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AI係統可預測乳腺癌新輔助治療療效

發布時間:2024-04-11 14:29:00來源: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廣州4月10日電(記者葉青 通訊員張藍溪)記者10日從(cong) 廣東(dong) 省人民醫院獲悉,該院乳腺腫瘤科王坤教授牽頭研發出一個(ge) 無創人工智能係統,可早期預測乳腺癌新輔助化療後殘餘(yu) 腫瘤的負荷。該研究係統近日被國際期刊《外科學年鑒》收錄。

  目前,殘餘(yu) 腫瘤負荷(RCB)分級已成為(wei) 公認的乳腺癌新輔助治療療效評估標準之一。該標準通過測量患者新輔助化療後的原發癌灶範圍、癌細胞密度、陽性淋巴結數量、淋巴結癌灶最大徑等參數,來綜合評估患者的治療反應。

  RCB分級越低,表明治療效果越好。RCB-0級表示乳腺癌達到了病理完全緩解,RCB-3級則表明乳腺癌對治療具有耐藥性。因此,在新輔助化療早期識別RCB-3級的患者可以幫助醫生及時調整化療方案、為(wei) 患者製定合適的手術及隨訪策略等,對於(yu) 臨(lin) 床決(jue) 策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yi) 。

  然而,當前臨(lin) 床實踐中,仍缺少一種能夠早期無創預測RCB分級的工具。

  針對這樣的現狀,王坤及其團隊以磁共振成像為(wei) 切入點,利用來自多中心的乳腺癌患者的磁共振數據,構建了國際上首個(ge) 針對乳腺癌不同分子亞(ya) 型的人工智能係統,可在新輔助化療的早期階段準確預測乳腺癌的RCB分級。該人工智能係統不僅(jin) 能精準預測RCB 0-1級的療效良好患者,還能早期識別RCB-3級的化療無效患者。

  “這一科研進展不僅(jin) 能輔助醫生進行新輔助化療方案調整及手術時機確定,還推動了乳腺癌治療的精準化,有望為(wei) 患者提供更為(wei) 個(ge) 性化的手術和護理分層管理,並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化療的毒副作用,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在臨(lin) 床實踐中具有重大價(jia) 值。”王坤說。(科技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