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17日電(記者 吳濤)5月17日是世界電信日。自2019年三大運營商推出5G套餐至今已有近四年時間,5G套餐使用感受如何?資費是否有所下降?記者進行了采訪。
記者注意到,5G套餐原價(jia) 依然保持在高位,不過背後都在以“活動”“合約”等方式打折銷售,5G套餐價(jia) 格“暗降”。同時,記者也了解到,對於(yu) 5G網速,有用戶表示“開了5G也沒有強烈感覺”,以至於(yu) 很多人還在用4G套餐。
5G套餐價(jia) 格“暗降”
據中國移動官網顯示,目前5G套餐價(jia) 格下降,最低至79元每月;中國電信5G套餐價(jia) 格略微下降,最低價(jia) 格從(cong) 原來的129元每月降至109元每月;中國聯通5G套餐最低價(jia) 格依然為(wei) 最初的129元每月;中國廣電5G套餐最低88元每月。
有運營商5G套餐折後低至53元每月。運營商網站截圖
不過記者注意到,上述價(jia) 格是各大運營商5G套餐原價(jia) ,而現實情況是,各個(ge) 運營商以“合約”“活動”等價(jia) 格對5G套餐長期打折。
例如中國電信官網顯示,原價(jia) 109元的5G套餐折扣合約價(jia) 格為(wei) 79元每月;中國移動原價(jia) 79元的5G套餐折扣價(jia) 59元每月;中國廣電5G套餐長期打六折,5G套餐最低53元每月;中國聯通也有每月最低68元的“流量王冬夢卡”。
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部分運營商根據用戶情況不同,享受的折扣價(jia) 並不一樣,一些折扣價(jia) 格采取定向受邀的方式開通;還有一些低價(jia) 5G套餐僅(jin) 限新用戶,即需要辦理新手機卡。
5G套餐網速怎麽(me) 樣
據工信部的數據顯示,一季度,移動電話用戶規模穩中有增,5G用戶快速發展。截至3月末,三家基礎電信企業(ye) 的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17.05億(yi) 戶,比上年末淨增2161萬(wan) 戶。
其中,5G移動電話用戶達6.2億(yi) 戶,比上年末淨增5927萬(wan) 戶,占移動電話用戶的36.4%,占比較上年末提高3.1個(ge) 百分點。
但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有用戶反映,“開了5G也沒有強烈感覺,和原來比好像網速差不多。”“沒有刻意開通5G套餐,流量夠用就行。”甚至有些用戶使用4G手機也開通了5G套餐。
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陳超 攝
2021年2月份,工信部發布關(guan) 於(yu) 提升5G服務質量的通知指出,提醒用戶使用5G網絡要更換5G終端,非5G終端辦理5G套餐隻能享受5G資費優(you) 惠,不能使用5G網絡。
“消費者可以享受到5G套餐流量單價(jia) 較低的紅利,尤其是每月使用流量較多的用戶。”有分析人士表示,這就是為(wei) 什麽(me) 有些用戶即便使用非5G終端也辦理了5G套餐。
據工信部數據顯示,3月當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DOU)達到16.95GB/戶/月,同比增長13.2%,較上年12月份高0.77GB/戶/月。
靠著流量經營,運營商們(men) 也收獲頗豐(feng) 。工信部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三家基礎電信企業(ye) 完成移動數據流量業(ye) 務收入1618億(yi) 元,與(yu) 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在電信業(ye) 務收入中占比為(wei) 38.1%。
都用5G網,網速也不同
現在的情況是,使用4G手機也可以購買(mai) 5G套餐,隻是不能使用5G網絡;即便不辦理5G套餐,也可以使用5G網絡。這裏麵有什麽(me) 差異嗎?
差異體(ti) 現在網速上麵。2021年1月份,據工信部微信公眾(zhong) 號“工信微報”轉載的圖解顯示:若您現在使用的是4G套餐,隻要您的5G手機設置正確,在5G網絡覆蓋範圍內(nei) ,您也可以接入5G網絡。如果您使用5G套餐,可享受更快的5G網絡服務。
有電信運營商客服對中新財經確認,無論辦什麽(me) 套餐,隻要使用5G終端,在有5G網絡覆蓋的地方都可以使用5G網絡。
開通5G套餐可以享受5G優(you) 享服務。運營商網站截圖
具體(ti) 到網速,有運營商表示,在5G網絡環境比較好的情況下,1G的電影1-3秒就能下完,基本上不會(hui) 超過10秒。
還有一些運營商明確告知5G實際網速,例如上述“流量王冬夢卡”介紹稱,提供5G優(you) 享服務,下行速率最高500Mbps,上行速率最高100Mbps。用戶實際體(ti) 驗速率受使用環境、用戶位置、同一時間上網用戶數、終端、業(ye) 務等因素影響。
你在使用5G套餐嗎,網速怎麽(me) 樣?(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