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東阿:創新業態講好黃河故事
位於(yu) 黃河岸邊的山東(dong) 聊城東(dong) 阿縣深挖豐(feng) 富的黃河旅遊資源,以創建文旅康養(yang) 強縣和全域旅遊示範區為(wei) 目標,通過深入挖掘黃河文化加快建設黃河體(ti) 驗廊道,以黃河百裏生態廊道建設項目為(wei) 抓手,深挖沿黃村文化底蘊,創新業(ye) 態、完善設施,推動文旅事業(ye) 高質量發展,為(wei) 遊客提供沉浸式的黃河文化體(ti) 驗。
“這是在建的黃河豆腐文化館,在這裏能學習(xi) 我國傳(chuan) 統的農(nong) 耕文化,體(ti) 驗豆腐製作過程等,4月下旬就能完工。”這兩(liang) 天,在山東(dong) 聊城市東(dong) 阿縣大橋鎮郭口村的黃河豆腐工坊,正在指揮工人施工的工坊主人劉寶興(xing) 致勃勃地說。
除了別具一格的黃河豆腐工坊,該村還建設了農(nong) 郭菜園、黃河藕遇、黃河麵點工坊、黃河禮饗售賣店、林下別苑、民宿、農(nong) 家樂(le) 等多個(ge) 農(nong) 文旅項目,並實現了免費WIFI全覆蓋。
沿著黃河大堤從(cong) 郭口村向上遊行駛,不遠處的艾山·王道口文明實踐展示區則具有另外的風格。東(dong) 阿縣在這裏建成了黃河文化展示館、村史館、百姓大舞台、艾園、艾的月亮灣、艾尚民宿、艾上研學等多個(ge) 項目,還牆繪鄉(xiang) 村美景、黃河八景。目前,艾山村是山東(dong) 省首批景區化村莊、省級美麗(li) 鄉(xiang) 村、全省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聊城市網紅打卡地。“艾產(chan) 品”作為(wei) 聊城手造優(you) 秀代表,亮相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hui) 。該縣在展示區高標準建設的艾山風景區,現已成為(wei) 集牡丹觀光、黃河文化、傳(chuan) 統民宿、農(nong) 事體(ti) 驗、特色美食、手工作坊、休閑養(yang) 生於(yu) 一體(ti) 的國家3A級旅遊景區。
東(dong) 阿縣將沿黃景觀資源、曆史傳(chuan) 統文化、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與(yu) 文明實踐有機結合,重點打造了沿黃文明實踐集聚帶——“幸福河畔·和美鄉(xiang) 村”文明實踐展示區。東(dong) 阿縣這一展示區建設了新村文明實踐站,成立了19支文明實踐誌願服務隊以及黃河秧歌隊、文化宣傳(chuan) 隊,開展了黃河大集、護河淨灘、巾幗康養(yang) 行、環保政策宣傳(chuan) 等各類文明實踐活動3000多場次,著力將其打造成為(wei) 全縣鄉(xiang) 風文明陣地。
東(dong) 阿沿黃57.25公裏,黃河文化曆史悠久,黃河故事豐(feng) 富多彩。東(dong) 阿縣以本土黃河文化為(wei) 主線,著力拓展宣傳(chuan) 渠道,活化宣傳(chuan) 方式,講好“黃河故事”。該縣重點聚焦工程景觀、傳(chuan) 統治河工器具、治河傳(chuan) 統工藝和方法、遺址遺跡及黃河文化藝術,編製係統全麵的黃河文化百科全書(shu) 。該縣深度挖掘沿黃村莊的故事,形成黃河故事集,推出了黃河秧歌、雜技、墜子等非遺傳(chuan) 播劇目,大橋鎮淩山村的鳳凰山傳(chuan) 說、郭口村的黃河大秧歌分別為(wei) 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目前,東(dong) 阿縣“幸福河畔·和美鄉(xiang) 村”文明實踐展示區被納入全省28個(ge) 文化體(ti) 驗廊道文明實踐展示帶(區)之一。(經濟日報記者 王金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