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綠色產業助力中國高質量發展(國際論道)

賈平凡 發布時間:2023-04-18 09:22: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圖為(wei) 消博會(hui) 上展出的純電動移動便利店。

  新華社記者 王澤聰攝

  4月10日至15日,第三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hui) (簡稱“消博會(hui) ”)在海南省海口市舉(ju) 行。國際社會(hui) 關(guan) 注到,本屆消博會(hui) 踐行“綠色辦展、低碳辦會(hui) ”理念,通過“綠色電力消費+藍色碳匯抵消”的方式實現大型活動碳中和,將實現首次100%使用綠色電力,從(cong) 參展、出行、餐飲、數據化管理等方麵采取相應舉(ju) 措,充分營造綠色低碳會(hui) 展氛圍。

  近年來,中國充分挖掘綠色低碳科技創新潛力,在實現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綠色轉型的同時,培育壯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不斷拓展綠色發展“新賽道”。外媒注意到,綠色已成為(wei) 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綠色項目引關(guan) 注

  在第三屆消博會(hui) 上,各大品牌相繼發布“可持續消費”相關(guan) 舉(ju) 措。例如英國企業(ye) 博柏利集團與(yu) 海南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hui) 共同開展為(wei) 期三年的綠色生態項目。該項目於(yu) 海南澄邁縣正在進行保護和修複紅樹林濕地的工作,計劃三年內(nei) 退塘還濕還林114畝(mu) ,修複紅樹林114畝(mu) 。

  4月11日,在消博會(hui) 現場法國館,歐萊雅集團也發布了“可持續消費”的相關(guan) 創新舉(ju) 措——“產(chan) 品環境影響信息及等級標注係統”。該係統以直觀和可對比的方式為(wei) 消費者呈現了產(chan) 品對環境的影響,並提供了全麵和透明的信息。

  會(hui) 場外,中國各地正在推進的綠色產(chan) 業(ye) 項目,也引發外媒關(guan) 注。

  據巴西《論壇》雜誌網站近日報道,位於(yu) 中國西北部的甘肅省正成為(wei) 中國綠色能源產(chan) 業(ye) 發展的範例。一個(ge) 很好的案例就是蘭(lan) 州新區化工園區。這是一個(ge) 承接產(chan) 業(ye) 轉移的示範區。園區麵積150平方公裏,重點發展石化產(chan) 業(ye) 鏈延伸、精細化工和專(zhuan) 用化學品、化工新材料、材料後加工等四大業(ye) 務板塊及相關(guan) 配套產(chan) 業(ye) 。

  該報道介紹,中國首個(ge) 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產(chan) 生的電力電解水生產(chan) “綠色”氫能、並將二氧化碳加氫轉化為(wei) “綠色”甲醇等液體(ti) 燃料的試點項目“液態太陽燃料合成示範項目”,正在蘭(lan) 州新區化工園區推進。這是一項技術突破,有望降低化學工業(ye) 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同一個(ge) 園區內(nei) ,甘肅海亮新能源材料公司正在生產(chan) 電動汽車電池專(zhuan) 用高性能銅箔材料。電動汽車在中國大城市推廣使用,有助於(yu) 改善空氣質量。

  美國可持續能源領域新聞網站Electrek報道稱,中國廣東(dong) 省潮州市將建造海上風電場,其規模巨大,預計發電量將比挪威所有發電廠的總和還要多。潮州市打算在2025年前啟動總容量達4330萬(wan) 千瓦的海上風電場建設。2021年,中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近1700萬(wan) 千瓦,比世界其他任何國家過去5年安裝的都要多。可見,中國正大力、穩步發展風電,努力爭(zheng) 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

  挪威可再生能源資訊網站Recharge報道稱,全球單廠規模最大的電解水製氫項目於(yu) 2021年在中國寧夏投產(chan) 。中國石化集團目前也在中國西北部的新疆建設一個(ge) 萬(wan) 噸級光伏綠氫示範項目,預計2023年中期建成投產(chan) 。

  西班牙《機密報》發表文章稱,中國將戈壁沙漠變成了風能和太陽能的農(nong) 場。報道指出,中國在西北地區安裝了大規模的風力發電機和太陽能電池板,隨著這些新能源項目的開展,中國將長期成為(wei) 全球利用新能源的第一大國。

  受多重因素驅動

  中國的能源轉型政策一直備受海外媒體(ti) 關(guan) 注。2022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十四五”現代能源體(ti) 係規劃》和《氫能產(chan) 業(ye) 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

  西班牙《阿貝賽報》報道指出,隨著《氫能產(chan) 業(ye) 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出台,中國已經將氫能視為(wei) 能源轉型的重要戰略選擇。根據該規劃,到2035年,中國形成氫能產(chan) 業(ye) 體(ti) 係,構建涵蓋交通、儲(chu) 能、工業(ye) 等領域的多元氫能應用生態。報道稱,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製氫國,在氫能供給上具有巨大潛力。中國的氫氣需求量將在未來出現大幅增長。報道援引中國氫能聯盟的分析指出,到2030年,中國每年的氫氣需求量將從(cong) 目前的2000萬(wan) 噸增加至3500萬(wan) 噸,到2050年將接近6000萬(wan) 噸。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推動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

