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最後一米有多重要?“數”看“神舟十五號”返回艙著陸

鄭瑩瑩 馬帥莎 發布時間:2023-06-05 08:5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6月4日電 題:最後一米有多重要?“數”看“神舟十五號”返回艙著陸

  記者 鄭瑩瑩 馬帥莎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2023年6月4日6時33分,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dong) 風著陸場成功著陸,現場醫監醫保人員確認航天員費俊龍、鄧清明、張陸身體(ti) 狀態良好,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飛船返回要經過製動減速、大氣層外自由滑行、再入大氣層以及回收著陸四個(ge) 階段。其中,回收著陸是載人航天的最後步驟,這過程中有諸多關(guan) 鍵節點。

  距離地麵約35公裏

  返回艙進入稠密大氣層後,是返回過程中環境最為(wei) 惡劣的階段。隨著高度的降低,空氣密度越來越大,飛船表麵和大氣層摩擦產(chan) 生巨大熱量,導致返回艙接收不到地麵發送的無線電信號,地麵也接收不到返回艙發送的無線電信號,這個(ge) 區域被稱為(wei) 無線電“黑障區”。

  著陸搜尋信標機位於(yu) 返回艙底部,是飛船與(yu) 地麵之間通信的設備之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804所方麵介紹,著陸搜尋信標機在出了“黑障區”後即開始工作,持續向外發出信標信號,確保在返回艙距離地球約35公裏處、黑障消失時,第一時間重新與(yu) 地麵取得聯係,給出標位信息。在這之後,著陸搜尋信標機持續工作,標示自身位置,直至返回艙搜救任務完成。

  距離地麵約10公裏

  在飛船返回著陸過程中,降低速度、減緩衝(chong) 擊是確保航天員生命安全的關(guan) 鍵。當返回艙距離地麵約10公裏時,引導傘(san) 、減速傘(san) 和主傘(san) 相繼打開,返回艙速度從(cong) 200米每秒降低到7米每秒。

  但7米每秒這個(ge) 速度對航天員來說依然非常危險,以這個(ge) 速度著陸極有可能對航天員的脊柱造成損傷(shang) 。為(wei) 了保證航天員的生命安全,並且讓他們(men) 在著陸的最後一瞬間依然有良好的乘坐感受,著陸反推發動機需要啟動著陸前的“關(guan) 鍵護航”。

  距離地麵1米左右

  在返回艙降落到離地麵1米左右時,安裝在返回艙底部的4台著陸反推發動機開始“精準刹車”,在降落傘(san) 減速的基礎上,進一步減小垂降速度。4台著陸反推發動機在接收到指令後,在10毫秒內(nei) 同時點火,以達到減緩落地速度的目的。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806所介紹,返回艙最理想的緩衝(chong) 效果是當著陸反推發動機熄火時,正好是返回艙的落地時刻。因此,著陸反推發動機研製的技術難點就在於(yu) “精準”和“同步”:不但要同時點火,還需在準確的時間內(nei) 提供精準的推力性能。其中任何1台著陸反推發動機工作出現異常,都有可能危及返回艙內(nei) 航天員的安全。

  這4台著陸反推發動機,每台約10千克、直徑不到30厘米。別看它們(men) 的個(ge) 頭和重量都不大,工作時每台大約能產(chan) 生3噸的大推力,4台一起工作就有近12噸的推力。這4台著陸反推發動機“麻雀雖小,五髒俱全”,且“力大無比”,穩穩助力航天員回家最後1米路。(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