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dong) 省人民代表大會(hui) 常務委員會(hui) 5月30日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 王采怡 攝
中新網濟南5月30日電 (王采怡)記者30日從(cong) 山東(dong) 省人民代表大會(hui) 常務委員會(hui) 召開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獲悉,該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hui) 常務委員會(hui) 第三次會(hui) 議審議通過《山東(dong) 省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並將於(yu) 2023年8月1日起施行。該條例聚焦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保護與(yu) 修複,通過科學立法為(wei) 黃河三角洲生態安全提供製度保障。
山東(dong) 省人大常委會(hui) 委員、辦公廳一級巡視員石曉介紹,《條例》共8章52條,對生態保護規劃、水資源保護與(yu) 利用、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修複與(yu) 汙染防治、保障措施等方麵作了規定,全方位保障黃河三角洲生態安全。
“黃河三角洲在世界河口濕地生態係統中極具特色,資源稟賦和生態功能具有全球性保護價(jia) 值和國家代表性,因此《條例》專(zhuan) 設一章對生物多樣性保護作出規定。”石曉表示,《條例》明確了各級政府的相應職責,加強對本地植物資源、水產(chan) 種質資源、急劇下降或者極度瀕危的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等的保護,加強對外來入侵物種防治,並對黃河三角洲範圍內(nei) 危害野生動植物的活動作了禁止性規定。
石曉介紹,黃河三角洲生態脆弱,容易發生退化,恢複難度大且過程緩慢,因此《條例》對生態修複與(yu) 汙染防治作了重點規範。明確生態修複工作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係統治理,遵循自然恢複為(wei) 主、自然恢複與(yu) 人工修複相結合的原則,並分別對濕地生態保護修複、生態流量監測預警和生態補水、農(nong) 田綜合整治等作了規範。
山東(dong) 黃河河務局一級巡視員謝軍(jun) 表示,黃河三角洲作為(wei) 中國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蘊含著巨大的開發潛力,同時也麵臨(lin) 著保護和發展兩(liang) 大重任。加強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是黃河流域綜合治理的關(guan) 鍵環節。《條例》頒布實施,必將為(wei) 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保護係統修複和環境綜合治理、完善水係連通體(ti) 係、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構築沿黃沿海生態保護屏障、促進河流生態係統健康提供法治支撐。
謝軍(jun) 透露,下一步,山東(dong) 黃河河務局將加強黃河防汛工作,進一步完善黃河三角洲防洪工程體(ti) 係和非工程體(ti) 係,全麵提升黃河三角洲安全保障水平,合理配置、精準調度黃河水,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高效利用,加強黃河河道治理及備用入海流路岸線管控,確保入海流路暢通,保障黃河三角洲長治久安。(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