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新疆故事】馬鞍匠人傳承三代手藝隻為馳騁草原

發布時間:2023-04-10 08:5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解說】哈薩克族有一句古老諺語:歌和馬是哈薩克民族的翅膀,這句話透露出馬在這個(ge) 草原民族生活中的分量。在新疆阿勒泰市一個(ge) 小村莊裏,薩米提·阿孜勒從(cong) 小跟著爺爺、父親(qin) 學習(xi) 馬鞍製作至今,這門手藝傳(chuan) 到他手裏已是第三代人。遠親(qin) 近鄰,甚至更遠地方的牧民都來找他做馬鞍,手藝得到擅於(yu) 騎術牧民們(men) 的認可,薩米提·阿孜勒的收入自然“水漲船高”。

  【同期】新疆阿勒泰市馬鞍製作藝人 薩米提·阿孜勒

  當年,爺爺對我說,馬鞍製作是一項古老技藝,囑咐我一定要傳(chuan) 承這門技藝,於(yu) 是從(cong) 1980年開始跟隨爺爺學習(xi) 馬鞍製作技藝。

  【解說】薩米提·阿孜勒不知道爺爺是跟誰學的製作馬鞍,經過40多年,他還一直保持著爺爺教給他的製作方法。比如,他從(cong) 不用模具和機器,全靠眼力觀察騎馬人的身高、體(ti) 重,一副副騎行舒適的馬鞍讓牧民灑脫自如地馳騁草原。

  【同期】新疆阿勒泰市馬鞍製作藝人 薩米提·阿孜勒

  製作馬鞍需要掌握鐵匠,皮革編織和木匠技術,因而我掌握了以上三種技術,能獨立製作一副馬鞍和相應的配套工具,如果其中一項技藝生疏,則需要在他人的協助下才有可能完成。

  【解說】技藝嫻熟的薩米提·阿孜勒為(wei) 他引來不少生意。一副30年前由他製作的馬鞍,馬鞍的主人又找到他,讓他再做一副。馬鞍製作重在選料,薩米提·阿孜勒所用的木料、牛皮、都是由他親(qin) 手挑選。

  【同期】馬鞍製作藝人 薩米提·阿孜勒

  從(cong) 1990年開始銷售馬鞍,通過不斷努力,得到了客戶們(men) 的認可,客戶也越來越多了,現在平均每副馬鞍售價(jia) 為(wei) 1500元。

  【解說】哈薩克族人自古以來就十分重視馬鞍具工藝,馬鞍不僅(jin) 是牧民們(men) 的日常用品,也是一種身份象征,這種濃厚的社會(hui) 氛圍和曆史傳(chuan) 統,創造了馬鞍文化。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