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歲的外賣員王計兵,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詩集——
“趕時間的人”闖出一片文學天地
記者 車輝
閱讀提示
一位普通的外賣員如何能堅持文學夢想並能出版屬於(yu) 自己的詩集?這帶給他怎樣的收獲與(yu) 啟示?《工人日報》記者對王計兵進行了采訪。
還記得那位寫(xie) 詩的外賣員王計兵嗎?這位在送餐路上感悟生活,在煙盒、廢報紙上寫(xie) 詩歌表達對生活工作感悟的人,今年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名為(wei) 《趕時間的人》。
55歲的王計兵,徐州邳州人,現在在蘇州昆山和妻子開了一家小店,平時會(hui) 在餓了麽(me) 平台上送外賣。之前,他還在沈陽做過木工,在山東(dong) 開過鬥車,中間還去過新疆打工……期間,他從(cong) 沒停止過寫(xie) 作,也沒停止過對文學的追求。
最近他很忙,忙著出席各種活動,一些電視台也向他發出邀請錄製節目。“感覺很美好,家人也很高興(xing) !第一時間通知了全家族的人。”王計兵告訴《工人日報》記者,雖然這些社交活動影響了他的送單,收入略有下降,但他不以為(wei) 意,因為(wei) 詩集的出版給他帶來了另外的成就感。
我不想無病呻吟
今年2月份,采訪過王計兵的一家新媒體(ti) 機構聯係到他,說王計兵創作的一首詩歌在網上閱讀量超過了2000萬(wan) ,他們(men) 想聯係出版社給王計兵出一本詩集,王計兵隻需要簽署一份合同,然後提供他的作品即可。
當時,王計兵一口就答應了下來,他雖然早有出詩集的計劃,“但沒想到來得這麽(me) 快”。這本書(shu) 第一版印刷1萬(wan) 冊(ce) ,每本定價(jia) 56元,關(guan) 於(yu) 這些,王計兵自己統統沒有在意。“合同內(nei) 容我都沒看,不在意這些。”他說,這本書(shu) 的出版是社會(hui) 對外賣員這個(ge) 勞動群體(ti) 的認可,也是自己文學生涯的裏程碑,賺錢不是首要目的。
“我從(cong) 來不認為(wei) 送外賣是低人一等的職業(ye) ,甚至可以說,這份職業(ye) 是我從(cong) 事過的最美好的職業(ye) 。”王計兵說,自己曾去撿過垃圾,擺過地攤,哪個(ge) 職業(ye) 都比現在辛苦。
送餐過程中他見過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也賦予王計兵文學創作中很多靈感。“增加了我對生活的感悟,我感謝這個(ge) 職業(ye) ,不然我創作靈感會(hui) 枯竭。我願意表達真實情感,真實的生活,不想無病呻吟,寫(xie) 空洞的作品。”
真實的情感讓讀者落淚
據王計兵介紹,這本書(shu) 分外賣生活經曆、歌頌親(qin) 情和對世界感悟等三部分內(nei) 容,收錄了他的182首詩歌,“有網友讀過後說,讀著讀著落淚了,因為(wei) 詩歌中的真實”。
目前,王計兵的工作還是以送餐為(wei) 主,間或參與(yu) 一些活動。他說寫(xie) 作生涯不會(hui) 中斷,最終還是要回歸正常生活,自己的定位很清楚,就是一個(ge) 愛好文學的外賣員,隻不過這段時間的經曆讓他視野更寬了。
他說,現在自己充滿希望,正常情況下他一天可以跑40多單,和妻子經營著一家小商店,日子平淡穩定。
20多年來,他總是生活在異鄉(xiang) ,有時覺得人生像退行的列車——“我坐在背對行駛方向的座位上/以退行的方式回家/以火車的速度退向父母/仿佛生活的一次退貨/一個(ge) 不被異鄉(xiang) 接受的中年人/被退回家鄉(xiang) ”。
在外地工作時,年幼的女兒(er) 曾在電話裏大哭,他寫(xie) 下:“離家時我們(men) 答應/到女兒(er) 的夢裏去/卻一次也沒有啟程/倒是五歲的女兒(er) ,不遠千裏/一次次跑到我和妻子的夢裏來。”
2009年他接觸到網絡後,日常在QQ空間寫(xie) 詩,王計兵的第一首詩起初是一篇長文,後來發到網上被網友分段斷句後,成為(wei) 詩歌。
2020年王計兵接受工人日報記者采訪時就坦承,自己開始寫(xie) 詩的水平並不高,“到現在,也沒寫(xie) 得多厲害”。但這本詩集的出版讓他很有成就感,目前這本書(shu) 在豆瓣的評分高達9.3,很多網友都給出了高讚。王計兵認為(wei) ,雖然有同情分在,但他們(men) 更認同的是自己字裏行間的真情實感。
“可能就是大家認為(wei) 我一個(ge) 外賣騎手還一直寫(xie) 詩,不容易,是大家讓我火了。我進步的空間還很大。”王計兵說,“但有一點,我寫(xie) 的東(dong) 西都是基於(yu) 我本人生活的真實感悟。”
未來仍將堅持在勞動崗位上
王計兵的微信頭像目前是圖書(shu) 電商平台上《趕時間的人》一書(shu) 的封麵,藍色的畫麵簡約樸素。
王計兵說自己還是要回到工作崗位上,繼續做騎手,在餓了麽(me) 兼職送外賣,沒想走專(zhuan) 業(ye) 文學創作的道路,“沒想那麽(me) 遠。文學創作是我的生活方式,不是謀生手段”。
“從(cong) 空氣裏趕出風/從(cong) 風裏趕出刀子/從(cong) 骨頭裏趕出火/從(cong) 火裏趕出水/趕時間的人沒有四季/隻有一站和下一站……”他創作的這首《趕時間的人》,寫(xie) 的就是他兼職外賣騎手,奔波送餐的心情。
在他眼裏,送外賣也有浪漫的一麵。“這是一個(ge) 比較自由的工作,我有時想走遠點,接過距離達到20多公裏的單,出去轉一轉就像是自駕遊。”在送貨路上,王計兵的思緒飄逸,路邊的景象是他的靈感來源。“比如看到水鳥在水麵起飛帶出一條波紋,就可以激發起很多聯想。”
“我創作的內(nei) 容來源於(yu) 我的勞動生活,因為(wei) 我一直在勞動,我熟悉這個(ge) 生活。”王計兵說,勞動生活中的小細節,時時觸動他的內(nei) 心,產(chan) 生寫(xie) 詩的靈感。等餐的時候,他在手機上記下幾個(ge) 關(guan) 鍵詞,留待第二天早晨整理思緒,將閃爍的火花整理成詩。
“我寫(xie) 詩不是為(wei) 了名利,為(wei) 了名利,我也堅持不到今天。”目前,現在出詩集沒有給王計兵帶來太多收入,但讓他去了很多地方。“參加了一些活動,開闊了視野,未來格局也不一樣了應該。”王計兵說,“我會(hui) 把夢想一直放在心裏,一直寫(xie) 下去,並將堅守勞動崗位,辛勤勞動、心懷夢想,在哪裏都能闖出一片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