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東西問丨張騰軍:中美高層近期為何密集互動?

張騰軍 發布時間:2023-06-09 09:3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6月7日電 題:中美高層近期為(wei) 何密集互動?

  作者 張騰軍(jun)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ya) 太研究所副所長

  “我是中國人民的代表,為(wei) 了捍衛中國利益而來,這是我的神聖職責。我是中國人民的使者,為(wei) 了增進中美交流合作而來,這是我的重要使命。”5月23日,中國新任駐美大使謝鋒抵達紐約後發表上述講話。

  近段時間以來,“交流”“接觸”“溝通”重新成為(wei) 中美關(guan) 係的高頻詞,國際社會(hui) 對兩(liang) 國關(guan) 係回暖的期待有所上升。

  高層交往互動頻次明顯上升

  2022年11月,中國國家主席習(xi) 近平同美國總統拜登在巴厘島會(hui) 晤並達成重要共識,為(wei) 推動中美關(guan) 係校準航向、重回正軌創造了來之不易的積極勢頭,不少分析人士認為(wei) 中美關(guan) 係將因此迎來轉圜改善的機會(hui) 窗口。然而,此後美方的一係列錯誤言行導致兩(liang) 國高層交往陷於(yu) 停滯,雙邊關(guan) 係再結寒冰。

  進入4月後,美國開始降低對華調門,國務卿布林肯、財政部長耶倫(lun) 、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等官員先後表達希望與(yu) 中方對話溝通的意願,並試圖通過不尋求對華“脫鉤”、不尋求兩(liang) 國衝(chong) 突等表態釋放緩和信號。隨後的4月2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xi) 近平在人民大會(hui) 堂接受70位駐華大使遞交國書(shu) ,其中包括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盡管這並非一對一的會(hui) 見,但時值中美關(guan) 係的困難時期,同樣引發外界關(guan) 注。

  到了5月,中美高層交往逐步恢複,互動頻次明顯上升。5月8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在北京會(hui) 見伯恩斯,指出當務之急是穩定中美關(guan) 係、避免螺旋式下滑,防止中美之間出現意外。10日至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hui) 辦公室主任王毅同沙利文在奧地利維也納舉(ju) 行會(hui) 晤,雙方就推動中美關(guan) 係排除障礙、止跌企穩進行了坦誠、深入、實質性、建設性的討論。11日,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應約會(hui) 見伯恩斯,就中美經貿關(guan) 係和各自關(guan) 注的經貿議題交換意見。21日,美國總統拜登在日本廣島參加七國集團(G7)峰會(hui) 期間對媒體(ti) 放風稱,他預計與(yu) 中國的關(guan) 係將“很快”改善,並稱“氣球事件”是愚蠢的。23日,中國新任駐美國大使謝鋒抵美履新,並在25日向美國國務院禮賓司司長吉福德遞交國書(shu) 副本以及會(hui) 見美國副國務卿紐蘭(lan) ,雙方會(hui) 談氣氛良好。25日至26日,王文濤在赴美參加亞(ya) 太經合組織貿易部長會(hui) 議期間,先後會(hui) 見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與(yu) 貿易代表戴琪,中方新聞通稿稱與(yu) 前者的會(hui) 談“坦誠、專(zhuan) 業(ye) 、建設性”,與(yu) 後者的會(hui) 談“坦誠、務實、深入”,美方也做出了類似積極的評價(jia) 。

  從(cong) 上述交往情況看,在經曆了一係列針鋒相對的事件後,中美雙方正通過重啟新一輪高層互動,為(wei) 兩(liang) 國關(guan) 係逐步“解凍”創造有利條件。

  中美戰略平衡正向中方加速傾(qing) 斜

  當前,中美關(guan) 係遭遇嚴(yan) 重困難,麵臨(lin) 嚴(yan) 峻挑戰,始作俑者在於(yu) 美國。解鈴還須係鈴人,美方需要首先采取措施為(wei) 兩(liang) 國緊張關(guan) 係止損降溫,這也是落實兩(liang) 國元首巴厘島會(hui) 晤重要共識的應有之義(yi) 。觀察中美此輪互動,大約出於(yu) 幾方麵原因:

