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為全球共同發展增添新動能(環球熱點)

嚴 瑜 發布時間:2023-07-07 08:54: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中國政府援助埃及二號衛星初樣星交付儀(yi) 式6月25日在埃及航天城衛星總裝集成測試中心舉(ju) 行。此次交付使埃及成為(wei) 首個(ge) 具備衛星總裝、集成和測試能力的非洲國家。圖為(wei) 交付儀(yi) 式現場。

  新華社記者 王東(dong) 震攝

  發展是解決(jue) 一切問題的總鑰匙。2021年9月,中國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呼籲將發展置於(yu) 全球宏觀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共同推動全球發展邁向平衡協調包容新階段。2022年6月,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hui) 舉(ju) 辦,進一步提出共創普惠平衡、協調包容、合作共贏、共同繁榮的發展格局,就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宣布一係列務實舉(ju) 措,標誌著倡議進入務實合作新階段。

  一年多來,中國攜手各方合作夥(huo) 伴,推動全球發展倡議走深走實,給各國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為(wei) 破解發展難題注入新動力

  2021年,中國發射全球首顆專(zhuan) 門服務2030年議程的科學衛星,並於(yu) 2022年9月麵向全球開放數據服務;2022年,中外32家民間組織在中方倡議下共同發起成立了“國際民間減貧合作網絡”,積極助力全球減貧事業(ye) ;2022年4月,中國—太平洋島國應對氣候變化合作中心正式成立,為(wei) 島國應對氣候變化提供支持……

  一年多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全球發展倡議在減貧、糧食安全、發展籌資、氣候變化和綠色發展等八大重點領域的務實合作取得積極進展,交出了沉甸甸的成績單。

  日前發布的《全球發展倡議落實進展報告》指出,近兩(liang) 年來,全球發展倡議的理念內(nei) 涵不斷豐(feng) 富、落實機製不斷健全、推進路徑更加清晰,為(wei) 倡議落實落地打下了堅實基礎。

  “全球發展倡議提出以來,合作路徑更加明確,合作機製日臻完善,八大重點領域合作有序推進,項目庫不斷充實,發展資源逐步匯集,呈現重點突出、全麵推進的良好態勢。”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yu) 政治研究所全球治理室主任任琳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不僅(jin) 是全球發展倡議的提出者,更是發展合作的行動派。“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的創立便是中國以切實行動推進倡議落實的關(guan) 鍵舉(ju) 措。2022年9月,“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部長級會(hui) 議,中國在會(hui) 上提出了推進加強務實合作的七大舉(ju) 措。當前,“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與(yu) 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中國—聯合國和平與(yu) 發展基金、全球發展知識網絡、全球發展促進中心等發展合作平台共同構成了推動全球發展倡議落地生根的重要力量。

  近年來,各類風險疊加,全球發展進程麵臨(lin) 前所未有的嚴(yan) 峻考驗。聯合國發布的數據顯示,自2021年以來,人類發展指數32年來首次連續兩(liang) 年下降,已跌至2016年水平。貧困和饑餓正在加劇,不平等現象也在擴大。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guan) 係學院教授宋微向本報指出,全球發展倡議是新時代中國向國際社會(hui) 提供的重要公共產(chan) 品,是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在全球發展領域的重要實踐。中國提出全球發展倡議,推進八大重點領域合作,進一步加大對全球可持續發展重大議題的資金投入,有效推動國際社會(hui) 重新聚焦發展問題,也為(wei) 加強國際發展合作、共同破解發展難題注入了新動力。

  讓發展中國家切實受益

  全球發展倡議提出以來,在國際社會(hui) 獲得積極支持和熱烈回應。目前,已有100多個(ge) 國家和國際組織支持倡議,近70個(ge) 國家加入“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

  全球發展倡議為(wei) 何廣受歡迎?任琳認為(wei) ,吸引力主要來自兩(liang) 個(ge) 方麵:“首先,全球發展倡議聚焦發展議題,高度契合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緊迫的發展需求。當前,地緣政治衝(chong) 突升級、全球大宗商品價(jia) 格波動、全球氣候變暖等多重因素交織,給世界經濟複蘇和持續發展帶來諸多不確定性和嚴(yan) 峻挑戰。在此背景下,全球發展倡議緊扣可持續發展議程,符合當下世界各國的最主要關(guan) 切。其次,全球發展倡議重視行動導向,‘言必信,行必果’,將發展共識轉化為(wei) 務實行動,將項目做到實處。一個(ge) 重要標誌是,截至目前,2022年6月發布的《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hui) 成果清單》中的32項務實舉(ju) 措已有一半實施完成或取得早期成果。許多發展中國家已從(cong) 中切實受益。”

