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蔚小理”曬年報背後:“價格戰”已不可避免?

發布時間:2023-03-22 16:3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財經3月22日電 (中新財經 葛成)隨著小鵬汽車近日公布年報,蔚來、小鵬、理想三家頭部造車新勢力2022年業(ye) 績全麵揭曉。

  與(yu) 2021年相比,“蔚小理”三家頭部新勢力車企年報的變化有諸多相似之處——銷量不斷攀升、營收持續增長,然而淨虧(kui) 損也在不斷擴大……2023年,新能源汽車競爭(zheng) 環境將更加激烈,“蔚小理”將如何應對?

  營收增長、虧(kui) 損擴大,“蔚小理”為(wei) 何難賺錢?

  營收越高,賠錢越多——這是“蔚小理”三家頭部造車新勢力多年來的寫(xie) 照。最新財報顯示,這一現象正展現出逐步加劇的趨勢。

  2022年,蔚來全年總營收492.7億(yi) 元,同比增長36.3%,小鵬全年總營收268.7億(yi) 元,同比增長28%;理想汽車實現營收452.9億(yi) 元,同比增長67.7%。

  與(yu) 之相對應的是,蔚來淨虧(kui) 損144.4億(yi) 元,同比增長259%;小鵬汽車淨虧(kui) 損91.4億(yi) 元,同比增長88%;理想汽車淨虧(kui) 損20.3億(yi) 元,同比增長527%。

  在這三家新勢力車企中,蔚來的營收最高,虧(kui) 損也最大;相較之下,小鵬汽車的營收雖然最低,但虧(kui) 損增長速度卻最為(wei) 緩慢。而對於(yu) 理想汽車來說,盡管其虧(kui) 損相較其他兩(liang) 家要少,但虧(kui) 損金額卻是去年的五倍之多。

  針對上述現象,申港證券在一份研報中分析稱,率先實現盈利的車企將在新能源汽車終局中脫穎而出。從(cong) 目前的情況看,造車新勢力實現盈利難度依然很大,產(chan) 能擴大、研發投入、渠道建設等都將蠶食公司的盈利空間。

  如何實現盈利,脫穎而出?

  在近期財報溝通會(hui) 上,蔚來CEO李斌、小鵬汽車CEO何小鵬都將希望寄托於(yu) 新平台與(yu) 新產(chan) 品。李斌稱,“今年上半年我們(men) 會(hui) 交付五款基於(yu) 第二代技術平台的產(chan) 品。隨著新車銷量和交付量的上升,我們(men) 很多固定成本的分攤也能夠得到很好地改善。”

  何小鵬則表示,“2023年,小鵬的純電平台、電子電氣架構、動力係統、智能輔助駕駛將全麵平台化,進入體(ti) 係化造車階段。目前已經製定明確的執行路線圖,通過技術創新、配置優(you) 化等多種手段,使整車硬件(含動力係統)達到約25%的成本下降。”

  銷量不及大盤,“蔚小理”會(hui) 陷入“價(jia) 格戰”嗎?

  對於(yu) “蔚小理”而言,賠錢賣車並不算是新聞,份額變化才是市場與(yu) 投資者所關(guan) 注的焦點。回顧2022,三家新勢力車賣得怎麽(me) 樣?

  財報數據顯示,三家頭部新勢力車企2022年交付量均突破10萬(wan) 大關(guan) 。其中,蔚來交付整車12.25萬(wan) 輛,同比增長34%;小鵬交付12.08萬(wan) 輛,同比增長23%;理想交付13.32萬(wan) 輛,同比增長47%。

  交付量雖有所上漲,但在新能源汽車持續爆發式增長的背景下,“蔚小理”卻難贏大盤。

  中汽協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分別完成705.8萬(wan) 輛和688.7萬(wan) 輛,同比分別增長96.9%和93.4%。“蔚小理”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市場份額有所下降。

  雪上加霜的是,特斯拉在2023年打響的“價(jia) 格戰”,加劇了新能源汽車的競爭(zheng) 。

  年初,Model 3和Model Y兩(liang) 款車型在華售價(jia) 降至“曆史最低”,令“蔚小理”麵臨(lin) 的份額壓力陡增。麵對“價(jia) 格戰”,三家新勢力負責人卻表現出了不同態度。

  李斌坦言,“蔚來品牌車型的價(jia) 格策略不是低價(jia) 策略。我們(men) 一直的策略都希望是一個(ge) 穩定的價(jia) 格策略,也沒有去推出減配的計劃。”

  何小鵬則認為(wei) ,最近1-2年,汽車行業(ye) 激進的價(jia) 格戰會(hui) 不可避免。“在這個(ge) 時候,我們(men) 也一定會(hui) 在後麵不斷改款車型和推出新車型,在相關(guan) 定價(jia) 上激進地占領市場的更高地位。這是我們(men) 的整體(ti) 策略。”

  而在理想汽車CEO李想看來,特斯拉的降價(jia) 對全球新能源車市產(chan) 生了深遠的影響。“特斯拉打了大家措手不及,在全球降價(jia) 影響了車市的發展。降價(jia) 不一定幫你提升銷量,但是降價(jia) 可以打擊別的企業(ye) ,因為(wei) 降價(jia) 以後,對手的企業(ye) 肯定也要降價(jia) 。”

  不過李想也明確,理想汽車目前進入20萬(wan) -30萬(wan) 的市場難度相對較大。“我們(men) 需要有更強的規模效應以後,再進入到20萬(wan) -30萬(wan) 的價(jia) 格區間。”

  2023年,在新能源汽車“國補”退出的大背景下,市場競爭(zheng) 將更加激烈。“蔚小理”三家新勢力車企能否扭虧(kui) 為(wei) 盈?市場正拭目以待。(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