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必須停止在烏(wu) 克蘭(lan) ‘鼓勵戰爭(zheng) ’”“美國在國際上不斷喪(sang) 失信譽”“墨西哥不接受包括美國在內(nei) 的任何國家,以‘幫助打擊毒品犯罪’的借口幹涉墨內(nei) 政”“美國一直在向全世界發動經濟或軍(jun) 事戰爭(zheng) ”……近期,巴西、土耳其、墨西哥、委內(nei) 瑞拉等發展中國家領導人,在多個(ge) 場合公開點名批評美國。這些聲音道出了多數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心聲:反對“美式霸權”。
多年來,美國打著所謂“民主”“人權”旗號,意圖按照美國的價(jia) 值觀和政治製度塑造其他國家和世界秩序。這種霸道行徑本身就是一種曆史虛無主義(yi) ,嚴(yan) 重踐踏人類文明的多樣性,給其他國家帶來政治動蕩和社會(hui) 動亂(luan) 。比如,美國在中東(dong) 推行所謂“大中東(dong) 民主改造計劃”,帶來的不是和平與(yu) 穩定,而是衝(chong) 突與(yu) 災難。以伊拉克為(wei) 例:美國及盟友入侵伊拉克,製造了大量人道主義(yi) 災難。美國為(wei) 伊拉克設計的“民主製度”建立在宗派分立基礎上,最終導致伊拉克社會(hui) 分裂、衝(chong) 突頻發、民生凋敝。最近兩(liang) 年,美國又炮製出所謂“民主峰會(hui) ”,公然在世界範圍內(nei) 製造對抗與(yu) 分裂。麵對新冠疫情等多重衝(chong) 擊,廣大發展中國家急需凝聚共識促進共同發展。這些訴求,美國無法滿足,並“選擇性忽視”。美國想做、又得心應手的,是頻繁打“價(jia) 值觀”“民主”“人權”牌,鞏固基於(yu) 本國霸權利益的國際秩序,這顯然與(yu) 發展中國家的願望背道而馳。
長期以來,為(wei) 了保持自身在全球經濟體(ti) 係中的優(you) 勢,美國極力打壓發展中國家,阻礙發展中國家提升在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中的地位。例如,美國向東(dong) 非市場大量傾(qing) 銷二手服裝,導致非洲服裝製造業(ye) 無法發展起來。為(wei) 改變現狀,東(dong) 非共同體(ti) 成員國肯尼亞(ya) 、坦桑尼亞(ya) 、烏(wu) 幹達、盧旺達等國開始對進口二手服裝增加關(guan) 稅,此舉(ju) 遭到美國政府抵製,以將上述國家從(cong) 《非洲增長與(yu) 機遇法案》中除名相威脅,肯尼亞(ya) 等國最終不得不妥協。又如,美國長期在非洲等發展中國家推行新自由主義(yi) 發展政策,要求對方將國有、公有企業(ye) 私有化,為(wei) 其資本進入提供便利,同時限製發展中國家運用產(chan) 業(ye) 政策等提升內(nei) 升發展動能。新冠疫情發生後,美國濫用其貨幣霸權,廣大發展中國家深受其害。2022年,美聯儲(chu) 結束超寬鬆貨幣政策,轉向激進加息政策,導致國際金融市場動蕩,歐元等多種貨幣大幅貶值,創下20年來新低,許多發展中國家遭遇嚴(yan) 重通貨膨脹、本幣貶值和資本外流。
作為(wei) 冷戰的產(chan) 物,北約一直充當美國維護自身霸權的軍(jun) 事工具,多次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guan) 係基本準則,頻繁挑起地區矛盾、爭(zheng) 端與(yu) 衝(chong) 突,肆意對主權國家發動戰爭(zheng) ,嚴(yan) 重破壞世界與(yu) 地區和平穩定。1999年,北約未經聯合國批準對南斯拉夫聯盟開始了連續78天的狂轟濫炸。2001年後,北約發動和參與(yu) 的戰爭(zheng) 導致90萬(wan) 人喪(sang) 生,其中包括近40萬(wan) 平民,造成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ya) 、敘利亞(ya) 等國數以千萬(wan) 計的難民流離失所。如今,北約數輪東(dong) 擴引爆的烏(wu) 克蘭(lan) 危機仍在發酵,給歐洲安全格局帶來巨大衝(chong) 擊。在非洲,美國等北約國家武力幹涉利比亞(ya) 政局,導致戰亂(luan) 延宕,為(wei) 恐怖主義(yi) 在阿拉伯馬格裏布地區及非洲薩勒赫地區的蔓延和擴張提供了溫床。
麵對美國的霸權、霸道、霸淩行徑,越來越多發展中國家的獨立自主意識被喚醒。烏(wu) 克蘭(lan) 危機全麵升級後,美國頻頻迫使其他國家選邊站隊,遭到眾(zhong) 多發展中國家拒絕。近期,蘇丹內(nei) 部衝(chong) 突發生後,非盟明確表達反對外部幹涉的主張。在中東(dong) 地區,各國外交自主性不斷加強,正掀起一輪“和解潮”。在美國長期幹涉的拉美地區,左翼政治力量擴大,區域一體(ti) 化組織煥發生機,展現地區聯合自強的強烈願望。當前,廣大發展中國家正以更積極的曆史主動精神和鬥爭(zheng) 精神,堅定維護國際公平正義(yi) ,推動世界曆史朝著正確方向前進。
(作者係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發展中國家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