  一是美方認識到兩(liang) 國恢複接觸、管控風險的重要性。“無人飛艇”事件發生後,拜登政府出於(yu) 國內(nei) 政治需要進行大肆炒作,不僅(jin) 單方麵推遲布林肯原定訪華計劃,中斷兩(liang) 國高層交往,還采取用導彈擊落業(ye) 已離境的飛艇這種極具政治表演性質的行為(wei) ,嚴(yan) 重破壞了兩(liang) 國落實元首共識、共同探索相處之道的積極勢頭,導致中美關(guan) 係陷入新的低穀。

  然而,對美國而言,這不僅(jin) 沒有為(wei) 其帶來任何實在的利益,還因為(wei) 不專(zhuan) 業(ye) 且完全錯誤的處理方式飽受國內(nei) 外批評。在這期間,由於(yu) 台海局勢緊張升級,美方更加切實感受到兩(liang) 國發生軍(jun) 事對抗乃至衝(chong) 突的巨大風險。

  換言之,美方尚未做好脫軌翻車的軍(jun) 事和外交準備,而長時期缺乏接觸對話隻會(hui) 加劇這種“自我實現的預言”。如何在努力“競贏”中國的同時避免兩(liang) 國競爭(zheng) 對抗滑向不可控的深淵,成為(wei) 拜登政府內(nei) 部正在激烈辯論的重大課題。這一辯論的前景尚不明朗,但至少從(cong) 目前看,拜登政府認為(wei) 雙方需要通過恢複接觸對話認真討論實質性問題、澄清相互戰略意圖、避免摩擦升級失控。

  二是今年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高潮迭起,中美戰略平衡正向中方加速傾(qing) 斜。2023年以來,隨著中國優(you) 化調整防疫政策,中外交往有序恢複,中國外交按下“加速鍵”,中國與(yu) 世界各國的關(guan) 係步入“快車道”。麵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國家主席習(xi) 近平應邀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接待亞(ya) 洲、歐洲、拉美、非洲等諸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領導人訪華,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元首外交新高潮。中方還發布《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關(guan) 於(yu) 政治解決(jue) 烏(wu) 克蘭(lan) 危機的中國立場》兩(liang) 份重要文件,成功斡旋沙特和伊朗恢複外交關(guan) 係,為(wei) 推動解決(jue) 國際和地區安全問題作出重要貢獻,展示中國的大國責任、擔當和風範,得到各國高度關(guan) 注和積極評價(jia) 。

  與(yu) 此同時,在涉及國家主權安全發展核心利益的問題上,中方堅決(jue) 開展對美鬥爭(zheng) ,針對美方錯誤言行進行有力回擊,並持續向國際社會(hui) 揭露美國的霸權霸道霸淩行徑,做美國的盟友和夥(huo) 伴及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工作,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效。對此,美方日益感受到兩(liang) 國戰略互動的天平在向中國傾(qing) 斜,其曾經聲稱的“通過實力地位與(yu) 中國打交道”的嚐試未能達到預期。

  三是美國對華政策正在進行反思和調整。過去兩(liang) 年來,美國在對華事務上頻繁造新詞,近來更鼓吹所謂“投資、協同、競爭(zheng) ”的對華策略,誓言要千方百計在關(guan) 涉未來十年國運的競爭(zheng) 中勝出。

  但這一策略並未取得預期效果。一方麵,在拜登政府延續對華貿易戰、關(guan) 稅戰、科技戰等做法的情況下,2022年中美貿易額再創新高,美國對華貿易逆差持續擴大,兩(liang) 國經貿關(guan) 係不僅(jin) 沒有實現所謂“脫鉤”,反而綁得更緊。同時,2023年中國經濟的企穩回升態勢受到世界矚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國際機構紛紛上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寄望於(yu) 中國帶領世界經濟走出疫情陰影。國際社會(hui) 普遍期待中美管控好經貿分歧,攜手為(wei) 各國帶來更大發展機遇。

  麵對全球經濟環境變化、國內(nei) 高通脹及銀行係統危機等事件的衝(chong) 擊,焦頭爛額的拜登政府更需要在全球宏觀經濟政策和雙邊經貿關(guan) 係等問題上與(yu) 中方加強溝通對話。近來,耶倫(lun) 、雷蒙多及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裏等人多次釋放希望盡快訪華的信息,更表明相關(guan) 議題在美國對華議程中的重要性有所上升。

