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五角大樓“泄密門”惹惱多個盟國,凸顯美國對其他國家安全的破壞

發布時間:2023-04-11 09:07:00來源: 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美國、韓國特約記者 蕭達 劉海生 環球時報記者 丁雅梔 柳玉鵬 陳康】“泄露的五角大樓機密文件暴露了美國同時對對手和盟友進行間諜活動”,當地時間8日,美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主流媒體(ti) 紛紛在網站頭條報道五角大樓機密文件和情報被泄露到網上的消息。據稱這批泄露的機密文件足有100多份,主要是關(guan) 於(yu) 俄烏(wu) 衝(chong) 突的情報,還有涉及美國對中東(dong) 、朝鮮半島、印太國家和地區等的情報和文件。此次機密文件的泄露規模,以及文件本身足以造成巨大破壞的敏感性,讓世界震驚。《紐約時報》稱,有美高級情報官員稱此次泄密是“五眼聯盟的噩夢”。該事件凸顯美國對其他國家安全的破壞,諷刺的是,這正值美國頻頻高喊本國安全“遭到威脅”之際。

  美國已展開調查

  “懊惱的美國安全官員正試圖迅速找到罪魁禍首”,《紐約時報》引述五角大樓前高級官員馬爾羅伊的話稱,機密文件外泄反映出美國內(nei) 部“出現嚴(yan) 重安全漏洞”,是有人蓄意泄密,可能會(hui) 破壞烏(wu) 克蘭(lan) 、美國和北約的努力。幾名安全機構官員警告,像這樣源源不斷泄露機密文件的情況可能會(hui) 持續下去,必須盡快揪出罪魁禍首。報道稱,目前美國司法部已開始對泄密事件展開調查,五角大樓也已啟動內(nei) 部自查。

  對於(yu) 這些機密文件的真實性,美媒稱大部分無法證實。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援引匿名官員的話確認,部分文件是五角大樓(向高層)提供的《每日情報匯編》的一部分,但具體(ti) 內(nei) 容似乎有被修改過的痕跡。

  《紐約時報》稱,泄露的文件主要揭示了美國對俄羅斯軍(jun) 事行動進行間諜活動的深度,“幾乎每個(ge) 俄羅斯部門在某種程度上都受到美國的滲透”。不過,這些文件的泄露可能讓莫斯科有機會(hui) 切斷信息來源。此外,盡管泄露的文件不涉及烏(wu) 克蘭(lan) 打算何時、在何地發動反攻,但對於(yu) 專(zhuan) 業(ye) 人士來說,這些文件無疑提供了許多高價(jia) 值的線索,比如文件中提到了美國向烏(wu) 提供的“海馬斯”火箭炮的彈藥消耗情況。

  真泄密還是信息戰

  對於(yu) 美國機密文件泄露,烏(wu) 克蘭(lan) 總統澤連斯基7日緊急召開最高統帥部會(hui) 議,討論防止機密泄露問題。美國獨立新聞調查網站“灰色地帶”稱,其中一份被泄露的機密文件顯示俄烏(wu) 在戰損方麵驚人的差距,與(yu) 烏(wu) 克蘭(lan) 和西方宣稱的“烏(wu) 克蘭(lan) 必勝”的敘事不符,泄密事件激怒了烏(wu) 領導人。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shu) 佩斯科夫7日表示:“我們(men) 對(文件顯示的)美國和北約直接或間接卷入俄烏(wu) 衝(chong) 突沒有絲(si) 毫懷疑……這會(hui) 使整個(ge) 過程複雜化,但不會(hui) 影響特別軍(jun) 事行動的結果。”

  實際上,俄羅斯對此事有很多疑惑。對於(yu) 美媒聲稱俄各部門都被美間諜滲透,俄方沒有回應。俄《論據與(yu) 事實》9日質疑稱,在美國,泄露機密事件經常發生,很難區分這次是真泄密還是對俄發起的信息戰。

  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袁征9日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表示,被泄露的所謂“美國機密文件”不能百分之百確認是真是假。不過,總的來看,這次事件可能令烏(wu) 克蘭(lan) 士氣大受打擊,同時,對是否繼續大規模援助烏(wu) 克蘭(lan) ,美國國內(nei) 的爭(zheng) 論將更激烈,美國的盟友也將變得更加遲疑。

  韓國與(yu) 以色列的不滿

  讓美國最擔心的是,這些泄露的機密文件可能引發盟友對美國的信任危機。《紐約時報》稱,這些文件還透露出華盛頓也一直在監視烏(wu) 克蘭(lan) 、以色列和韓國等親(qin) 密盟國的領導人,這令美國與(yu) 盟國的關(guan) 係變得複雜。報道稱,多份泄露文件顯示消息來源於(yu) “信號情報”,這指的是通過電子竊聽和通信攔截取得的情報。比如,中情局的“信號情報”顯示,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的領導人曾鼓動反對政府司法改革的抗議,韓國政府內(nei) 部也對是否向烏(wu) 提供炮彈等感到糾結。《華盛頓郵報》稱,這些機密文件泄露後,美國盟友對文件所披露的美國對朋友也進行間諜活動的驚人細節感到震驚,並感到憤怒。

  “外泄秘密文件顯示美國也在監聽盟國,這對美國與(yu) 盟友關(guan) 係產(chan) 生致命打擊”,韓國《朝鮮日報》9日稱,未來隨著事件的持續發酵,不排除發生盟國拒絕與(yu) 美國進行情報共享等外交事態的發生。就美國對韓國官員的電話和電子郵箱進行監聽的“疑雲(yun) ”,韓國總統辦公室官員9日表示:“這還不是確定的事實,韓國政府有自己的基本立場”。他稱,將就此與(yu) 美國進行“討論”。

  以色列“猶太新聞社”稱,美媒的報道證實了內(nei) 塔尼亞(ya) 胡的兒(er) 子亞(ya) 伊爾推特上憤怒的言論:“泄露文件包含的信息……與(yu) 此前未經證實的指控有重疊。”亞(ya) 伊爾稱,以色列情報部門和美國內(nei) 部的敵對分子是以色列國內(nei) 抗議司法改革活動的“幕後黑手”。

  值得關(guan) 注的是,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政府曾於(yu) 2021年與(yu) 以色列間諜軟件公司NSO簽訂秘密合同,在國內(nei) 外目標用戶不知情或未同意的情況下對其進行跟蹤監控監聽。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7日表示,美國政府為(wei) 維護其網絡霸權,“明知故犯”,濫用網絡監控及竊密技術,對包括盟友在內(nei) 的國家實施無差別監控竊密,嚴(yan) 重損害他國主權和全球互聯網用戶的隱私。

  袁征表示,為(wei) 了維護自身霸權,美國不擇手段,不論是盟友還是對手,都會(hui) 被美國當作監視、竊聽的對象。這不僅(jin) 損害了其他國家的安全利益,也破壞了國與(yu) 國之間的信任,給地區安全和世界安全帶來威脅。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