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先進淘汰落後 設備更新,撬動超5萬億元大市場
鼓勵先進、淘汰落後,大力促進先進設備生產(chan) 應用——
設備更新,撬動超5萬(wan) 億(yi) 元大市場
本報記者 李 婕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4年04月11日 第 04 版)
設備,在很多人印象中往往和“大塊頭”“重資產(chan) ”“高投入”相關(guan) 。
近日,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明確提出“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回收循環利用、標準提升四大行動”。
設備更新,將撬動一個(ge) 怎樣的市場?會(hui) 帶來哪些綜合影響?本報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惠企利民,有力拉動有效投資
從(cong) 鋼鐵、石化、化工、建材等工業(ye) 行業(ye) ,到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領域,再到交通運輸、農(nong) 業(ye) 機械、教育文旅醫療,設備覆蓋生產(chan) 生活的方方麵麵。設備更新,蘊藏巨大的市場潛力。
國家發展改革委數據顯示,中國是製造業(ye) 大國和人口大國,2023年,工業(ye) 、農(nong) 業(ye) 等重點領域設備投資規模約4.9萬(wan) 億(yi) 元,隨著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設備更新需求會(hui) 不斷擴大,將是一個(ge) 年規模5萬(wan) 億(yi) 元以上的巨大市場。
拿工業(ye) 來說,中國是工業(ye) 大國,2023年全部工業(ye) 增加值39.9萬(wan) 億(yi) 元,占GDP31.7%。2023年末,中國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資產(chan) 已經超過167萬(wan) 億(yi) 元,多種關(guan) 鍵設備保有量全球領先,如工業(ye) 機器人保有量占全球1/3,新增裝機量超過全球總量的一半;風電等新能源設備裝機量連續多年保持全球第一。“隨著新型工業(ye) 化深入推進,工業(ye) 領域對先進設備的需求將持續增長,是大規模設備更新的重點領域。”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餘(yu) 曉暉說。
為(wei) 什麽(me) 要推動設備更新?
從(cong) 現實需求看,隨著產(chan) 業(ye) 加快升級,一些設備有更新換代的需要。在一些工業(ye) 企業(ye) ,存在落後低效設備超期服役的狀況,部分設備產(chan) 品成為(wei) 製約轉型升級發展的突出短板。以電機為(wei) 例,目前中國電機保有量超過30億(yi) 千瓦,電機用電量占全社會(hui) 用電量一半以上,但在役高效電機比重僅(jin) 為(wei) 20%左右。再如,近年來,中國新能源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風電、光伏等新能源設備大量應用,裝機規模穩居全球首位,但一些設備將麵臨(lin) 批量退役問題。據測算,到“十四五”末,運行時長超過20年的老舊風電場規模將超過120萬(wan) 千瓦;2030年起,光伏組件也將進入報廢密集期,30年累計待回收容量將達1780萬(wan) 千瓦。
從(cong) 經濟大局看,中國經濟總體(ti) 呈回升向好態勢,但仍麵臨(lin) 有效需求不足、社會(hui) 預期偏弱等挑戰。“需要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拉動有效投資、激發潛在消費,形成消費與(yu) 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切實增強經濟活力、改善社會(hui) 預期,鞏固內(nei) 需複蘇態勢。”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吳薩認為(wei) ,實施設備更新行動,將有力拉動有效投資。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既能促進消費、拉動投資,也能增加先進產(chan) 能、提高生產(chan) 效率,還能促進節能降碳、減少安全隱患,可以說,既惠企又利民,一舉(ju) 多得。
促進先進產(chan) 能、高效產(chan) 品比重持續提升
市場商機廣闊!不久前,中國鐵建決(jue) 定擴建盾構施工綜合服務基地,在已有100畝(mu) 廠地的基礎上,再增加布局30畝(mu) ,為(wei) 承接更多新訂單做好準備。“一季度還沒結束時,簽約訂單已經排滿全年。”中鐵十一局武漢重型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昆峰說。
商機就來自設備更新。“對於(yu) 企業(ye) 來說,設備更新既可以買(mai) ,也可以改。”張昆峰介紹,通常情況下,改造提升的成本遠遠低於(yu) 購置新設備,以工程施工領域使用的盾構機為(wei) 例,改造設備成本僅(jin) 為(wei) 新設備的20%—25%。
在湖北武漢,中國鐵建整合周邊區域盾構設備維修再製造、盾構施工、裝備研發等技術資源,建設了華中地區規模最大的盾構施工綜合服務基地,也就是盾構機維修“4S”店,年產(chan) 能可達到60台。在這裏,已經退役或技術規格、能耗標準落後時代的舊機型、老機器,都可以通過技術改造提升,實現“煥新”。《行動方案》出台後,公司一邊擴建基地,一邊派出業(ye) 務銷售人員對接市場,爭(zheng) 取將更多設備更新需求轉化為(wei) 再製造訂單。
有序推進再製造和梯次利用;加快完善能耗、排放、技術標準;強化產(chan) 品技術標準提升……《行動方案》明確了多項具體(ti) 任務。企業(ye) 如何抓好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機遇?
