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閩台文化交流周暨城廂區枇杷音樂(le) 節活動在常太鎮溪南村八卦王古厝啟動。 葉秋雲(yun) 攝
中新網莆田4月30日電 (葉秋雲(yun) )29日,兩(liang) 岸藝術創作者齊聚素有“中國枇杷第一鄉(xiang) ”美譽的福建省莆田市常太鎮,開啟一場枇杷音樂(le) 盛宴。
當天,閩台文化交流周暨城廂區枇杷音樂(le) 節活動在常太鎮溪南村八卦王古厝啟動,來自台灣地區的音樂(le) 人、手工藝創作者及莆田市城廂區非遺傳(chuan) 承人等共同帶來表演和手作技藝展示。
莆田木偶戲、莆田民間剪紙、台灣藝術家泥塑、陶藝展示……每個(ge) 攤點前擠滿興(xing) 致盎然的民眾(zhong) 。莆田市民吳女士表示,五一假期出來遊玩,正好遇上枇杷節,在古厝裏,欣賞節目表演,看才藝展示,真有意思。
台胞趙秀玲現場帶來台灣柴燒作品。她表示,雖然下午的活動受大雨影響,破壞了氣氛,整場活動依舊非常棒。“兩(liang) 岸藝術創作者透過參加活動開展民間交流,增進友誼的同時可以互相學習(xi) ,非常好。”
圖為(wei) :遊客正在谘詢台灣柴燒作品。 葉秋雲(yun) 攝
主辦方表示,此次活動通過動靜結合的方式,讓兩(liang) 岸民眾(zhong) 全方位了解與(yu) 福建同根同源、豐(feng) 富多元的台灣藝術文化,也增進台灣藝術家對常太鎮的認知。
2022年,常太鎮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重新修整提升八卦王古厝,充分利用現有條件,規劃出適宜文旅創作的環境,將其定位為(wei) “閩台文藝交流村”。
為(wei) 了打造“閩台文藝交流村”,常太鎮策劃今年開展多場兩(liang) 岸交流活動,設計不同的主題,邀請台灣青年創作者到鎮上體(ti) 驗當地風土民情,從(cong) 而吸引台青落地紮根,共同助力當地鄉(xiang) 村振興(xing) 。
閩台文化交流周啟動後,常太鎮將常態化開展閩台文化交流活動,促進台灣地區藝術家來入駐。
常太鎮政府相關(guan) 人士表示,作為(wei) 莆田市“莆陽爽夏”文旅主題係列活動的重要內(nei) 容之一,此次活動將進一步宣傳(chuan) 常太鎮省級全域生態旅遊小鎮,推動常太鎮農(nong) 文旅產(chan) 業(ye) 協同發展。(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