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通訊:探訪中企在波黑第一個風電項目

張修智 發布時間:2023-04-24 08:59: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薩拉熱窩4月22日電 通訊:探訪中企在波黑第一個(ge) 風電項目

  新華社記者張修智

  這張未標注時間的照片拍攝的是波黑伊沃維克風電場施工現場(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提供)

  從(cong) 波黑首都薩拉熱窩西行,驅車約3小時就能到波黑與(yu) 克羅地亞(ya) 交界處的一片喀斯特丘陵地帶。這裏是中國電力建設集團伊沃維克風電場所在地,也是中企在波黑投資的第一個(ge) 新能源項目。

  新華社記者日前驅車前往伊沃維克風電場,在一號風機組前停下,眼前景觀從(cong) 丘陵的柔和舒緩切換成震撼的視覺體(ti) 驗,隻見百米風機塔筒直指藍天,炫目矗立。塔筒上方連接輪轂葉片,淩空欲飛。

  每個(ge) 葉片靠近頂端部分都有一截被塗以紅色,幫助飛鳥識別、躲避。

  伊沃維克風電場位於(yu) 利夫諾市,設計發電量為(wei) 84兆瓦。作為(wei) 被列入2021年中國-中東(dong) 歐國家領導人峰會(hui) 成果清單的項目,伊沃維克風電項目建成後將進一步優(you) 化波黑電力結構,提升當地社會(hui) 經濟效益,是“一帶一路”倡議結出的豐(feng) 碩果實。

  中國電建波黑伊沃維克風電公司總經理肖欣介紹,20台風電機組的部件均為(wei) “中國製造”。執行吊裝任務的伸縮臂起重機團隊同樣來自國內(nei) 。波黑境內(nei) 多為(wei) 山路,超長的風機葉片運抵波黑後,再用拖車經由蜿蜒曲折的山路運至施工現場,場麵蔚為(wei) 壯觀。

  這裏也是企業(ye) 攜手深耕的“中國智造”舞台。伊沃維克風電項目總承包方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負責從(cong) 工程設計、設備采購、風機安裝、電氣安裝到調試和試運行的全流程,直至項目移交。在轟鳴的機器聲中操作起重機的工人,來自分包公司西域通電力建設有限公司,他們(men) 從(cong) 克羅地亞(ya) 轉戰而來。在那裏,他們(men) 已成功完成塞尼風電項目的安裝,贏得不俗口碑。

  這張未標注時間的照片拍攝的是波黑伊沃維克風電場施工現場(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提供)

  “單台風機吊裝總重量約500噸,這需要5米的基礎埋深。”伊沃維克風電場建設項目部副經理張國智介紹。

  中國的建設者在內(nei) 部管理及融入波黑當地方麵,也取得不錯成效。

  在伊沃維克風電公司,中國員工交流須按規定使用英語,目的是方便當地員工無障礙參與(yu) ;當地雇員隻要足夠優(you) 秀,職級晉升的機會(hui) 隨時向其敞開。公司經常走進社區,還曾在小學中發起題為(wei) “我眼中的風電場”繪畫比賽。

  34歲的科西奇·博言畢業(ye) 於(yu) 東(dong) 薩拉熱窩大學漢學係,主要負責處理項目涉及的土地事宜,來公司一年多已是部門經理。“我希望能與(yu) 伊沃維克一直走下去。”博言說。

  項目穩步推進不斷增進當地民眾(zhong) 對中企的認知。

  “風電場符合歐洲能源政策,也給利夫諾帶來就業(ye) 機會(hui) ,我們(men) 歡迎它。” 利夫諾市市長達爾科·康德裏奇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

  2022年底,中國電建波黑伊沃維克風電公司榮獲波黑2022年度最佳外國投資者獎。

  這張未標注時間的照片拍攝的是波黑伊沃維克風電場施工現場的風電葉片(手機照片)。新華社發(王馳攝)

  “我去過項目現場,印象非常深刻。中國公司帶著資金與(yu) 誠意來這裏,遵守波黑法律法規,他們(men) 非常認真。”波黑外國投資促進局負責人斯拉維察·科裏查對新華社記者說。

  中國公司與(yu) 風電場也成為(wei) 小城利夫諾咖啡館裏的話題。市中心廣場附近的“停下來”咖啡館服務生尼古拉語調歡快地說:“我們(men) 的客人都知道風電場,有的人還在那裏工作。”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