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我國接受高等教育人口2.4億人 助力勞動力素質結構變化

發布時間:2023-07-07 09:0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7月6日電 國新辦6日就“加快建設教育強國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舉(ju) 行發布會(hui) ,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在會(hui) 上表示,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是教育強國的核心功能。當前我國接受高等教育人口達到2.4億(yi) 人,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14年,高等教育助力我國勞動力素質結構發生重大變化。

  7月6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ju) 行“權威部門話開局”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副部長吳岩、政策法規司司長鄧傳(chuan) 淮、綜合改革司司長劉自成介紹“加快建設教育強國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有關(guan) 情況,並答記者問。 中新社記者 楊可佳 攝

  懷進鵬指出,教育興(xing) 則國家興(xing) ,教育強則國家強。重教尚學是中華民族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目前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ti) 係,教育現代化發展總體(ti) 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國家行列,為(wei) 教育強國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黨(dang) 的二十大對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作出明確部署。教育部黨(dang) 組深刻領悟“兩(liang) 個(ge) 確立”的決(jue) 定性意義(yi) ,堅決(jue) 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準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教育強國的本質特征、內(nei) 涵要求、目標路徑,啟動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編製工作。結合主題教育,把黨(dang) 中央指示和人民期待轉化為(wei) 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回答好“強國建設,教育何為(wei) ”這一時代重大課題。

  一是抓好根本任務。培養(yang) 什麽(me) 人、怎樣培養(yang) 人、為(wei) 誰培養(yang) 人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核心課題。我們(men) 將始終牢記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初心使命,全麵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確保黨(dang) 的事業(ye) 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建設後繼有人。深入推進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ti) 化建設,實施時代新人鑄魂工程、“大思政課”建設工程,加強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教育,提高網絡育人能力,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引導學生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全麵深化素質教育,開展學生體(ti) 質強健計劃、美育浸潤計劃,實施勞動習(xi) 慣養(yang) 成計劃、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yang) 全過程,開展青少年學生讀書(shu) 行動、學生心理健康促進行動,在“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的加法,培養(yang) 學生探索性、創新性思維品質,為(wei) 未來成長成才打牢基礎。

  二是建強高質量體(ti) 係。新時代十年,我國各級各類教育普及水平實現了曆史性跨越,一個(ge) 服務14億(yi) 多人口,麵向每個(ge) 人、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體(ti) 係日漸完善。我們(men) 將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把高質量發展作為(wei) 各級各類教育的生命線,夯實基礎教育基點,揚起高等教育龍頭,打造職業(ye) 教育重要增長極,加快建設全民終身學習(xi) 的學習(xi) 型社會(hui) 。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wei) 最重要的基礎工作,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健全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ti) 係,引導教師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誌向和抱負,弘揚尊師重教社會(hui) 風尚。統籌做好“引進來”和“走出去”兩(liang) 篇大文章,謀劃建成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和創新高地。中國教育開放的大門始終敞開。本月28日,第3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hui) 將在四川成都開幕,我們(men) 熱情歡迎世界各國青年,共赴青春之約,共同成就夢想。

  三是聚焦核心功能。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是教育強國的核心功能。當前我國接受高等教育人口達到2.4億(yi) 人,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14年,高等教育助力我國勞動力素質結構發生重大變化。高校這些年產(chan) 出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在原始創新、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等方麵作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貢獻。教育部將全麵提升教育服務高質量發展能力,更好地支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建設,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啟動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戰略工程,在提高人才培養(yang) 質量、造就拔尖創新人才上先行先試,在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優(you) 化教育布局和結構上先行先試。把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you) 勢學科作為(wei) 重中之重,大力加強基礎學科、新興(xing) 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實施好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yang) 、卓越工程師和卓越醫師培養(yang) 等重大項目,聚力攻克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yang) 能力不足這一難題。加強高校有組織科研,集聚力量開展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guan) ,加快構建哲學社會(hui) 科學自主知識體(ti) 係。推動建設省域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和市域產(chan) 教聯合體(ti) 、行業(ye) 產(chan) 教融合共同體(ti) ,構建“一體(ti) 兩(liang) 翼”格局,培養(yang) 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四是激發動力活力。從(cong) 教育大國到教育強國是一個(ge) 係統性躍升和質變的過程。教育部將發揮政策、製度、機製的驅動與(yu) 牽引作用,用好教育評價(jia) 這一“指揮棒”,縱深推進教育改革創新,扭轉教育功利化傾(qing) 向。把促進教育公平融入教育綜合改革各方麵各環節,加快構建優(you) 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ti) 係。推動優(you) 秀骨幹教師交流輪崗,辦好群眾(zhong) “家門口”的學校,關(guan) 心關(guan) 愛每一名學生。義(yi) 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yang) 改善計劃每年惠及3700多萬(wan) 農(nong) 村學生,實施地區男女生平均身高比2012年分別增長了4.2厘米和4.1厘米。

  教育部將進一步完善覆蓋全學段的學生資助體(ti) 係,不斷縮小城鄉(xiang) 、區域、校際、群體(ti) 差距,努力讓每個(ge) 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更好滿足群眾(zhong) “上好學”的需要。深入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升級智慧教育平台體(ti) 係,建好用好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學資源庫,建強國家數字化大數據中心,以教育數字化作為(wei) 開辟發展新賽道和塑造發展新優(you) 勢的重要突破口,為(wei) 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