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巴西總統盧拉簽署簡短聲明,宣布巴西將重新加入南美國家聯盟(以下簡稱南美聯盟)。同日,阿根廷外交部發布聲明,就該國再次加入南美聯盟的決(jue) 定正式通知該組織各成員國。南美第一和第二大國不約而同宣布重返南美聯盟,彰顯這個(ge) 南美地區最重要的地區一體(ti) 化機製迎來了久別的“春天”。毫無疑問,這將在拉美、西半球乃至全球產(chan) 生重要影響。
南美聯盟的雛形源於(yu) 21世紀初以南美左翼國家為(wei) 主力的地區一體(ti) 化機製,其初衷是“抱團取暖”、共同應對新自由主義(yi) 及西方跨國資本對地區經濟的巨大衝(chong) 擊、開啟南美團結自強序章。此後,在抗衡美國霸權、捍衛地區利益的過程中,這一機製日益發展壯大。2005年,時任巴西總統盧拉和委內(nei) 瑞拉總統查韋斯等左翼領導人公開否決(jue) 美國為(wei) 全麵控製拉美而提出的“美洲自貿區”計劃。這一舉(ju) 措加速了南美聯盟成型,也表明了南美國家的態度:隻有在政治和外交上進一步強化團結、加強融合,才能有效抵抗美國等霸權國家的幹涉和控製。2008年5月,南美聯盟正式宣告成立。
自此,南美聯盟成為(wei) 美國及南美右翼力量的“眼中釘,肉中刺”。2013年之後,地區經濟形勢惡化、社會(hui) 動蕩加劇,多國政權“左下右上”。美國趁機拉攏地區右翼國家,以意識形態掛帥、以是否支持委內(nei) 瑞拉左翼政權“劃分陣營”,組建由智利、秘魯、哥倫(lun) 比亞(ya) 等國家參加的所謂“拉美進步論壇”,分化南美國家團結。阿根廷、巴西等國紛紛宣布退出南美聯盟。南美一體(ti) 化在美國的破壞和打壓下陷入低潮。
2018年以來,拉美左翼在多國紛紛重掌政權,開啟地區新一輪“左轉”浪潮。各國清醒地看到,拉美近年來內(nei) 部經濟發展陷入困境、外部國際影響下降,重要原因在於(yu) 未能有效凝聚地區政治合力、未能形成內(nei) 部統一市場,從(cong) 而被美西方跨國公司“各個(ge) 擊破”,成為(wei) 全球化競爭(zheng) 的“落後者”。此後,地區大國逐漸開啟地區一體(ti) 化“複興(xing) 之路”。巴西總統盧拉今年1月初就職後,首個(ge) 出訪國家就是阿根廷。雙方會(hui) 晤聚焦如何密切戰略合作、重新激活南美聯盟。雙方提出建立“南美洲共同貨幣”的倡議,震驚全球金融市場,被認為(wei) 是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南美國家通過團結自強擺脫西方霸權的重要嚐試。
其實,南美聯盟的雄心遠不止於(yu) 此。在最初設想中,南美聯盟希望仿效歐盟,“以一個(ge) 聲音說話”,設立統一關(guan) 稅、發行統一貨幣,組建統一議會(hui) ,發放統一護照,建立統一軍(jun) 隊,繼而實現南美解放者玻利瓦爾所設想的“獨立與(yu) 統一”。這正是美國“門羅主義(yi) ”最為(wei) 憂慮和難以容忍之處。美國自始至終都將拉美視為(wei) 其“後院”,既不能接受拉美與(yu) 域外國家合作,更不能容忍拉美國家脫離美國的控製與(yu) 幹涉而真正獨立。
回顧200年來、特別是近20年來的美拉關(guan) 係,雙方之間控製與(yu) 反控製的矛盾根深蒂固。從(cong) 美國侵占墨西哥國土、將中美洲變成“香蕉共和國”、霸占巴拿馬運河區,到支持智利皮諾切特政變、武裝入侵格林納達、無理粗暴製裁古巴和委內(nei) 瑞拉,美國對拉美的威脅和傷(shang) 害使拉美國家對美國懷有深深恐懼和厭惡,正如很多墨西哥人無奈的感歎:“離上帝太遠,離美國太近”。拉美國家唯一的應對方式隻能是團結起來,強大自己。
當前,南美國家聯盟東(dong) 山再起,既折射出美拉之間複雜、敏感而又不平等的關(guan) 係,更反映出南美乃至拉美國家團結自強、反抗霸權、尋求自我的現代化道路的堅定決(jue) 心。
(作者為(wei) 中國現代國際關(guan) 係研究院拉美所副所長、研究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