  另一方麵,拜登政府“聯盟製華”的策略,正在美國盟友和夥(huo) 伴中引發越來越大的反彈和抵觸情緒。對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來說,中美合則兩(liang) 利、鬥則俱傷(shang) ,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並不符合本國的最佳利益,追隨美國搞對華打壓更將破壞對華關(guan) 係、擾亂(luan) 全球和地區秩序,貽害深重。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4月訪華後公開表示,歐洲必須堅持戰略自主,避免成為(wei) 美國的“附庸”,並在台灣問題上避免卷入中美之間的對抗。馬來西亞(ya) 前總理馬哈蒂爾近日提到,馬來西亞(ya) 願和中國友好相處,但“美國到處和人講:請對抗中國,請施壓中國,製裁中國”。這些言論不同程度反映了歐洲和亞(ya) 太國家對美國對華政策的態度,美國對此心知肚明。

  兩(liang) 國關(guan) 係能否止跌企穩?

  中美高層互動的增加,當然有助於(yu) 兩(liang) 國關(guan) 係止跌企穩。但需要先對此輪互動的性質進行界定,確定當前兩(liang) 國關(guan) 係是否發生基礎性變化。應該說,近一個(ge) 多月來兩(liang) 國的密集交往,首先是針對年初以來長時間不正常狀態的糾偏,是基於(yu) 各自國內(nei) 外環境作出的合理選擇。從(cong) 目前看,其主要成果在於(yu) 對話渠道的逐步恢複,尚未就兩(liang) 國關(guan) 係的相處原則或功能性議題取得突破性共識。因此,針對雙方此輪互動的預期應首先停留在為(wei) 兩(liang) 國關(guan) 係止損降溫的層麵上,不宜注入過多積極預期。更需保持清醒的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中美間存在的重大矛盾分歧,不可能在短時間內(nei) 得到有效化解。換句話說,增加高層交往隻是起點,而非終局。

  從(cong) 結構上說,中美兩(liang) 國仍存在結構性矛盾和迥異的國際秩序觀,仍在一係列雙邊議題上存在顯著分歧。從(cong) 可預期的未來看,這些問題不會(hui) 容易得到解決(jue) ,而更可能以競爭(zheng) 性乃至對抗性的形式呈現和被放大。早在2022年底發布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拜登政府就明確將中國定位為(wei) 未來十年最為(wei) 強大的競爭(zheng) 對手,這一定位不會(hui) 因為(wei) 短期風波而有所動搖。

  從(cong) 行為(wei) 上看,美方“說一套做一套”的行為(wei) 模式沒有改變,仍夥(huo) 同七國集團盟友發布前所未有的涉華聲明,大肆指責中國搞“經濟脅迫”,還計劃出台限製美國企業(ye) 對華高科技投資的行政令。在台灣問題上,美方也未有放棄操弄炒作的跡象,其在兩(liang) 國元首會(hui) 晤中做出的涉台承諾,在國會(hui) 不斷蠶食和破壞下麵臨(lin) 淪為(wei) 一紙空談的風險。

  總之,在美國沒有端正對華認知、改變對華競爭(zheng) 打壓政策的情況下,中美關(guan) 係或許可以通過溝通接觸實現一定程度的緩和,但要推動兩(liang) 國關(guan) 係重回健康穩定發展軌道,仍然需要美方相向而行,需要中美雙方做大量艱苦卓絕的工作。(完)

  作者簡介:

  張騰軍(jun)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ya) 太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博士畢業(ye) 於(yu)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guan) 係學院,主要從(cong) 事美國政治與(yu) 中美關(guan) 係研究。曾獲中美富布賴特項目資助赴美國馬裏蘭(lan) 大學訪學。參與(yu) 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及青年項目,出版學術專(zhuan) 著《國會(hui) 委員會(hui) 與(yu) 美國對華決(jue) 策研究》,發表十餘(yu) 篇學術論文,並在中央主流媒體(ti) 上發表中英文時事評論百餘(yu) 篇。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