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台青話融合)台青郭恒嘉:意屬江南,去而複返

鍾升 發布時間:2023-07-07 09:0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蘇州7月5日電 題:台青郭恒嘉:意屬江南,去而複返

  中新社記者 鍾升

  在碩興(xing) 金屬製品(昆山)有限公司的展示廳內(nei) ,新放上了一塊昆山當地政府授予的2022年成長型企業(ye) 獎牌。在公司總經理郭恒嘉看來,這塊獎牌是對自己重返昆山的肯定,也激勵著公司深耕昆山開啟新的篇章。

  碩興(xing) 金屬是一家專(zhuan) 精於(yu) 黃油槍生產(chan) 的台資企業(ye) ,2002年,郭恒嘉來到昆山幫忙打理公司。在昆山的發展順風順水,令郭恒嘉產(chan) 生了一直留在這裏的想法。可惜事與(yu) 願違,2018年,受外部因素的影響,郭恒嘉開始考慮赴東(dong) 南亞(ya) 設廠。2019年,在東(dong) 南亞(ya) 的新廠建成投產(chan) ,郭恒嘉卻發現,現實與(yu) 當初的設想存在較大出入。

  郭恒嘉說:“本來以為(wei) 在東(dong) 南亞(ya) ,人工成本可以降低,配套也可以更完善。到了之後才發現,人工成本確實是便宜了,但80%到90%的原材料必須從(cong) 大陸進口,除了要被所在國征收8%至11%的關(guan) 稅,原材料的運輸還會(hui) 增加至少10%的物流費用。人員的管理成本也要更高。我們(men) 算過一筆賬,發現赴東(dong) 南亞(ya) 投廠的台商,綜合成本相比在大陸不降反增,普遍增加了20%左右。”

  供應鏈配套能力不足導致原材料短缺、采購成本高企;電鍍表麵處理的材料完全依賴進口,使得電鍍的成本比大陸高出近60%……種種困難不斷消磨著郭恒嘉的信心,一次,因為(wei) 買(mai) 不到一顆螺絲(si) 釘,工廠的整條產(chan) 線停產(chan) 達4個(ge) 小時。“這種事在大陸是很難想象的,我隻要一個(ge) 電話,二三十分鍾相同的螺絲(si) 釘就能送來。”

  2022年,碩興(xing) 金屬召開內(nei) 部會(hui) 議,決(jue) 定從(cong) 東(dong) 南亞(ya) 撤回,重新立足於(yu) 昆山發展。去而複返,郭恒嘉深刻體(ti) 會(hui) 到:“走遍全世界,再沒有哪裏能像大陸、像昆山一樣給台商帶來十足的安全感。這裏有從(cong) 頭到尾一條龍的強大供應鏈;昆山政府和昆山台辦把台商台企當作自家人,針對台商推出配套政策和服務,甚至連台商的生活起居都能照顧到。”

  為(wei) 幫助台企破解融資難問題,昆山於(yu) 2020年3月專(zhuan) 門出台“昆台融”資金池項目。撤回昆山後,郭恒嘉計劃建設新的廠房並購進新設備,希望通過“昆台融”獲得資金支持。“‘昆台融’從(cong) 審查到撥款非常迅速,隻花了10天左右,我們(men) 就拿到了1000萬(wan) 元(人民幣,下同)的貸款。新廠已於(yu) 今年3月投產(chan) 。”

  盡管受到疫情影響,2022年碩興(xing) 金屬的銷售額依舊實現逆勢成長,從(cong) 2020年的8000萬(wan) 元增長至1億(yi) 元。

  郭恒嘉介紹,碩興(xing) 金屬正積極融入內(nei) 循環。“今年我們(men) 的內(nei) 銷預計會(hui) 占到百分之六七十。和台商朋友聊天時我也一直說:‘不要放棄大陸市場,千萬(wan) 不要低估大陸市場。’”在一些新興(xing) 國際市場,公司的成長同樣可觀。對於(yu) 未來持續紮根大陸發展,郭恒嘉信心十足。(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