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兩岸學者福建漳州切磋詩藝 台胞稱“麵對麵交流很溫暖”

廖珍妹 發布時間:2023-05-15 09:0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兩(liang) 岸學者福建漳州切磋詩藝台胞稱“麵對麵交流很溫暖”

  廈門大同中學老師,首次將普通話和閩南話融入朗誦,創新演繹餘(yu) 光中的詩歌《鄉(xiang) 愁》。 閩南師範大學供圖

  中新網漳州5月14日電 (廖珍妹)13日晚,以“同聲同文 詩必有教”為(wei) 主題的2023年閩南詩歌節開幕式暨詩歌朗誦會(hui) ,在福建漳州閩南師範大學舉(ju) 行。來自台灣的專(zhuan) 家學者以及閩南地區的學校師生們(men) 以詩會(hui) 友,切磋詩藝,深入交流,共同推進兩(liang) 岸文化教育交流和發展。

2023年閩南詩歌節開幕式暨詩歌朗誦會(hui) 現場。 閩南師範大學供圖

  2023年閩南詩歌節開幕式暨詩歌朗誦會(hui) 現場。 閩南師範大學供圖

  本次活動由閩南師範大學、《詩刊》雜誌社主辦。當晚帶來了25首詩歌朗誦。參與(yu) 朗誦的台灣作家和詩人表示,麵對麵交流很溫暖,沒有比見麵交流更好的方式了。

  “鄉(xiang) 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朗誦會(hui) 上,廈門大同中學老師鍾永許、卓鳳凰,首次將普通話和閩南話融入朗誦,創新演繹餘(yu) 光中的詩歌《鄉(xiang) 愁》,在場觀眾(zhong) 紛紛表示“帶來了新的感動”。“餘(yu) 光中也是閩南人,我們(men) 希望借助這首詩歌,表達老先生,以及兩(liang) 岸民眾(zhong) 期盼團圓的心聲。”鍾永許說。

  祖籍湖南的台灣作家石德華表示,《鄉(xiang) 愁》是從(cong) 小聽到大的詩歌,當晚生動的演繹讓她感覺“鄉(xiang) 愁”就在眼前。她還喜歡《紅色記憶·青春抉擇》等用演詩的方式帶入情境的朗誦。“很新穎,大陸詩歌和文化的傳(chuan) 承和發展,做得很好”,5年未參加朗誦會(hui) 的她感覺大陸師生對詩歌的喜愛和認識,及文化自信又更上層樓。

台灣詩人白靈帶來了一首自創的詩歌《大戈壁》。 閩南師範大學供圖

  台灣詩人白靈帶來了一首自創的詩歌《大戈壁》。 閩南師範大學供圖

  當晚,台灣詩人白靈帶來了一首自創的詩歌《大戈壁》。該作品創作於(yu) 甘肅省敦煌行之後,抒發其遇見大陸錦繡山河的震撼和感想。白靈介紹他從(cong) 小接受中華傳(chuan) 統詩歌文化的教育,兩(liang) 岸詩歌文化、人文曆史一脈相承,人為(wei) 無法割斷。在他看來,此次線下活動持續一周,涵蓋詩歌節、係列講座、研討會(hui) 等,形式多樣,將進一步加強兩(liang) 岸民眾(zhong) 的情誼和理解。

  “見麵三分情,不是嗎?不見麵自然就陌生和隔閡了”,白靈表示沒有比見麵更好的交流方式,他希望兩(liang) 岸能多見麵溝通,也歡迎大陸民眾(zhong) 多到台灣感受人文曆史及文化。

2023年閩南詩歌節開幕式暨詩歌朗誦會(hui) 現場。 閩南師範大學供圖

  2023年閩南詩歌節開幕式暨詩歌朗誦會(hui) 現場。 閩南師範大學供圖

  台灣老師陳瑞鬆,是閩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漢語國際教育係主任,也是當晚主持人。“麵對麵的方式有溫度,很溫暖。”因疫情原因線下詩歌會(hui) 停辦了3年,他期待兩(liang) 岸通過詩歌等文化藝術教育交流激發別樣火花。

詩歌朗誦會(hui) 現場。 閩南師範大學供圖

  詩歌朗誦會(hui) 現場。 閩南師範大學供圖

  “閩南詩歌節已舉(ju) 辦7屆,搭建了兩(liang) 岸詩人、學者和藝術家學術研討及創作交流的平台。”閩南師範大學黨(dang) 委常委、副校長何紹福表示,希望通過詩歌節及係列活動,弘揚中華優(you) 秀詩教傳(chuan) 統,推動兩(liang) 岸文學文化融合發展。(完)

2023年閩南詩歌節開幕式暨詩歌朗誦會(hui) 現場。 閩南師範大學供圖

  2023年閩南詩歌節開幕式暨詩歌朗誦會(hui) 現場。 閩南師範大學供圖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