以工業(ye) 領域為(wei) 例,餘(yu) 曉暉認為(wei) ,設備更新是工業(ye) 領域提高產(chan) 品質量、提升生產(chan) 效率、塑造競爭(zheng) 優(you) 勢的重要手段。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應麵向設備規模體(ti) 量大、更新潛力大的重點行業(ye) ,加快應用先進適用設備,突出數字化、智能化、綠色低碳等新技術,堅持守好安全發展底線,推動設備向高端、智能、綠色、安全方向更新升級,以設備升級帶動中國製造業(ye) 整體(ti) 競爭(zheng) 力提升。
一方麵,設備要向高端升級。高端化是製造業(ye) 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是企業(ye) 提質增效的價(jia) 值追求。《行動方案》明確,“堅持鼓勵先進、淘汰落後”“大力促進先進設備生產(chan) 應用”。“這將推動工業(ye) 企業(ye) 淘汰一批超期服役的落後低效設備,加快機械、航空、船舶等重點行業(ye) 更新替換一批先進設備,促進高技術、高效率、高可靠性設備的大規模應用,帶動提升研發設計、生產(chan) 製造、檢驗檢測等各環節設備技術水平,促進製造業(ye) 高端化發展。”餘(yu) 曉暉說。
另一方麵,向綠色低碳轉型。“隨著我國經濟社會(hui) 加快步入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大量低效、落後設備產(chan) 品成為(wei) 製約轉型升級發展的突出短板。”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副所長孫穎認為(wei) ,通過加快設備更新改造,推動先進產(chan) 能、高效產(chan) 品比重持續提升,從(cong) 源頭上促進節能降碳水平不斷升級,既有利於(yu) 擴大國內(nei) 需求,也有利於(yu) 提高終端用能產(chan) 品能源利用效率。
多措並舉(ju) ,推動設備更新落地見效
江蘇省經過摸排,明確今年全省設備更新需求達9000億(yi) 元;湖南省政府召開專(zhuan) 題會(hui) 議,研究部署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交通運輸部提出穩步推動交通運輸大規模設備更新……眼下,各地各部門已經積極行動起來。
《行動方案》明確,到2027年,工業(ye) 、農(nong) 業(ye) 、建築、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重點行業(ye) 主要用能設備能效基本達到節能水平,環保績效達到A級水平的產(chan) 能比例大幅提升,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guan) 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超過90%、75%。
目標如何實現?還需解決(jue) 好哪些問題?
“由於(yu) 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涉及生產(chan) 和消費各個(ge) 環節領域,是複雜的係統工程,存在企業(ye) 改造升級投資的意願有待激發等問題。”孫穎說,2023年,中國製造業(ye) 技術改造投資相比上年增長3.8%,比製造業(ye) 固定資產(chan) 投資增速低了2.7個(ge) 百分點。此外,由於(yu) 節能、環保、質量、安全等標準體(ti) 係不健全,市場無序競爭(zheng) 問題仍然存在。餘(yu) 曉暉認為(wei) ,工業(ye) 領域設備更新的主體(ti) 是企業(ye) ,缺意願、缺資金、缺政策等成為(wei) 製約企業(ye) 開展設備更新的主要原因。“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既要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jue) 定性作用,也要更好發揮政府引導作用。”
為(wei) 破解企業(ye) 設備更新的難點堵點,《行動方案》作出一攬子政策安排,包括加大財政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稅收支持政策、優(you) 化金融支持、加強要素保障、強化創新支撐等。
比如,當前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一些企業(ye) 擔心設備更新投入大、周期長、見效慢,導致更新改造積極性不高。《行動方案》提出要把符合條件的設備更新項目納入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等資金支持範圍,把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納入優(you) 惠範圍。這將進一步擴大政策惠及麵,有效降低企業(ye) 投資成本,極大提升企業(ye) 設備更新的熱情和意願。
在金融支持方麵,一些地方已經出台相關(guan) 政策。江蘇明確對製造業(ye) 相關(guan) 設備購置與(yu) 更新改造項目,省級財政給1個(ge) 百分點的貼息,鼓勵市縣兩(liang) 級再給予1個(ge) 百分點的貼息,第一批貼息規模達300億(yi) 元。
“此外,設備更新行動注重向民生領域傾(qing) 斜,通過加大老舊小區改造、老舊住宅電梯更新升級等,推進建築節能改造,既有利於(yu) 全社會(hui) 實現節能減碳,又提高居民生活舒適度,確保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得到實惠。”孫穎說。(人民日報海外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