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4日電 美國銀行業(ye) 危機餘(yu) 波難了,聯邦政府正忙於(yu) 對已關(guan) 閉銀行的善後處理。據美國彭博社和英國《金融時報》3日報道,聯邦監管機構找到外號“華爾街清道夫”的貝萊德集團危機管理小組幫忙,希望在出售矽穀銀行和簽名銀行合計上千億(yi) 美元證券資產(chan) 的同時避免金融市場進一步動蕩。
這是2020年10月30日拍攝的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旁的華爾街路牌。新華社記者王迎攝
媒體(ti) 還發現,近期因資不抵債(zhai) 而接連關(guan) 閉的三家美國銀行都聘請了全球四大會(hui) 計師事務所之一畢馬威做審計,卻未發現問題,引發廣泛質疑。
聘“清道夫”處理資產(chan)
據彭博社報道,美國聯邦儲(chu) 蓄保險公司已要求貝萊德集團旗下“金融市場谘詢”小組評估並出售矽穀銀行和簽名銀行合計上千億(yi) 美元證券資產(chan) 。這批資產(chan) 在兩(liang) 家銀行3月相繼關(guan) 閉後由聯邦儲(chu) 蓄保險公司接管並負責清算出售。
其中,矽穀銀行資產(chan) 870億(yi) 美元,簽名銀行資產(chan) 270億(yi) 美元,包括以住宅和商業(ye) 地產(chan) 貸款作抵押的證券,以及結構更複雜的擔保抵押證券。“金融市場谘詢”小組需要仔細分析資產(chan) 中不易出售的部分,為(wei) 市場設定合理預期,製定經由電子係統交易的銷售流程。
“金融市場谘詢”小組常扮演類似“金融危機特警隊”的角色,以擅長處理不良資產(chan) 聞名。2008年金融危機時,該小組參與(yu) 清理美國貝爾斯登銀行和美國國際集團遺留的“爛攤子”,後又協助歐洲中央銀行組織銀行壓力測試。2020年美國聯邦儲(chu) 備委員會(hui) 推行新冠疫情紓困政策時,該小組幫忙穩定企業(ye) 債(zhai) 券市場。
近期,“金融市場谘詢”小組一直在協助被瑞銀集團收購的瑞信銀行轉賣證券資產(chan) 。就金額來說,幫政府出售矽穀銀行和簽名銀行證券資產(chan) 是這個(ge) 小組迄今所接同類業(ye) 務中最大一單。
據報道,這個(ge) 小組大約200人,從(cong) “創收”角度來看成績並不突出,但有助於(yu) 貝萊德集團培養(yang) 與(yu) 美國聯邦政府的關(guan) 係。作為(wei) 世界最大資產(chan) 管理者之一,貝萊德集團幫美國政府收拾“爛攤子”,可以提高其影響力和知名度,吸引全球市場關(guan) 注。
按照彭博社的說法,目前為(wei) 止,“金融市場谘詢”小組任務完成得不錯,已促成4月18日首輪資產(chan) 出售。但分析師指出,該小組接下來的任務不輕鬆,平均每周需推銷大約20億(yi) 美元資產(chan) ,且過程可能持續數月。
鑒於(yu) 業(ye) 內(nei) 擔憂美國其他區域性銀行也可能陷入麻煩,同時預期聯邦政府將強化金融監管,“金融市場谘詢”小組預期今後還會(hui) 承接更多類似任務。
牽連同一家審計方
繼矽穀銀行和簽名銀行之後,第一共和銀行也於(yu) 5月1日被政府接管,其儲(chu) 戶和大部分資產(chan) 由摩根大通銀行接手。據《金融時報》3日報道,畢馬威2月底曾對這三家銀行資金狀況做審計,評估結果均為(wei) “健康”。在三家銀行相繼“爆雷”後,畢馬威審計工作的質量和獨立性遭遇廣泛質疑。
據美國審計分析公司數據,在全球四大會(hui) 計師事務所中,畢馬威的美國銀行客戶數量最多、所涉資產(chan) 規模最龐大,作為(wei) 美國商業(ye) 銀行監管方的美聯儲(chu) 也是它的客戶。
美國北卡羅來納農(nong) 工州立大學會(hui) 計學助理教授凱西婭·威廉姆斯·史密斯曾從(cong) 事審計和金融監管工作,她說:“你不能指望審計者預知銀行擠兌(dui) 即將到來……公平的問法是審計者的風險評估情況,以及是否遵循正確審計程序。”
會(hui) 計學專(zhuan) 家指出,對畢馬威審計工作的核查可能聚焦其職員是否足夠獨立於(yu) 受審計的銀行,是否對風險預警給予充分關(guan) 注,以及在大環境因利率持續上漲而顯著變化的當下,是否掌握恰當技能判斷銀行財務報表的質量。
畢馬威與(yu) 受審計銀行的高層人事關(guan) 係也受到關(guan) 注。據報道,凱莎·哈欽森2021年就任矽穀銀行首席風險官,當時距離她辭任畢馬威審計部門首席合夥(huo) 人不到兩(liang) 個(ge) 月。按照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hui) 的規定,她至少應等待12個(ge) 月再轉任新職。
這是2022年6月22日在美國華盛頓拍攝的美聯儲(chu) 大樓。新華社記者劉傑攝
根據美聯儲(chu) 近日就銀行業(ye) 危機發布的報告,矽穀銀行風險管理和內(nei) 部審計存在嚴(yan) 重不足,這兩(liang) 類問題都需要接受外部審計者核查。矽穀銀行3月初遭擠兌(dui) 的一個(ge) 重要原因是,儲(chu) 戶擔憂在加息導致債(zhai) 券資產(chan) 貶值的情況下,該銀行不得不虧(kui) 本拋售標記為(wei) “持有至到期”的證券資產(chan) 。
據報道,銀行如果確實具備“意願和能力”將此類資產(chan) “持有至到期”,可以將它們(men) 按成本計價(jia) ,但需要獲得審計者同意。這正是外界對畢馬威的批評焦點,矽穀銀行投資人已就此對畢馬威提起集體(ti) 訴訟。
史密斯說,利率升高後,銀行所處環境發生變化,畢馬威做審計時是否恰當評估相關(guan) 風險存疑。這為(wei) 所有審計者敲響了警鍾,需要“確保他們(men) 理解客戶所處環境正發生變化,預先思考(潛在風險)”。(海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