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4日電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4日表示,預計7月,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有2~4個(ge) 熱帶氣旋生成,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其中有1~2個(ge) 登陸或明顯影響我國華南或東(dong) 南沿海。
中國氣象局7月4日召開7月新聞發布會(hui) ,發布6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征、7月氣候趨勢預測及防災減災建議;《2022年全國生態氣象公報》等內(nei) 容,並現場回答記者提問。
針對6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征及主要氣候事件,賈小龍介紹,暖幹氣候特征突出。6月,全國平均氣溫21.1℃,較常年同期偏高0.7℃,為(wei) 1961年以來曆史同期第2高(僅(jin) 低於(yu) 2022年6月的21.3℃)。全國平均降水量86.7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15.6%,為(wei) 2005年以來同期最少。
6月我國主要天氣氣候事件如下:
一是共發生4次暴雨過程。6月以來,我國共發生4次暴雨過程。其中,6月21-25日,華中南部、華東(dong) 南部、華南中部和西部、西南地區東(dong) 部等地降水量達50~100毫米,江西中南部、湖南東(dong) 南部、廣東(dong) 中部和西部、廣西大部等地超過100毫米,累計降水量50毫米以上覆蓋麵積93萬(wan) 平方公裏。
二是北方氣象幹旱發展迅速。冬春季雲(yun) 南降水顯著偏少,遭遇1961年以來同期最強幹旱。6月9日以來,雲(yun) 南地區降水明顯偏多,氣象幹旱緩解。6月,內(nei) 蒙古東(dong) 南部、東(dong) 北中西部、華北北部等地溫高雨少,氣象幹旱露頭並快速發展。
三是高溫過程多、極端性顯著。6月,我國共發生4次區域性高溫過程,其中5月28日至6月5日是今年首次區域性高溫過程,較常年偏早16天,主要影響上海、雲(yun) 南、四川、安徽、廣東(dong) 等15個(ge) 省市,雲(yun) 南巧家等70個(ge) 站突破曆史極值。6月21-30日出現今年以來最強高溫過程,華北地區(京津冀魯豫)高溫極端性強,北京湯河口、天津大港等22個(ge) 站達到或突破曆史極值。
四是累計發生7次強對流天氣。6月1日午後,遼寧、吉林等地出現8~10級雷暴大風,局地達11級,且伴有冰雹天氣,局地發生龍卷。6月10日午後,江蘇南通、南京等地多站出現11級以上雷暴大風;安徽銅陵發生13級雷暴大風,南通市海門區發生龍卷。6月23日下午,廣東(dong) 佛山向東(dong) 到河源出現8~10級雷暴大風,局地超過11級;廣西南部及近海出現8~10級雷暴大風。
針對7月氣候趨勢預測及氣象服務提示,賈小龍表示,降水方麵:預計未來十天(7月4-13日)主要降雨區位於(yu) 黃淮、江漢、江淮、江南北部、四川盆地以及雲(yun) 南西部和南部、西藏東(dong) 南部等地,累計降水量一般有50~90毫米,部分地區有100~150毫米,局地超過200毫米,主要過程出現在6-8日和10-13日;另外,內(nei) 蒙古東(dong) 部、東(dong) 北地區多降雨天氣,部分地區累計降水量有40~80毫米、局部100毫米左右,最強降雨時段為(wei) 4-5日;上述大部分地區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2~7成。
預計7月,內(nei) 蒙古東(dong) 部部分地區、黑龍江大部、吉林、遼寧、江蘇、上海、浙江北部、安徽、江西北部、湖北大部、湖南北部、重慶東(dong) 南部、四川西部、貴州中東(dong) 部、西藏東(dong) 部、青海南部、新疆西南部等地將偏多2~5成。鬆花江、嫩江、遼河、淮河及長江中下遊可能有較重汛情。全國其餘(yu) 大部地區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其中內(nei) 蒙古中西部、河北西部、山西、陝西中北部、甘肅北部、寧夏、新疆東(dong) 北部偏少2~5成。
氣溫方麵:預計5-7日,華北東(dong) 部、汾渭平原及河南北部、山東(dong) 北部將有35~38℃的高溫天氣,部分地區日最高氣溫可達39~41℃。8-9日,華北南部、汾渭平原、河南北部等地還將有明顯高溫天氣。此外,6-7日和11-13日,江南南部、華南地區也將有35~37℃的高溫。
預計7月,全國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內(nei) 蒙古中西部、遼寧西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陝西中北部、甘肅北部、寧夏、福建南部、台灣、廣東(dong) 、廣西大部、海南、四川西南部、貴州南部、雲(yun) 南、西藏東(dong) 部等地將偏高1~2℃。華北黃淮階段性高溫明顯。
熱帶氣旋方麵:預計7月,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有2~4個(ge) 熱帶氣旋生成,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其中有1~2個(ge) 登陸或明顯影響我國華南或東(dong) 南沿海。
根據7月氣候趨勢預測,賈小龍提出五方麵氣象服務提示建議。一是防範強降水、強對流及次生災害。東(dong) 北、華東(dong) 中部和北部、華中、西南地區、西北地區西南部、新疆西南部階段性強降水可能引發城市內(nei) 澇、山洪、山體(ti) 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強對流天氣災害風險較高,鬆花江、嫩江、遼河、淮河及長江中下遊可能有較重汛情。建議有關(guan) 部門做好防汛、防雷、防雹工作,加強隱患點巡查排查,及時排除田間積水,在工程建設、交通運輸、電力供應、通信保障等方麵做好防範應對措施。
二是防範華北黃淮等地高溫的不利影響。內(nei) 蒙古中西部、華北、華東(dong) 北部、華中北部、西南東(dong) 部、新疆等地出現階段性高溫熱浪風險較高,建議做好防暑降溫、電力調度、戶外施工安全保障等應對措施,特別要注意保護戶外工作者、體(ti) 弱者的身體(ti) 健康,防範高溫危害。7月起正值暑期,公眾(zhong) 戶外出遊需求增多,建議關(guan) 注兒(er) 童涉水安全教育,謹防溺水事件發生。
三是華南和東(dong) 南沿海注意防範熱帶氣旋的不利影響。
四是防範華北等地氣象幹旱。華北、西北地區中北部、新疆北部氣象幹旱發展可能性大,建議抓住有利天氣開展人工增雨作業(ye) ,做好塘壩、水庫蓄水工作。
五是防範森林草原火險。內(nei) 蒙古中西部、華北、新疆東(dong) 部等地氣溫偏高、降水偏少,森林草原火險等級高,建議做好防禦工作和應對措施準備。
此外,賈小龍介紹6月全國預警信息發布情況時表示,2023年6月,全國共發布預警信息4.85萬(wan) 條,其中,發布氣象災害預警信息4.67萬(wan) 條。全國預警信息發布數量同比降低26.9%,環比增加39.9%。高溫預警信息較曆年(2017年-2022年)同期平均值增幅達79.4%。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