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12日電 (中新財經記者 謝藝觀)這隻“鴨子”又上熱搜了,不過這次是因為(wei) 虧(kui) 損。
近日,“全聚德連虧(kui) 三年”引發廣泛關(guan) 注,有人疑惑,“賣那麽(me) 貴還能虧(kui) 本”,有人擔心,“馬上要成‘ST烤鴨’了嗎?”
作為(wei) 一家擁有一百多年曆史的老字號,全聚德為(wei) 何虧(kui) 這麽(me) 多?
資料圖:市民在北京全聚德和平門店用餐。 中新社記者 趙雋 攝
六年賺的抵不上三年虧(kui) 的
談起全聚德,人們(men) 並不陌生。創建於(yu) 1864年的全聚德不僅(jin) 有大名鼎鼎的烤鴨,公司旗下還擁有“全聚德”“仿膳”“豐(feng) 澤園”“四川飯店”等品牌。
不過,近日全聚德公布2022年財報,讓股東(dong) 們(men) 倒吸“一口涼氣”。財報顯示,2022年營業(ye) 收入為(wei) 7.19億(yi) 元,同比下降24.16%;歸屬於(yu) 上市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為(wei) 虧(kui) 損2.78億(yi) 元。
而這已是全聚德連續第三年虧(kui) 損。中新財經記者梳理財報發現,2020年和2021年,全聚德歸屬於(yu) 上市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虧(kui) 損分別約2.62億(yi) 元、1.57億(yi) 元。以此計算,三年來,全聚德累計虧(kui) 損總額約6.97億(yi) 元,虧(kui) 損程度甚至超過2014年至2019年的淨利潤總和。
在2022年財報中,全聚德將虧(kui) 損原因歸結於(yu) “2022年,公司多家門店受宏觀因素影響閉店或關(guan) 閉堂食,對經營產(chan) 生嚴(yan) 重影響,全年利潤出現較大幅度虧(kui) 損”。
堂食受影響的情況下,全聚德積極拓展外賣業(ye) 務,過去一年內(nei) 開展了26次線上外賣營銷活動,外賣同比增長41%。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堂食業(ye) 務不佳,全聚德並沒有停止開店的步伐。公告顯示,2022年,全聚德新增直營門店3家。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聚德餐飲門店共計102家,包括直營門店44家,加盟門店58家(含海外加盟門店8家),食品加工企業(ye) 2家。
資料圖:市民在北京全聚德和平門店用餐。 中新社記者 趙雋 攝
百年老店如何“老夫聊發少年狂”
身為(wei) 知名老字號,全聚德持續虧(kui) 損,並未博得網友的同情,直言“端著京城百年老店的架子,其他一律跟不上時代”“小時候有多喜歡,現在就有多討厭,難吃又貴服務還不好。”
全聚德顯然也意識到了自身的問題。2021年3月,全聚德集團總經理周延龍在第六屆中國餐飲創新大會(hui) 上稱,全聚德要“做手術”,要重新去了解年輕人對老字號的期待。“我們(men) 是‘老夫聊發少年狂’。真的到了搏一把的時候,要放下身段,消費者年輕化是一種趨勢。”
麵對消費者對菜價(jia) 太貴和服務費過高的吐槽,全聚德也大刀闊斧進行改革。2022年7月24日,在全聚德迎來156周歲生日之際,總經理周延龍宣布取消門店服務費、調整菜品價(jia) 格、全麵統一烤鴨價(jia) 格和製作工藝三項措施,讓菜價(jia) 整體(ti) 下調10%到15%,烤鴨會(hui) 員價(jia) 由原來的258元調整至238元。
資料圖。 中新社記者 趙雋 攝
謀求轉型的全聚德也在向預製菜發力,其在財報中稱,集合全聚德、川老大、豐(feng) 澤園老字號品牌矩陣,目前已研發30個(ge) 品類的預製菜和熟食品產(chan) 品進入市場銷售。
近兩(liang) 年,預製菜站在了餐飲市場的“聚光燈”下,據艾媒谘詢數據,2022年中國預製菜市場規模達4196億(yi) 元,同比增長21.3%,預計2026年預製菜市場規模將達10720億(yi) 元。
除了擠進預製菜市場,此前,全聚德還在線上旗艦店及門店內(nei) 推出了兩(liang) 款定製醬香型白酒,做起了“酒生意”,一度帶動全聚德股價(jia) 飆升,創下5年多新高。
不過這種漲勢並未持續。截至4月10日,全聚德報收14.97元,總市值約46.2億(yi) 元,今年以來股價(jia) 已累跌34.7%。
從(cong) 上述舉(ju) 措看,全聚德確實在“順勢而為(wei) ”,但從(cong) 消費者反映看,全聚德或還有一段路要走。(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