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6月9日電(記者 嶽川)“那天晚上,我和藏族少年們(men) 坐在一起,聽著這些眼裏有光的小朋友高喊‘國安國安,北京國安’,心情非常激動!”
在8日舉(ju) 行的“匯聚愛心 傳(chuan) 遞溫暖——民族地區青少年公益活動研討會(hui) ”上,中赫集團副總裁葛頎如是感歎。盡管比賽已過去數日,但此刻回想,種種細節仍令他感觸頗深。
葛頎提到的這一幕,發生在6月2日北京國安對陣長春亞(ya) 泰的比賽中。當晚,40名藏族青少年來到北京工人體(ti) 育場觀賽,其中6名孩子作為(wei) 球童牽手球員入場。
親(qin) 臨(lin) 現場觀看中超,這是“三江源·北京情·中國心——青海玉樹藏族青少年北京行”公益活動的一部分。該公益活動由中國新聞社、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北京援青指揮部主辦,中國新聞網承辦,中新公益協辦,活動組織了青海玉樹兒(er) 童福利院的40名藏族青少年,從(cong) 海拔4500米的“三江之源”到北京體(ti) 驗式參訪交流。
那一夜,被這些追夢少年感動的,還有北京國安足球俱樂(le) 部行政總監張四化。“他們(men) 對於(yu) 體(ti) 育、足球和工體(ti) 的興(xing) 奮感,真摯而質樸。看到有些孩子激動到落淚,這讓我們(men) 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為(wei) 了迎接遠道而來的孩子們(men) ,作為(wei) 東(dong) 道主的“新工體(ti) ”竭盡所能。
入場時,球場大屏播放著玉樹少年主題視頻,環形LED屏幕用漢字、藏文雙語展示著一個(ge) 個(ge) 藏族孩子的名字。這些文字編織成一條環繞球場的藍色“哈達”,作為(wei) 現場近五萬(wan) 名球迷的禮物,獻給千裏追夢的孩子們(men) 。
不僅(jin) 如此,“六一”當天,這些孩子度過了一個(ge) 特別的兒(er) 童節————在中赫集團、北京國安足球俱樂(le) 部、中赫工體(ti) 的大力支持下,他們(men) 有機會(hui) 走上“新工體(ti) ”的草坪,感受在專(zhuan) 業(ye) 球場內(nei) 馳騁的喜悅。
來自玉樹的少年們(men) 還與(yu) 北京國安少年隊進行了一場友誼賽,這是“新工體(ti) ”首次迎來藏族兒(er) 童足球隊。比賽過後,年齡相仿、興(xing) 趣相投的孩子們(men) ,就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這些少年是第一次進入大型足球場,第一次在專(zhuan) 業(ye) 的草坪上奔跑,第一次現場觀看中超比賽。這些第一次,帶給俱樂(le) 部員工很深觸動。看到洋溢在孩子們(men) 臉上的興(xing) 奮與(yu) 滿足感,我們(men) 同樣也收獲了愉悅與(yu) 幸福。”張四化感慨,這是體(ti) 育與(yu) 公益帶來的正能量與(yu) 感動。
高原少年對足球質樸、純粹的熱愛,也深深打動了中赫工體(ti) 公司副總經理靳飛。在他眼中,因為(wei) 這些孩子的到來,工人體(ti) 育場被賦予了更多、更深刻的意義(yi) ,承載的內(nei) 涵更加豐(feng) 富。
這次公益活動,帶給了靳飛特別的感悟。
“我做大型活動已有十餘(yu) 年,對細節關(guan) 注較多。”靳飛坦言,從(cong) 諸多細節就能看出工作人員對孩子們(men) 的重視。例如工體(ti) 現場不僅(jin) 有誌願者,還有領隊和醫護人員等,所有人各司其職,甚至孩子們(men) 去衛生間都有專(zhuan) 人跟隨。
“大家真的用心了。用心可不是在口號上,這種力量很強大。隻要用心,就一定能得到回報。”靳飛說。
對此,葛頎也有相同的感受。“我要代表中赫集團衷心感謝中新社、中新網和各位合作夥(huo) 伴能夠組織這樣一場用心、有情、給力又有意義(yi) 的公益活動。”
“從(cong) 中,我們(men) 深深感受到了足球、體(ti) 育所能承載的正能量。這是玉樹少年們(men) 的圓夢之旅,但對於(yu) 俱樂(le) 部而言,我們(men) 的收獲不少於(yu) 孩子們(men) 。”張四化堅信,這次公益活動在孩子們(men) 心底埋下了一顆種子,它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hui) 綻放成美麗(li) 的民族團結之花。
作為(wei) 運營方,靳飛透露,“新工體(ti) ”很多軟、硬件尚在調試當中。他期待孩子們(men) 未來回工體(ti) 做客,也希望與(yu) 各方密切配合,把公益繼續做下去。(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