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攻擊和網絡監控是全球各國深惡痛絕的問題。長期以來,美國一直利用其技術優(you) 勢和霸權對別國肆無忌憚地實施網絡攻擊竊密、滲透破壞和監聽監控行為(wei) 。從(cong) “震網”病毒攻擊伊朗核設施,到斯諾登曝光“棱鏡門監聽計劃”和“影子經紀人”曝光美國國安局病毒代碼,再到“方程式組織”對中國電信、科研和經濟等部門發動長達十餘(yu) 年的網絡攻擊竊密,這些事件都反映出:美國才是全球當之無愧的頭號網絡攻擊與(yu) 監控國家,其對包括歐洲盟友在內(nei) 的世界各國的攻擊監控惡行可謂班班可考、斑斑劣跡。
美國的攻擊和監控對象不分敵友,歐洲盟友亦遭狠手。美國對全球大規模、無差別、隱蔽性的網絡攻擊與(yu) 監聽監控曆史由來已久。從(cong) 一、二戰時期的“黑箱計劃”“酢漿草計劃”,到冷戰時期形成的“梯隊係統”“五眼聯盟”,再到近年來曝光的“棱鏡計劃”“伴侶(lv) 計劃”等一係列監聽監控行為(wei) ,令人觸目驚心、不寒而栗。尤其是在“9·11”事件後,美國政府打著“國家安全”和“反恐怖主義(yi) ”的名義(yi) ,通過《愛國者法案》《保護美國法》《涉外情報監視法2008年修正案》等一係列修法立法進程,逐漸固化並擴大了美國聯邦調查局、中央情報局、國家安全局等部門對全球範圍各國監聽監控行為(wei) 的權限程度。在實施監控的過程中,美國一直奉行“沒有永遠的朋友,僅(jin) 有永恒的利益”的叢(cong) 林法則。2013年,“斯諾登事件”向全球揭發了美國政府利用跨國企業(ye) 、互聯網巨頭監聽全球的“棱鏡計劃”,其中包括被監聽的35個(ge) 外國領導人,甚至美國傳(chuan) 統盟友歐洲的國家元首。2021年,丹麥媒體(ti) 又披露了美國國家安全局利用與(yu) 丹麥國防情報部門合作的機會(hui) ,對德國、法國、瑞典和挪威等國家政要進行持續秘密監聽的醜(chou) 聞,包括德國時任總理默克爾和德國前外長施泰因邁爾等眾(zhong) 多歐洲高級官員和知名人士在內(nei) 的短信和通信內(nei) 容均被納入美國的監聽範疇。同時,德國媒體(ti) 曾披露,美國國家安全局每月在德國收集的電話、電子郵件和短信數據等信息超過5億(yi) 次。此外,我國北京奇安盤古實驗室的研究報告也顯示,隸屬美國國家安全局的黑客組織“方程式”曾利用後門對英、德、荷等全球45個(ge) 國家地區開展長達十幾年的“電幕行動”。美國對世界尤其是歐洲盟友的監聽監控和網絡竊密行為(wei) 遠比公開報道的數據範圍大得多。由此可以看出,在“國家利益”麵前,美國可以無所不用其極,傳(chuan) 統盟友歐洲也會(hui) 淪為(wei) 美國攻擊監控黑手下的“犧牲品”。對此,我們(men) 絕不可小看美國的狠心,亦不可帶有任何僥(jiao) 幸心理。
唯美至上霸權橫行,美國攻擊和監控行為(wei) 禍及全球。長期以來,美國網絡攻擊和監控的範圍異常廣泛、無孔不入,從(cong) 攻擊監控的範圍看,既包括核心要害部門、重要敏感單位、關(guan) 鍵信息基礎設施和國營、私營重要企業(ye) ,也包括普通大眾(zhong) 甚至是國家元首和重要領導人。通過實施網絡攻擊和監控,美國可以實現諸多不可告人的戰略目的。
一方麵,美國憑借“你在明、我在暗”,試圖實現對競爭(zheng) 對手國家“此消彼長”的攻勢效果。長期以來,竭力維護世界霸權和強權地位是美國開展網絡攻擊與(yu) 監聽監控行為(wei) 的終極目標和根本目的。通過大規模、無差別的秘密網絡攻擊與(yu) 監控行徑,美國可以有效地掌握競爭(zheng) 對手國家內(nei) 部發展的不穩定性因素和脆弱痛點患處,進而幫助美國在采取行動舉(ju) 措、優(you) 化決(jue) 策部署、實現有的放矢上能給對手以關(guan) 鍵一擊、直擊要害,進一步攫取在與(yu) 競爭(zheng) 對手博弈鬥爭(zheng) 中的戰略優(you) 勢、主動優(you) 勢,甚至是對他國內(nei) 政外交的肆意幹涉,從(cong) 而實現美國自身霸權利益的“最優(you) 化”與(yu) “最大化”。
另一方麵,美國憑借“我先知、你不知”,試圖實現對競爭(zheng) 對手國家“特定目標”的打擊破壞。英國媒體(ti) 早年的爆料信息顯示,美國國家安全局曾在30天內(nei) 遠程竊取了世界970億(yi) 封郵件和1240億(yi) 條電話數據,其中包括德國的5億(yi) 份、法國的7000萬(wan) 份、西班牙的6000萬(wan) 份。這些數據既可能包含個(ge) 人信息數據、商業(ye) 秘密和知識產(chan) 品等信息,也可能包含一個(ge) 國家金融、交通、能源等重要部門和關(guan) 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數據。這些數據一旦被美國用專(zhuan) 業(ye) 技術分析萃取,就完全有可能成為(wei) 美國攻擊破壞甚至是擊垮競爭(zheng) 對手“特定目標”的主要情報依據。這裏的“特定目標”既可能是個(ge) 人、公司,也可能是重要國家部門和關(guan) 鍵信息基礎設施。2000年,曾任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的詹姆斯·伍爾西就曾承認,中情局曾利用監聽截獲的信息情報,幫助美國波音公司從(cong) 歐洲空客集團手中搶走沙特阿拉伯大單。同時,2010年“震網病毒”癱瘓伊朗核設施、2019年委內(nei) 瑞拉遭美國網絡攻擊大停電等一係列國際大事件均再次證明:美國始終穩坐世界黑客帝國、監聽帝國的“頭把交椅”,無與(yu) 爭(zheng) 鋒、當之無愧。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合作共贏是順應時代潮流的大勢所趨,對抗較量嚴(yan) 重違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麵對美國長期持續化、無差別、大規模的全球網絡攻擊與(yu) 監聽監控惡劣行徑,中國同歐洲各國一樣同是美國攻擊和監聽行動下的無辜“受害者”。各國在同美國開展安全合作的同時,應當以史為(wei) 鑒、擦亮眼睛、明辨是否、吸取教訓,不搞同流合汙、為(wei) 虎作倀(chang) 那套,不走對抗較量、零和博弈老路,尋求和深化合作並進、互利共贏的“最大公約數”,讓合作的互信之基、發展之路行穩致遠、篤定前行。(環球網 磨惟偉(wei) ,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