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外媒:美西方鼓吹“去風險”暗藏巨大風險

發布時間:2023-06-25 08:56:00來源: 參考消息網

  參考消息網6月23日報道 世界報業(ye) 辛迪加網站6月20日刊登題為(wei) 《“去風險”的風險》的文章,作者是卡爾·比爾特。文章摘編如下:

  我們(men) 剛剛見證了一個(ge) 新流行詞語的誕生。突然之間,美國和部分歐洲國家的決(jue) 策者們(men) 希望實現對華關(guan) 係的“去風險”。

  這個(ge) 詞的重新流行歸功於(yu) 同樣突然的對“脫鉤”一詞的棄用。“脫鉤”說法曾盤桓許久,直到事實證明幾乎沒有人支持中國和西方之間的徹底決(jue) 裂。與(yu) 中國斷絕一切聯係既不可取,甚至也不可行,於(yu) 是大家都選定了一個(ge) 模糊得多的概念。

  盡管“脫鉤”的含義(yi) 相當明確,但“去風險”卻可以有多種解釋。風險是所有經濟活動中固有的,而在市場經濟中,承擔風險的意願將推動創新、增長和更大的繁榮。倘若某個(ge) 無風險的經濟體(ti) 可能存在,那麽(me) 它將提供不了任何回報,因而將會(hui) 趨於(yu) 僵化。

  所有經濟行為(wei) 主體(ti) 都在不斷地評估機遇和風險,並尋求在兩(liang) 者之間保持謹慎的平衡。當某種風險不可避免時,大多數人會(hui) 嚐試負責任地予以管控。

  但是這種新的政治話術卻具有更深的意味,它暗示與(yu) 中國的貿易存在固有的風險。西方領導人越來越擔心中國會(hui) 利用貿易或其他經濟聯係對西方企業(ye) 或國家施加政治壓力。

  當選項仍然存在的時候,未來失去貿易的風險是現在就避免貿易的理由嗎?人們(men) 通常不會(hui) 為(wei) 了減少對死亡的恐懼而自殺。

  西方國家不能無視這樣一個(ge) 事實,即中國主導著實現低碳經濟轉型所必需的金屬材料和稀土元素的供應,而且中國控製著全球光伏電池和電動汽車市場的巨大份額。與(yu) 石油一樣,關(guan) 鍵原材料非得在它們(men) 的原產(chan) 地尋找不可,而這些地方從(cong) 地緣政治觀點看並不總是符合理想。

  隻有一個(ge) 辦法能應對中國作為(wei) 關(guan) 鍵綠色技術主導者所構成的挑戰:美國和歐洲產(chan) 業(ye) 必須擁有與(yu) 中國同行一樣的競爭(zheng) 力。在此之前,放棄來自中國的更加便宜、優(you) 質或既便宜又優(you) 質的產(chan) 品幾乎沒有什麽(me) 意義(yi) 。這樣做將使歐洲和美國企業(ye) 更難迎頭趕上,從(cong) 而最終延誤能源轉型。

  中國官員已經指出,“去風險”與(yu) “脫鉤”之間沒有任何實質性區別。他們(men) 說的有道理。除非西方戰略家們(men) 擺脫僅(jin) 僅(jin) 采用一個(ge) 新流行詞語的套路,轉而闡明它包含以及不包含怎樣的意義(yi) ,否則這種話術可能弊大於(yu) 利。

  加劇緊張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每個(ge) 人都認為(wei) 應避免“脫鉤”。現在的任務是在我們(men) 無謂地破壞我們(men) 的經濟前景之前,對“去風險”這一概念進行去風險。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