan) 人,同比下降8.8%;中國平安個(ge) 人壽險代理人數為(wei) 34.7萬(wan) 人,同比減少22%;太保壽險月均保險營銷員為(wei) 21萬(wan) 人,同比減少24.7%;太平人壽個(ge) 人代理約為(wei) 23.5萬(wan) 人,同比下滑約40%,出現近5年來最大降幅。

  對於(yu) 代理人隊伍脫落,新華保險副總裁王練文認為(wei) 原因有三方麵:一是中國壽險市場還在調整期,加之勞動力市場和宏觀經濟變化影響,整個(ge) 行業(ye) 都處於(yu) 隊伍下降趨勢中。二是從(cong) 國外經驗看,代理人隊伍留存率低也屬於(yu) 行業(ye) 本身的特點。三是過去運動式、脈衝(chong) 式的增員在行業(ye) 內(nei) 已經不起作用了,新的探索還在不斷努力中。

  比數量更重要的是質量。2023年,代理人隊伍質態持續優(you) 化,核心人力規模企穩,核心人力產(chan) 能、收入穩步提升。太保壽險核心人力每月人均首年規模保費為(wei) 43503元,同比增長26.6%;新華保險每月人均綜合產(chan) 能為(wei) 6293.7元,同比提升94.4%。中國人壽銷售隊伍每月人均首年期交保費同比提升28.6%;中國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業(ye) 務新業(ye) 務價(jia) 值增長36.2%,主要得益於(yu) 代理人人均新業(ye) 務價(jia) 值增長89.5%,代理人人均收入增長39.2%。與(yu) 此同時,專(zhuan) 業(ye) 化、職業(ye) 化、精英化成為(wei) 險企年報中描述銷售隊伍轉型方向的熱詞。

  “從(cong) 整個(ge) 行業(ye) 看,代理人開始由以前的人海戰術慢慢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模式。”中國平安聯席首席執行官郭曉濤表示,過去的幾年裏,代理人渠道經曆了從(cong) 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中國平安也主動而為(wei) ,對代理人隊伍質量做了全麵轉型,“未來3年,我們(men) 對於(yu) 代理人渠道發展的策略有3個(ge) 關(guan) 鍵詞:穩規模、增績優(you) 、提產(chan) 能”。

  “以前是誰家的隊伍大、人數多,誰家的業(ye) 務份額就高,但是從(cong) 2019年起整個(ge) 行業(ye) 發生了根本變化,靠人力驅動提升業(ye) 績的做法已經不成立了,現在必須走產(chan) 能驅動高質量發展,才能促進公司和行業(ye) 持續發展。”王練文表示,新華保險走的是提產(chan) 能、優(you) 結構、穩增長的階段性策略。“在短期內(nei) ,提產(chan) 能主要靠產(chan) 品方麵,主動從(cong) 件均較低的健康險保費調整到件均保費較高的終身壽險;同時,向績優(you) 隊伍傾(qing) 注資源,讓真正有戰鬥力的人率先產(chan) 生倍增的業(ye) 務。當然從(cong) 中期來看,單純靠產(chan) 能提升還不夠,還要優(you) 化產(chan) 品結構。我們(men) 大幅壓降了3年期、5年期的產(chan) 品,而大幅增加了5年期、10年期以上的產(chan) 品,通過年期的提升,增加新業(ye) 務價(jia) 值的增長速度。”王練文說。

  為(wei) 探索新型營銷模式,中國人壽於(yu) 去年10月份宣布啟動“種子計劃”。“目前全部的研發項目已經結束,在去年12月份開始推進試點。從(cong) 推行第一個(ge) 月的數據來看,最先試點的一家公司銷售隊伍的質態全部達到本科學曆以上,其中20%是碩士以上學曆;人均新單傭(yong) 金達到1.2萬(wan) 元,而且銷售模式也得到全麵升級,初步來說符合預期。”中國人壽副總裁白凱表示,今年將繼續堅持推行個(ge) 險營銷體(ti) 係改革,按照現有隊伍的升級和新型隊伍的探索雙向發力。

  為(wei) 建立健全銷售人員銷售能力資質分級體(ti) 係,今年3月份,中國保險行業(ye) 協會(hui) 就《保險銷售從(cong) 業(ye) 人員銷售能力資質等級標準(人身保險方向)(征求意見稿)》向業(ye) 內(nei) 征求意見。白凱認為(wei) ,不同層級的代理人隻能銷售限定的產(chan) 品,將有利於(yu) 代理人的精細化管理,有助於(yu) 代理人明確自身職業(ye) 規劃和發展目標,提升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和服務水平。