  除了《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hui) 成果清單》中的舉(ju) 措有序推進落實之外,《全球發展倡議落實進展報告》顯示,2022年9月“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部長級會(hui) 議期間發布的全球發展倡議項目庫首批50個(ge) 務實合作項目清單中,10多個(ge) 已經實施完畢,剩餘(yu) 項目正積極推進,目前項目庫務實合作項目總數已突破100個(ge) ,近40個(ge) 發展中國家正從(cong) 中受益。過去一年,中國政府還立項安排1000期人力資源開發合作項目,已提供2萬(wan) 個(ge) 培訓名額,基本覆蓋全部“之友小組”國家。

  “中國提出全球發展倡議,不是排他的,而是致力於(yu) 共建團結、平等、均衡、普惠的全球發展夥(huo) 伴關(guan) 係。近兩(liang) 年來,中國與(yu) 各方合作夥(huo) 伴一道,圍繞全球發展倡議的八大重點領域,打造合作平台,構建夥(huo) 伴關(guan) 係,加大資金支持,開展能力建設,實施民生項目,努力實現不讓任何一個(ge) 國家、任何一個(ge) 人掉隊的目標。”宋微指出,近年來,保護主義(yi) 、單邊主義(yi) 抬頭,全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日益突出。某些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幫助的意願減弱、行動遲緩,而中國作為(wei) 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始終堅持以自身新發展為(wei) 世界提供新機遇,為(wei) 促進全球發展事業(ye) 提供不竭動力,這也是全球發展倡議贏得國際社會(hui) 廣泛響應的重要原因。

  美國丹佛大學教授趙穗生表示,作為(wei) 發展中國家,中國提出全球發展倡議、舉(ju) 辦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hui) ,主動回應全球發展麵臨(lin) 的新挑戰和新需求,是響應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具體(ti) 行動。“在全球發展進程中,很多國家說得多做得少,而中國提出並踐行的倡議和方案是非常重要的作為(wei) 。”

  為(wei) 加速落實2030年議程作貢獻

  7月9日至10日,全球共享發展行動論壇首屆高級別會(hui) 議將在北京舉(ju) 行。在去年6月中國宣布落實全球發展倡議的32項務實舉(ju) 措中,舉(ju) 辦全球共享發展行動論壇就是其中一項重要舉(ju) 措。據悉,來自130多個(ge) 國家和國際組織的中外嘉賓將線上線下出席這場以“中國的倡議,全球的行動”為(wei) 主題的會(hui) 議。國際輿論普遍認為(wei) ,這一高規格會(hui) 議釋放出一個(ge) 清晰的信號,即中國願同國際社會(hui) 共同努力,推動全球發展倡議務實合作行穩致遠,為(wei) 加速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作出貢獻。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日前表示,無論中國發展到什麽(me) 樣的程度,中國永遠是發展中國家的一員,發展倡議不是中國的獨奏曲,而是發展中國家的交響樂(le) 。我們(men) 將繼續同各方一道,推動全球發展倡議走深走實,推動如期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共同奏響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華美樂(le) 章。

  “當前,發展赤字加重,各類全球性問題不斷出現,支持全球共同發展的國際公共產(chan) 品有限。在此背景下,落實全球發展倡議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進一步凸顯,因為(wei) 倡議有助於(yu) 世界各國破解發展赤字,也為(wei) 推動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了‘加速器’。”任琳說。

  5月,聯合國秘書(shu) 長古特雷斯在2023年發展融資論壇開幕式上曾警告稱,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正在變成一座“理想中的海市蜃樓”。聯合國工業(ye) 發展組織駐華代表康博思近日表示,今年將迎來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期評估,但目前仍有30%以上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停滯不前,甚至出現了倒退。中國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為(wei) 解決(jue) 全球性挑戰和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需求帶來了希望。

  多國駐華使節和國際組織駐華代表參加《全球發展倡議落實進展報告》發布會(hui) 時也普遍認為(wei) ,中國將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整合升級為(wei) “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並在30億(yi) 美元基礎上增資10億(yi) 美元,支持聯合國發展機構等開展一係列務實項目,有力支持了有關(guan) 發展中國家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努力。

  “全球發展倡議的八大重點領域全麵覆蓋2030年議程所有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其中務實合作項目的設計精準對接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需求,旨在切實推動發展中國家的自主發展能力,有助於(yu) 推動發展中國家實現經濟複蘇和增長。”宋微表示,隨著新冠疫情陰影逐漸消散,全球發展倡議在最大限度內(nei) 凝聚全球發展共識,增添全球發展動力,推動更有韌性的全球發展,向世界進一步彰顯中國智慧與(yu) 中國擔當。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