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6月18日電 題:訪北體(ti) 大台灣畢業(ye) 生:做過世界冠軍(jun) 康複師 寫(xie) 下人生重彩一筆
中新社記者 李晗雪
2021年8月到2022年8月,是在北京體(ti) 育大學讀研的台生吳奕萱經曆不凡的一年。這一年,她在中國賽艇隊擔任康複師,也是隊裏唯一的實習(xi) 康複師。隨隊前往北京、湖北兩(liang) 個(ge) 訓練基地,與(yu) 運動員同作息,為(wei) 世界冠軍(jun) 治療、鼓勁……她說,這是改變她人生心態的寶貴經曆。
“國家隊運動員幾乎365天無休,康複師也一樣沒有自己的時間,要時刻關(guan) 注他們(men) 狀態變化。”吳奕萱說,近距離接觸隊裏曾獲世界冠軍(jun) 的運動員,的確明顯感受到她們(men) 所以能成世界冠軍(jun) 的特質:熱血、目標明確、專(zhuan) 心做好一件事,這也影響了她的心態。誰最終取得好成績,作為(wei) 康複師完全不覺意外。“這種經驗很難得。”
吳奕萱是北體(ti) 大運動醫學與(yu) 康複學院2020級的研究生,今年即將畢業(ye) 。2017年,還在台灣體(ti) 育運動大學讀本科的吳奕萱到北體(ti) 大交換,兩(liang) 岸這兩(liang) 所體(ti) 育高校有長期的交流合作。那半年,她邊學習(xi) 邊遊曆周邊,覺得喜歡北京的環境,決(jue) 定考研來北體(ti) 大。回台後,父母非常支持她追求更高學曆,在北體(ti) 大結識的朋友也盡力相助、幫她找來複習(xi) 材料。2020年,吳奕萱順利考上北體(ti) 大,隻是突發的新冠疫情讓父母多了份擔憂。但她義(yi) 無反顧踏上自己選擇的道路。
來北京讀書(shu) ,她笑稱除了公共澡堂,生活上不需特別適應。一開始,課業(ye) 的速度和強度讓她有些跟不上。“這裏學生多、競爭(zheng) 本來就激烈,他們(men) 會(hui) 更加‘內(nei) 卷’!”吳奕萱說,各項作業(ye) 要求很多,但習(xi) 慣了,“也還行”。
讓她感覺溫暖的是,導師和輔導員都對她關(guan) 心有加。如遇作為(wei) 台胞報名某項考試的手續疑問,可以反映給輔導員,他一定會(hui) 幫忙想辦法。導師錢菁華教授“溫柔又強大”,在因疫情一直未回家的三年裏,導師給了她很大支持和鼓勵,還為(wei) 她推薦了北京三甲醫院的實習(xi) 機會(hui) 。
“研一的時候,我們(men) 作業(ye) 一起寫(xie) ,課一起上,生活緊緊綁在一起,她們(men) 給了我很大的精神支持。”研一暑假,吳奕萱沒能回台灣,於(yu) 是一半時間住在西安室友家,一半時間在湖南室友家,和她們(men) 的家人相處在一起。“遇到她們(men) ,真的給我的生活帶來很大變化。”
臨(lin) 近畢業(ye) ,紮實的課業(ye) 與(yu) 實習(xi) 經曆讓吳奕萱取得不少理想的工作機會(hui) ,目前她已考慮前往武漢市一家三甲醫院就職。這位三年前堅定出發的台灣姑娘,大概不曾想到自己不僅(jin) 順利取得計劃中的人生成就,也在北京收獲了友誼與(yu) 愛情。
最近,吳奕萱忙於(yu) 各種畢業(ye) 季活動,朋友圈裏也曬出與(yu) 室友身著學士服的親(qin) 密合照。再過幾天,她的父母將來北京參加女兒(er) 畢業(ye) 典禮,吳奕萱計劃帶他們(men) 在北京、上海旅遊。“我挺慶幸自己來北體(ti) 大讀研。這一段時間發生的所有事情、周圍的生活,是我人生濃墨重彩的一筆。”(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