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胖就是不自律?近八成受訪者希望社會對肥胖人群多些包容
生活中,一些“大碼人群”容易遭受異樣的眼光,以瘦為(wei) 美的單一審美標準,也加重了他們(men) 的不自信。中國青年報社社會(hui) 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2000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5.4%的受訪者認為(wei) 沒必要過度追求極致身材,勻稱健康才是美;78.4%的受訪者覺得社會(hui) 應該給肥胖人群多一些包容與(yu) 尊重;65.7%的受訪者建議提供更人性化的公共服務。
55.4%受訪者認為(wei) 沒必要過度追求極致身材,勻稱健康才是美
“生娃前我屬於(yu) 微胖,有120斤,生了倆(lia) 娃後體(ti) 重維持在140斤。”遼寧沈陽的二孩媽媽周璐璐說,現在不容易買(mai) 到合適好看的衣服。
當下,一些人追求A4腰等極致身材標準,對此32.8%的受訪者認為(wei) 完全是一種畸形審美,不應該提倡;55.4%的受訪者認為(wei) 沒必要過度追求,勻稱健康才是美;僅(jin) 11.8%的受訪者認為(wei) 這是愛美的體(ti) 現,可以理解。
“逛街想試衣服時,店員會(hui) 提醒我穿不下,這種看似善意的提醒有時挺紮心的,但沒辦法,很多衣服都是均碼或隻有小碼。”周璐璐覺得,一些品牌推崇小碼版型助推了畸形的審美。
北京某高校大學生孫淼認為(wei) ,可以製定健身計劃、堅持運動,這樣對身心健康都有好處,但沒有必要強迫自己瘦到多少斤。“一些明星、網紅已經很瘦了,但為(wei) 了追求極致身材,還在不斷控製飲食,我覺得普通人完全沒必要這樣,健康才是最美的。”
78.4%受訪者覺得社會(hui) 應該給肥胖人群多一些包容與(yu) 尊重
上海90後趙軍(jun) 是一位“大碼人士”,“小時候右耳受傷(shang) 聽不見了,吃了藥聽力才恢複,但可能因為(wei) 藥裏有激素,我變成了一個(ge) ‘胖子’,很長一段時間體(ti) 重有240斤”。
趙軍(jun) 買(mai) 衣服從(cong) 不挑品牌,能穿上就行,如果某個(ge) 品牌有特殊尺碼,他會(hui) 經常光顧,但一般還是在網上買(mai) ,更容易買(mai) 到大碼衣服。“冬天的衣服還好,夏天的T恤買(mai) 起來很麻煩,因為(wei) T恤很顯肚子,我得買(mai) 更大一號的,但這樣看起來更不精神”。
調查中,31.4%的受訪者表示可能會(hui) 因為(wei) 肥胖對一個(ge) 人存有偏見,54.8%的受訪者表示不會(hui) ,13.8%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
趙軍(jun) 回想以前的經曆,也曾經曆過一些尷尬時刻,“一些不太結實的凳子可能會(hui) 被我坐壞。有一次我去參加一個(ge) 同學的家宴,開席前大家坐在床上聊天,一張床坐了七八個(ge) 人,床就被坐塌了,大家都覺得是我的問題,雖然我是最先坐上去的”。
“當電梯滿員沒法關(guan) 門時,大家也會(hui) 把目光投到我身上。”雖然趙軍(jun) 遇到過一些類似情況,但總體(ti) 而言,他覺得周圍的氛圍還算友好。“我並沒有因為(wei) 肥胖交不到朋友,朋友也都很照顧我。日常坐火車或高鐵,可能會(hui) 擠到旁邊的人,但從(cong) 來沒有被抱怨過,大家都比較包容”。
“我一直吃得不太多,但已經是一個(ge) ‘大碼人士’,想減肥真的很難,需要很大毅力,瘦下來之後維持體(ti) 重需要更大的毅力。”趙軍(jun) 現在通過晚上少吃飯和每天運動的方式,將體(ti) 重維持在190斤左右。
