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新健康|疾病有性別差異 中國科研人員揭示雄激素如何調控

發布時間:2024-04-11 15:3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4月11日電(記者 鄭瑩瑩)性別差異廣泛存在於(yu) 人類的發育、衰老和疾病發生過程中。如絕大多數的非生殖係統癌症更高發於(yu) 男性,而自身免疫性疾病則高發於(yu) 女性。北京時間4月10日深夜,中國科研人員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上在線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該研究係統解析了雄激素在性別差異中扮演的具體(ti) 角色,對理解性別差異性疾病的發生發展機製有重要意義(yi) 。

  為(wei) 何研究雄激素?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高棟在受訪時稱,其實性別差異由多種遺傳(chuan) 和環境因素所共同決(jue) 定,激素水平是研究方向之一。而之所以選擇雄激素而非雌激素,是因為(wei) 其研究組有段時間在研究如何通過抑製雄激素的信號,來降低一種流行病毒的男性重症率。當時的研究顯示,在前列腺這個(ge) 器官中,抑製雄激素信號確實能抑製流行病毒的感染,但在肺這一器官中,抑製雄激素信號後依然出現了嚴(yan) 重的病毒感染。

  “當時,我們(men) 就思考,為(wei) 什麽(me) 多種器官都表達雄激素,但當抑製信號通路時,出現了非常不一樣的響應結果。於(yu) 是我們(men) 提出一個(ge) 更大的問題:雄激素在不同器官裏有什麽(me) 樣的調控作用?”高棟回憶說。

  後來研究團隊以小鼠為(wei) 研究模型,對雄性小鼠進行了去除雄激素處理,對雌性小鼠進行了添加雄激素處理,基於(yu) 小鼠的17個(ge) 不同組織器官,利用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結合多種功能機製實驗,從(cong) 多個(ge) 角度進行解析。最終研究團隊獲得了兩(liang) 百多萬(wan) 個(ge) 細胞的數據,相關(guan) 數據已經對外開放(https://casadbtools.com/)。

  研究揭示了雄激素對免疫分子和免疫細胞的重要調控作用。結果顯示,在細胞水平上,雄激素就像建築師,通過改變細胞組成進而調控器官構造,如雄激素在多個(ge) 器官中都能抑製 ILC2細胞(II型固有淋巴細胞)的數量,而ILC2細胞具有調控炎症反應的功能,這為(wei) 理解性別差異性炎症疾病的發病機製提供了理論基礎。

  研究人員還發現性別差異性疾病的潛在致病基因富集於(yu) MHC(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ti) )分子所參與(yu) 的抗原遞呈信號通路(該信號通路是獲得性免疫的重要環節)中,而雄激素在多種器官和細胞類型中均可顯著調控MHC分子的表達水平。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永蓮點評這項研究稱,人類除了具有各自特有器官的疾病外,在一些雌雄共有的組織器官裏,其疾病風險也男女不一樣;這項研究信息量極大,可稱為(wei) 雄激素作用研究的信息庫。該研究為(wei) 深入理解雄激素在性別差異中的調控作用及臨(lin) 床推進精準醫學提供了重要的分子和細胞基礎,同時為(wei) 性別偏倚疾病的精準治療提供新思路。她進一步指出,當前研究主要基於(yu) 小鼠模型,如何將這一研究成果轉化為(wei) 臨(lin) 床應用,將是又一重要的研究方向。

  這項研究由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簡稱:分子細胞卓越中心)與(yu) 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深圳灣實驗室合作完成。分子細胞卓越中心副研究員李飛、北京大學博士後邢旭東(dong) 、分子細胞卓越中心博士後靳琪琪、北京大學博士後王湘銘、分子細胞卓越中心博士研究生戴鵬飛和韓銘為(wei) 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分子細胞卓越中心高棟研究員、北京大學白凡教授、分子細胞卓越中心陳洛南研究員、深圳灣實驗室於(yu) 晨研究員為(wei) 該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