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通訊:中企建設“赤幾三峽工程”助力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羅毓 發布時間:2023-07-07 08:52: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馬拉博7月5日電 通訊:中企建設“赤幾三峽工程”助力當地經濟社會(hui) 發展

  新華社記者羅毓

  在赤道幾內(nei) 亞(ya) 巴塔市北部恩戈洛街區一間小餐廳裏,49歲的老板康斯坦西婭·翁多從(cong) 冰箱裏拿出一瓶冒著冷氣的啤酒,送到一對正享用烤牛肉的情侶(lv) 餐桌上。

  供電平穩、冰箱能正常使用,這對於(yu) 若幹年前的翁多來說,是一種奢望。而如今,這已成為(wei) 她經營中最普通的一個(ge) 場景。翁多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中國企業(ye) 建設的吉布洛水電站給當地人帶來充裕的電力,她也是吉布洛水電站眾(zhong) 多受益者之一。

  據推算,在吉布洛水電站建成前,赤幾大陸大區約80%的人口曾受電力短缺問題困擾。巴塔是大陸大區最大的城市,長久以來,其用電主要依靠一座裝機容量24兆瓦的重油電廠和一座裝機容量3.2兆瓦的小型水電站,市區大部分街道無公共照明,成片區域無市政供電,許多家庭需自備發電機。

  以前,因停電頻繁,冰箱難以正常使用,翁多時常為(wei) 酒水無法冰鎮而發愁。“為(wei) 了不讓顧客掃興(xing) ,過去需要去製冰廠買(mai) 冰,但冰易融化,冰鎮效果也不好。”她說。

  2011年,由中國水電建設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興(xing) 建的吉布洛水電站4台機組全部投產(chan) 發電。憑借4台總裝機容量120兆瓦的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該水電站成為(wei) 大陸大區最大的水電站,被譽為(wei) “赤幾三峽工程”。

  據中國水電介紹,目前大陸大區90%的用電量都由吉布洛水電站供應。水電站投產(chan) 12年來,累計發電約45億(yi) 度,按照當地電價(jia) 水平,相當於(yu) 創造了該電站總投資4倍以上的直接經濟效益。

  如今,對於(yu) 翁多而言,買(mai) 冰早已成為(wei) 往事。穩定、充足的供電讓她隨時能從(cong) 冰箱裏拿出冰鎮啤酒招待顧客;而有了持續照明,餐廳結束營業(ye) 時間也從(cong) 以前的晚8時延長至午夜。“生意挺好的。”翁多告訴記者。

  據中國水電介紹,吉布洛水電站建設期間,高峰期聘用當地員工約410人,為(wei) 赤幾培養(yang) 了大量技術人才;同時,為(wei) 實現技術移交,還選拔了50名當地工作人員赴中國進行技術培訓。

  35歲的費明就在其中。留學中國5年後,他不僅(jin) 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還掌握了水電站相關(guan) 知識,如今在水電站擔任技術工程師,負責運行和維護。

  “來這兒(er) 工作後,我在首都馬拉博和巴塔都買(mai) 了房,還買(mai) 了兩(liang) 輛車。”費明說。

  33歲的奧斯卡·埃內(nei) 梅也曾前往中國培訓,已在電廠工作11年的他如今是中級技術員,負責監控係統操作、數據收集和設備巡檢。他覺得每天在工作中都能學到新東(dong) 西,並希望繼續提升,成為(wei) 獨當一麵的資深技術員。

  “吉布洛水電站的投運結束了赤幾大陸大區普遍使用柴油機發電的時代,助力赤幾政府實現‘戶戶通電’的發展規劃,不僅(jin) 給當地居民帶來更多元化的就業(ye) 選擇和發展方向,更為(wei) 推動赤幾經濟社會(hui) 綠色發展和增進人民福祉作出巨大貢獻。”中國水電赤幾國別代表劉亞(ya) 中說。(參與(yu) 記者:董江輝、代賀)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