孫淼看過一個(ge) 研究,減肥後人體(ti) 的代謝率會(hui) 降低,吃了同樣的食物,能消耗的熱量卻比之前少,所以要吃得更少,才能維持住體(ti) 重。“從(cong) 我自身的經驗來看,減肥後身體(ti) 對高熱量食物的欲望比減肥前更強烈了”。
趙軍(jun) 覺得肥胖人士需要更自律,盡量將體(ti) 重維持在正常範圍內(nei) ,社會(hui) 對肥胖人士也應該更友好一些。“我遇到過一些人爆粗口,叫我‘死胖子’,這是我不能接受的,希望大家在麵對跟自己有差異的人時能給予更多尊重。”
“我覺得人的體(ti) 型跟遺傳(chuan) 有關(guan) ,我們(men) 全家人都是胖一些、壯一些的體(ti) 型,我一直都消化快、容易餓,所以日常食量很大,但我發現有些人吃得並不多,卻比我更胖。”看到體(ti) 重基數較大的人,周璐璐並不覺得就是缺乏自製力導致的,“背後可能有我們(men) 不了解的原因”。
調查顯示,78.4%的受訪者認為(wei) 社會(hui) 應該給肥胖人群多一些包容與(yu) 尊重。
“我們(men) 要知道自己的優(you) 勢和劣勢,覺得自己不好或很好都是不太對的心態。”趙軍(jun) 說,肥胖人群出行可能會(hui) 擠占別人的空間,肥胖人群在期待獲得更多包容理解的同時,也要意識到肥胖帶來的問題。“過於(yu) 肥胖容易導致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我在240斤時血壓就有點高,還有重度脂肪肝,減到180多斤時血壓才恢複正常,所以從(cong) 自身健康的角度來考慮,還是應該盡量把體(ti) 重控製在合理的範圍內(nei) ”。
65.7%受訪者期待提供更人性化的公共服務
趙軍(jun) 認為(wei) 肥胖人士首先要自洽、接納自己,不要太在意他人的看法,“我們(men) 也有因體(ti) 型受益的時候,比如經常被人說胖胖的很可愛,比如容易被人記住,我在求學的各個(ge) 階段,都因為(wei) 體(ti) 型很快就被老師和同學認識了,這也是優(you) 勢。”
幫助肥胖人士更好地融入社會(hui) 生活,65.7%的受訪者建議提供更人性化的公共服務,如高鐵提供加寬座位等;62.2%的受訪者認為(wei) 社會(hui) 要包容和理解“大碼人群”,減少偏見和歧視;61.7%的受訪者建議引導公眾(zhong) 摒棄單一的審美取向,尊重個(ge) 體(ti) 差異;47.3%的受訪者希望鼓勵“大碼人群”不必在意有色眼光,用積極陽光的心態擁抱世界;20.4%的受訪者期待科普肥胖成因,摒棄刻板認知。
周璐璐認為(wei) ,要尊重個(ge) 體(ti) 差異,不要妄自揣測,隨意給“大碼人群”貼標簽。
趙軍(jun) 希望公園和運動場所鋪設更多健康步道,“對於(yu) 我們(men) ‘大碼人士’來說,運動對膝蓋的損傷(shang) 會(hui) 比較大,所以更希望能夠完善塑膠跑道的建設。另外,我是一個(ge) 南方人,在北方求學時最不適應的是公共澡堂,因為(wei) 我不太願意在公共場合脫衣服,還是希望有一些單間,希望這些公共設施在設計之初就能夠考慮到我們(men) 的需求”。
本次調查的受訪者中,00後占16.1%,90後占42.1%,80後占33.0%,70後占7.0%,60後占1.8%。男性占42.5%,女性占57.5%。
(應被訪者要求,趙軍(jun) 、孫淼為(wei) 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品芝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4月12日 03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