  法國生態可持續發展網站“zegreenweb”報道稱,中國承諾將力爭(zheng) 在2030年達到碳排放峰值,努力爭(zheng) 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為(wei) 實現這一目標,中國加快調整能源結構,推動能源生產(chan) 消費模式的綠色低碳變革。報道指出,中國規劃到2025年,原油年產(chan) 量回升並穩定在2億(yi) 噸水平,天然氣年產(chan) 量達到2300億(yi) 立方米以上,同時嚴(yan) 格控製鋼鐵、化工、水泥等主要用煤行業(ye) 的煤炭消費,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報道認為(wei) ,中國在維持原油產(chan) 量、刺激天然氣產(chan) 量的基礎上,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可以達到既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又實現氣候治理的目標。

  據巴西《論壇》雜誌網站報道,近年來,為(wei) 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中國采取綜合措施,包括向清潔能源轉型、促進中西部工業(ye) 發展以及產(chan) 業(ye) 政策重心從(cong) 數量轉向質量等。在技術問題上,中國製定新的環境需求和標準,以創新、自動化、前沿技術和新能源為(wei) 基礎,發展新型產(chan) 業(ye) 模式。

  投資擴大和技術創新為(wei) 中國綠色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強大動能。

  法國《觀點》周刊網站報道指出,自2011年以來,中國在光伏產(chan) 業(ye) 上的投資是歐洲同期投資的10倍。截至2021年,中國在全球太陽能電池板生產(chan) 中的份額躍升至超過70%。與(yu) 此同時,中國多晶矽產(chan) 量占全球約80%,這是太陽能電池板的基礎材料。國際能源署2022年7月初公布的一份報告估計,中國在全球多晶矽產(chan) 量中的份額幾年內(nei) 甚至可能增加到95%。

  西班牙《機密報》援引能源經濟與(yu) 金融分析研究所分析師西蒙·尼古拉斯的話指出,風能和太陽能發電項目在中國的大規模開展,得益於(yu) 中國擁有全球領先水平的超高壓和特高壓這些可遠距離輸電技術,中國在新能源領域上的探索領先全球。

  為(wei) 全球提供借鑒

  以綠色發展領域的創新為(wei) 例,美國納斯達克網站發表題為(wei) 《沒有中國就沒有脫碳》的評論說,中國在加速采用脫碳解決(jue) 方案方麵取得的成功對全球的未來尤其重要。文章稱,從(cong) 綠氫電解槽到電池製造、電動汽車組裝以及太陽能電池板的生產(chan) 等,中國產(chan) 品產(chan) 量和知識產(chan) 權數量都處於(yu) 領先地位。

  據巴西《論壇》雜誌網站報道,為(wei) 幫助中國實現“雙碳”目標,國家電網公司在平涼開設了中國西北首個(ge) “碳服務營業(ye) 廳”。該營業(ye) 廳以個(ge) 人消費者和中小型公司為(wei) 重點,擴大了通常僅(jin) 限於(yu) 大企業(ye) 的碳信用市場準入,讓每個(ge) 人都能為(wei) 環境作出貢獻並從(cong) 中獲利。甘肅的經驗告訴我們(men) ,中國不僅(jin) 正在實現“雙碳”目標,而且也正在開發可以幫助其他國家實現碳中和的技術和實踐。

  印度觀察家研究基金會(hui) 網站報道稱,從(cong) 1980年到2012年,全球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成本下降了約97%。在早期,發達經濟體(ti) 的研發是重要因素,但過去10年成本的大幅度下降是由於(yu) 製造業(ye) 的規模經濟,在這一點上中國功不可沒。報道稱,中國科技能力大幅提升,造就了更加多極化的全球科學格局。中國大力發展清潔能源製造業(ye) 的能力,大大降低了清潔技術的成本。從(cong) 氣候角度來看,這種成本的降低是符合公共利益的。因為(wei) 可以從(cong) 中國進口價(jia) 格便宜的清潔能源設備,相對貧窮的國家便能夠負擔得起大型清潔能源項目的開支。

  西班牙《理性報》刊文稱,近年來,西中兩(liang) 國科技合作不斷推進,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合作密切,為(wei) 雙方企業(ye) 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得益於(yu) 中國雄心勃勃的清潔能源發展目標和不斷加快的對外開放步伐,包括西班牙企業(ye) 在內(nei) 的各國新能源企業(ye) 從(cong) 中覓得新機,合作前景廣闊”。

  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領先技術,正通過“一帶一路”建設惠及更多發展中國家。據巴基斯坦可持續發展政策研究所發布的報告,新能源交通的發展將為(wei) 綠色低碳轉型作出貢獻。巴基斯坦拉合爾管理科學大學教授奈維·阿爾沙德說,隨著巴基斯坦電力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新能源交通的能源利用效率高、運維成本低優(you) 勢正不斷顯現。在這一領域,中國企業(ye) 技術領先、經驗豐(feng) 富、解決(jue) 方案性價(jia) 比高,成為(wei) 助力巴基斯坦新能源交通發展的中堅力量。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