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為中澳文化藝術交流開啟一扇窗

顧時宏 發布時間:2023-04-14 09:2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悉尼4月13日電 題:為(wei) 中澳文化藝術交流開啟一扇窗——訪悉尼中國文化中心主任肖夏勇

  中新社記者 顧時宏

  在悉尼市中心海德公園附近的Castlereagh街151號,掛在街邊和樓梯口旁的中國文化中心隻是一塊小小的牌子。踏上自動扶梯抵達二樓,一扇粘貼著熊貓圖案的玻璃門徐徐開啟,抬頭一看,一股濃鬱的中國文化味道撲麵而來。

  隻見迎麵的牆上左邊掛著用篆體(ti) 黃字紅底的方形印章和隸體(ti) 書(shu) 寫(xie) 的“中國文化中心”牌匾,在燈光下顯得醒目莊重。右邊的電子屏幕上用中英文介紹這裏正在舉(ju) 辦以“萬(wan) 象更新”為(wei) 主題的藝術展。走廊裏擺著兩(liang) 尊有成年人高的彩色兵馬俑塑像以及和中國古籍一起展示的青花瓷、唐三彩等。

  “這裏是中澳文化藝術交流、讓當地民眾(zhong) 品讀中國文化精髓、感知中國藝術魅力、體(ti) 驗美麗(li) 中國風情、了解當代中國發展的一扇窗口。”悉尼中國文化中心主任肖夏勇邊引導記者參觀邊介紹道。

  當地時間4月12日,主題為(wei) “萬(wan) 象更新”藝術展由悉尼中國文化中心和當地的 Live in Art Sydney 生活藝術空間共同主辦。 中新社記者 顧時宏 攝

  記者看到,當天正在展示的“萬(wan) 象更新”藝術展由悉尼中國文化中心和當地的 Live in Art Sydney生活藝術空間共同主辦,展出的藝術作品聚焦25位華人藝術家藝術創作曆程中的主觀感受和思考,力圖展現旅澳華人藝術家的格調。

  “這些參展藝術家將東(dong) 方的智慧和文化融入異域的創作之中,既是中華文化海外傳(chuan) 承、曆久彌新的一個(ge) 縮影,也讓藝術的感染力跨越時空和國界,架起中澳藝術對話的橋梁。”肖夏勇如是說。

  圖為(wei) 悉尼中國文化中心內(nei) 彩色兵馬俑藝術展品。 中新社記者 顧時宏 攝

  他指著這些參展作品對記者說,中心不斷挖掘澳大利亞(ya) 資源,聘請當地策展人,與(yu) 當地藝術團體(ti) 和機構開展廣泛合作,成功舉(ju) 辦“中澳女藝術家對話展”等對話活動,充分展現中西藝術的交流與(yu) 融合,很好地增進了中澳藝術界和民眾(zhong) 之間的相互了解和理解。

  他告訴記者,文化中心室內(nei) 麵積850平方米,自2014年11月揭牌成立以來,每年除重點舉(ju) 辦“歡樂(le) 春節”、“天涯共此時”中西合璧音樂(le) 會(hui) 、東(dong) 方畫韻等藝術活動外,還定期舉(ju) 辦主題展覽、藝術表演、文化周、藝術月、論壇講座、影視放映等豐(feng) 富多彩的活動。中心還麵向澳大利亞(ya) 民眾(zhong) 舉(ju) 辦民樂(le) 、國畫、太極、武術等各類中國文藝培訓班。去年以來,中心和新南威爾士州12所中學舉(ju) 辦了12場中國文化包括京劇臉譜、書(shu) 法、國畫等體(ti) 驗活動。

  記者看到,中心裏還設有中英雙語圖書(shu) 館,圖書(shu) 內(nei) 容涵蓋中國哲學、曆史、現當代文學、文化藝術等多方麵。肖夏勇說,圖書(shu) 館工作日免費開放,並不定期舉(ju) 辦讀者交流會(hui) 、讀書(shu) 月。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feng) 富。中國和澳大利亞(ya) 都秉持兼收並蓄、開放包容,善於(yu) 吸收人類一切優(you) 秀文明成果。為(wei) 此,悉尼中國文化中心9年來還舉(ju) 辦了一係列文化講座和論壇,成為(wei) 中澳業(ye) 界思想碰撞、觀點交鋒、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ti) 。”肖夏勇說,“中國不僅(jin) 有悠久的曆史和璀璨的文化,也有秀麗(li) 的山川,無論是展示豐(feng) 富的文化遺產(chan) 、還是獨特的民族風情、旖旎的自然風光,這裏是向澳大利亞(ya) 公眾(zhong) 開啟的一扇文化藝術之窗,我們(men) 願意與(yu) 澳大利亞(ya) 文化界攜手合作,共同推動中澳文明互鑒。”(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