  代理人分類分級新規落地在即,白凱表示,中國人壽正在認真研究和製定相應的實施細則。“標準正式實施以後,將對我公司代理人隊伍的高質量發展產(chan) 生促進作用,也許在短期內(nei) 會(hui) 出現小幅波動,但是從(cong) 長期看,影響不大。公司將進一步聚焦優(you) 增優(you) 育,強化專(zhuan) 業(ye) 培訓,加強銷售支持配套激勵政策等,助推隊伍的高質量發展。這與(yu) 公司轉型方向一致,我們(men) 有信心、有能力做好這項工作。”白凱說。

  風險防控更加嚴(yan) 格

  在個(ge) 險渠道之外,銀保渠道也在2023年迎來較高增長。中國人壽銀保渠道保費規模最大,為(wei) 787.48億(yi) 元,同比增長24.18%;太平人壽銀保渠道實現保費收入532.17億(yi) 港元,同比增長8.3%;人保壽險銀保渠道原保費收入490.64億(yi) 元,同比增長11.4%,占總保費收入的48.8%;中國平安銀保渠道新業(ye) 務價(jia) 值增長77.7%,但銀保渠道保費占總保費的比重相對較低;新華保險銀保渠道實現保費收入約為(wei) 478.24億(yi) 元,同比增長8.9%;太保壽險銀保渠道實現規模保費380.69億(yi) 元,同比增長12.5%。

  去年四季度以來,監管部門多次發文規範銀保渠道,在人身險行業(ye) 推行“報行合一”,通過設定渠道傭(yong) 金費用的上限,防範費差損風險。所謂“報行合一”,是指保險公司向監管機構備案的產(chan) 品定價(jia) 假設,包含費用假設等,應與(yu) 保險公司實際經營過程中所實施的保持一致。

  在郭曉濤看來,這樣的監管政策是利好的。當下一些保險公司使用高費用競爭(zheng) ,“報行合一”政策能夠對費差損等長期存在的問題產(chan) 生一定的遏製效果,有利於(yu) 提升經營效益和風險控製。“這對於(yu) 經營能力強、產(chan) 品能力強、服務能力強、品牌優(you) 秀、多渠道、多產(chan) 品的公司來說,將帶來非常強有力的支撐。”郭曉濤說。

  “我們(men) 當前已經設計了全新的銀保產(chan) 品體(ti) 係,並完成了全部代理銀行的手續費協議的換簽工作,整體(ti) 實現了平穩過渡。銀保渠道在執行‘報行合一’後,銀行代理手續費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產(chan) 品的新業(ye) 務價(jia) 值率有一定的提升,公司費用的精細化管理程度大幅提升,有利於(yu) 更好地平衡客戶利益和股東(dong) 利益。”白凱認為(wei) ,如果下一步“報行合一”範圍擴大到個(ge) 險,長期來看仍然有助於(yu) 促進降本增效,也有利於(yu) 進一步促進個(ge) 險渠道的營銷體(ti) 係改革。

  去年以來,為(wei) 降低負債(zhai) 端成本、嚴(yan) 控風險,監管部門除了以“報行合一”防範費差損風險外,還將人身保險產(chan) 品預定利率從(cong) 3.5%調降至3%,防範利差損風險。對於(yu) 利差損風險,新華保險副總裁龔興(xing) 峰認為(wei) ,在資產(chan) 負債(zhai) 管理之外,還應從(cong) 穿透周期的角度來看待人身險業(ye) 務,必須對長期的投資收益水平、利率水平有清醒的認識。

  龔興(xing) 峰表示,首先,要加強長期主義(yi) 思想的落地,不僅(jin) 長期資金要能穿越周期,管資金的保險公司也要穿越周期。其次,要提高差異化競爭(zheng) 能力,壓降負債(zhai) 成本,突出產(chan) 品競爭(zheng) 能力,以客戶為(wei) 中心加強服務生態建設。再次,還要真正地提高資產(chan) 負債(zhai) 管理的聯動性,做好創新工作。新華保險下一步將加大對萬(wan) 能險、分紅險等利變型產(chan) 品的創新和銷售力度,從(cong) 長期角度做好資產(chan) 負債(zhai) 管理、降低利差損風險敞口。

  當前,風險防控已成為(wei) 各家險企的重點任務。中國人保董事長王廷科說:“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是當前金融工作的重點任務,更是金融保險企業(ye) 的永恒主題。我們(men) 將不斷升級《全麵風險管理行動方案》,著力提升風險管理的前瞻性、主動性和有效性,切實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白濤也表示,在守牢風險底線方麵,保險公司本身就是提供保險服務的,要堅持底線思維,確保商業(ye) 可持續、風險兜得住、經營有效益,同時努力實現金融的功能性和盈利性的統一。

  本報記者 楊 然

  (經濟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