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會在北京開幕
中新網北京4月10日電 (記者 陳杭)調查生物多樣性的“機器狗”、探查汙染暗管的無人船、檢測空氣質量的無人機……10日,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會(hui) 暨第六屆生態環保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大會(hui) 在北京開幕,展現助力生態環境改善的科技力量。
本屆展會(hui) 是今年在北京舉(ju) 辦的首個(ge) 大型生態環境專(zhuan) 題展,增設油煙管控服務專(zhuan) 區、除塵淨化展示專(zhuan) 區、機動車船汙染治理展示專(zhuan) 區、生態環境科技創新成果展區、新能源電池退役處理與(yu) 利用專(zhuan) 區等,吸引國內(nei) 外1000餘(yu) 家企業(ye) 參展,展出麵積達六萬(wan) 餘(yu) 平方米。
按下遙控器上的按鈕,搭載監測設備的腿足式機器人即可自主行進,實現草原巡檢。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生物多樣性遙感監測評估中心主任萬(wan) 華偉(wei) 表示,這是由中心牽頭研製的草地生物多樣性移動監測平台,頂部搭載360度可見光相機,通過獲取高清照片進行入侵物種、退化指示物種、珍稀瀕危物種等重要物種的識別,獲取生物多樣性狀況。目前該中心正推進技術升級迭代,提升設備負載能力、移動裏程與(yu) 適用場景,同時配套發展物種AI識別模型,更好開展生物多樣性的智能化調查。
在水麵上“巡遊”的明黃色無人船,通過攝像頭、側(ce) 掃聲呐、定位定向儀(yi) 等設備,可讓排汙暗管“無所遁形”。雲(yun) 洲智能智慧水域業(ye) 務部副總經理林炳森表示,通過暗管排放未經處理工業(ye) 廢水,極易造成水環境汙染。此前,摸排水下暗管大多需要人工徒步、現場走訪等傳(chuan) 統方式,在地形複雜區域很難確定位置。無人船可將水底和兩(liang) 岸的“CT影像”呈現在顯示屏上,收集異常點位信息,方便生態環境部門調查取證。
展會(hui) 現場,一款紅黑相間的小型四旋翼無人機吸引不少觀眾(zhong) 駐足拍照。青島嶗應銷售經理董延武表示,該無人機搭配環境氣體(ti) 綜合分析儀(yi) 器,可檢測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空氣汙染物,並將采集到的數據實時傳(chuan) 輸至平台,適用於(yu) 大範圍現場的快速檢測及查找汙染源等領域,彌補了複雜環境人力難以到達的不足。
據悉,為(wei) 推動環保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為(wei) 期三天的展會(hui) 將舉(ju) 辦30多場活動,圍繞汙水處理減汙降碳、燃煤煙氣超低排放、綠色低碳汽車、噪聲汙染防治、“無廢城市”建設、土壤和地下水精準修複等開展交流,助力美麗(li) 中國建設。(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