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柏林7月11日電 題:羊肉燒麥在柏林:俘獲中外食客心
中新社記者 馬秀秀
“好利的氛圍感特別棒,常常進門就能聞到羊肉香。”德國食客羅偉(wei) 哲(Moritz Lohmann)近日操著一口流利中文告訴中新社記者,自己是柏林夏洛滕堡區好利私房菜中餐廳的常客,羊肉燒麥是他的“心頭好”。
羅偉(wei) 哲說,每次與(yu) 朋友到好利餐廳,老板都熱情打招呼,讓他感到親(qin) 切。對中餐情有獨鍾的他曾在2014年和2017年坐火車遊走中國,探索各地美食。“中餐菜係品類多元,能帶來豐(feng) 富的品嚐體(ti) 驗。”
好利私房菜老板李進告訴記者,在中國內(nei) 蒙古等地區,羊肉燒麥廣受歡迎,坊間有“不食燒麥,不算到過包頭”之說。太陽初升的清晨,到燒麥館吃上一頓美味早餐,更是許多包頭市民的不二之選。
自包頭旅居德國20餘(yu) 載,從(cong) “資深吃貨”到從(cong) 事餐飲行業(ye) ,李進找足食材,反複琢磨,做出的羊肉燒麥一口爆汁、鮮香四溢,引來八方食客,也慰藉了遊子之心。
近日,在德國柏林的好利私房菜餐廳,蒸製好的羊肉燒麥。 (好利餐廳供圖)
羊肉燒麥要做好,對麵皮兒(er) 、餡料及蒸製火候都頗有講究。用熱水和麵,加上少許食鹽,這樣做出的麵皮兒(er) 更為(wei) 筋道。燒麥皮兒(er) 外沿稍薄,形如裙褶,如此才能兼具美觀與(yu) 收住湯汁之效。餡料調製重在保持羊肉自身鮮美,加入生薑、洋蔥、煮過的花椒水等攪拌提鮮,之後用香油、胡麻油“封汁”收尾。
據李進介紹,胡麻籽是西北地區特產(chan) 。用具有特殊清香的胡麻油調餡兒(er) 是內(nei) 蒙古地區特色。德國並非胡麻籽產(chan) 地,為(wei) 高度還原家鄉(xiang) 味道,他好不容易在當地找到了提純版替代原料。
羊肉易熟,燒麥蒸製時間火候需恰當。時間若長了,皮兒(er) 容易被蒸壞,肉容易被蒸老,口感上容易失去原有的鮮香。
自第一次烹製上桌,羊肉燒麥已經伴隨李進的餐廳走過數年時光。迎來送往各路食客,李進常與(yu) 客人拉家常、問反饋,在此基礎上做改進。“漂洋過海”的羊肉燒麥也似一條紐帶,聯結起一個(ge) 個(ge) 中外故事。
前不久,一位在德國漢堡生活多年的包頭姑娘來柏林出差,專(zhuan) 程帶著德國丈夫到店裏點了一籠羊肉燒麥。幾年沒有回過老家的她就想吃到一口家鄉(xiang) 味。從(cong) 社交媒體(ti) 看到食客推薦後,在愛爾蘭(lan) 讀書(shu) 的包頭留學生也因為(wei) 想家專(zhuan) 程來柏林品嚐。
聽食客談起美食情結,李進常感同身受。1998年,他遠離家鄉(xiang) 來德國留學,一路摸爬滾打,可謂諸多不易,而一口家鄉(xiang) 味道往往成為(wei) 治愈內(nei) 心酸楚的良藥。
從(cong) 愛家鄉(xiang) 味到做家鄉(xiang) 味,李進說,自己一直想把真正的中國味展示給當地人,更想讓如他一樣的海外遊子在萬(wan) 裏之遙感受到家的味道。“一口美食能把人帶回遙遠的家鄉(xiang) ,這也是中餐文化的精妙之處。”
多年來,光顧李進餐廳的顧客由少到多,口口相傳(chuan) 及社交媒體(ti) 點評等讓好利私房菜積攢了不少人氣,盈利狀況也較可觀。
羅偉(wei) 哲已向十幾位朋友推薦過好利私房菜。他告訴記者,在德國等地,一些毫無特色的亞(ya) 洲菜品冠以“中餐”之名,為(wei) 德國人認識真正的中餐造成了不良影響,而華人顧客常常是反映中餐館地道與(yu) 否的“晴雨表”。
“海外中餐若為(wei) 迎合當地口味而改變,常容易失去本真。”李進說,如今西方和中國交流愈發密切,食用過地道中餐的西方人越來越多。“作為(wei) 餐飲人,有責任將地道的中國美味呈現給廣大海外食客。”(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