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尋味中華|名樓】天一閣:從私家藏書樓到公共博物館

林波 發布時間:2023-05-12 09:0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寧波5月11日電 題:天一閣:從(cong) 私家藏書(shu) 樓到公共博物館

  作者 林波

  “考上了甬劇團,卻被分配到了天一閣。”1978年,16周歲的王金玉成為(wei) 浙江寧波天一閣文保所年紀最小的“修書(shu) 人”。彼時的天一閣並未對外開放,缺乏專(zhuan) 業(ye) 修複人才,王金玉從(cong) 零開始,學習(xi) 書(shu) 畫裝裱、古籍修複等技藝。

  而今,在天一閣博物館傳(chuan) 習(xi) 所裏,古籍、書(shu) 畫、碑帖等文物修複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最近,王金玉正帶著“85後”弟子謝龍龍一起修複天一閣藏明刻本孤本《白石野稿》。

  5月9日,王金玉在修補古籍。 中新社記者 林波 攝

  寧波的城市口號“書(shu) 藏古今”,說的便是明朝中期退隱的兵部右侍郎範欽主持建造的天一閣。因不希望藏書(shu) 分散流失,範欽把遺產(chan) 分割為(wei) 兩(liang) 份,一份是萬(wan) 兩(liang) 白銀,一份是一樓藏書(shu) ,並且附帶要求“代不分書(shu) ”。於(yu) 是,天一閣藏書(shu) 經由範欽長子範大衝(chong) 等範氏後人,輔以“書(shu) 不出閣”“子孫無故入閣者罰不與(yu) 祭三次”等嚴(yan) 厲的族規,得以傳(chuan) 至近代。

  作為(wei) 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shu) 樓,天一閣現藏各類古籍近30萬(wan) 卷,其中珍本8萬(wan) 餘(yu) 卷。450多年來,天一閣藏書(shu) 流傳(chuan) 至今,書(shu) 樓俱存,世所罕見。這些珍貴古籍曆經朝代更迭、戰爭(zheng) 浩劫、歲月侵蝕,能完整保存到今天,也離不開曆代匠師的修複。

  5月9日,遊客拍攝天一閣照片。 中新社記者 林波 攝

  從(cong) 當年的“散兵作戰”到成立修複部,再到獲批國家級古籍修複技藝傳(chuan) 習(xi) 中心,在王金玉的身後,已形成了一支科班出身的14人專(zhuan) 業(ye) 修複團隊。一本本殘舊泛黃的古籍經過拆頁、修補、打眼、穿撚等一係列步驟,在他們(men) 的手中煥發新顏、重獲新生。

  “14人的修複團隊中有3人是‘95後’。”天一閣文物修複中心主任李潔瑩表示,在天一閣的“古籍醫院”裏,仍有大量的古籍、相當數量的書(shu) 畫亟需修補,以王金玉為(wei) 代表的新老“古籍醫生”們(men) 保持著對古籍最初的敬畏和新鮮,讓“書(shu) 藏古今”的故事代代傳(chuan) 承。

  藏書(shu) 是人類重要的文化傳(chuan) 統,如何讓天一閣的珍貴文化遺產(chan) 全民共享?天一閣博物院通過古籍出版、數字閱讀、開辦展覽、鑒賞活動、開辟古籍閱覽室等多種方式,讓社會(hui) 大眾(zhong) 接觸到這些珍貴館藏古籍。

  此外,一部分曆代方誌、家譜、科舉(ju) 錄等典籍已完成數字化轉換,讀者登錄天一閣博物院古籍數字化服務平台可任意瀏覽查閱。

  5月9日,遊客參觀天一閣北書(shu) 庫藏書(shu) 。 中新社記者 林波 攝

  天一閣博物院院長莊立臻接受采訪時介紹,天一閣還收藏了大量海外書(shu) 籍,是“海上書(shu) 籍之路”的重要節點。

  以天一閣藏清代銅版畫《平定回部得勝圖》為(wei) 例,這件“禦賜”寶貝是曆史上中西文化交流的實證,領銜創作這套銅版畫的傳(chuan) 教士郎世寧是意大利米蘭(lan) 人,他在華長達51個(ge) 春秋,一直留在宮廷作畫,曆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培養(yang) 了大量兼通中西畫藝的畫師,還參加了圓明園西洋樓的設計。

  當下,打造書(shu) 藏古今、閣聞天下的“書(shu) 香聖地”是天一閣人為(wei) 之奮鬥的目標。

  2016年7月,天一閣古籍首次走出國門,在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的“新安海底文化財發掘40周年紀念”展覽上展出11種古籍。

  2022年11月,“Tianyi Talk:書(shu) ·話”——世界現存最古老三大家族藏書(shu) 樓雲(yun) 端對話正式開啟,寧波天一閣藏書(shu) 樓、意大利美第奇洛倫(lun) 佐圖書(shu) 館、馬拉特斯塔圖書(shu) 館的三位“館長”,通過遠程視頻連線形式,共探東(dong) 西方文化異同,並簽署《寧波共識》,倡議成立世界藏書(shu) 樓聯盟。

  “你會(hui) 說漢語嗎?”“你看過中國的書(shu) 籍嗎?”“你知道亞(ya) 洲現存最古老的私人藏書(shu) 樓嗎?”2023年4月,天一閣推出“四海書(shu) 香·海外街采Vlog”係列短視頻,圍繞漢語、書(shu) 籍、藏書(shu) 樓等主題,走在米蘭(lan) 、佛羅倫(lun) 薩、布達佩斯三座歐洲城市街頭,采訪外國友人眼中的中國書(shu) 籍與(yu) 中國文化。

  莊立臻表示,天一閣的價(jia) 值不僅(jin) 僅(jin) 是指書(shu) 、樓等珍貴物件,更重要的是其傳(chuan) 承下來的藏書(shu) 精神——“古往今來中華民族對典籍的珍視,對文化的敬畏,還有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下,守護文明火種的初心。”(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