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因以色列政府強推猶太人定居點擴建計劃而被再度點燃的巴以衝(chong) 突,在雙方的武力對攻之下日益升級。國際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呼籲管控局勢。美國則放任以色列“以暴製暴”,並執意撐大《亞(ya) 伯拉罕協議》已經撕裂的阿以格局。巴以和平進程布滿荊棘,前景堪憂。
舊怨未息又添新傷(shang)
自今年4月5日以色列警方與(yu) 巴勒斯坦民眾(zhong) 在耶路撒冷老城阿克薩清真寺爆發衝(chong) 突以來,巴以局勢持續緊張,雙方在加沙地帶、約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等地接連爆發武裝衝(chong) 突,造成巨大傷(shang) 亡。
複盤近段時間的媒體(ti) 報道就能發現,以色列軍(jun) 隊在今年6月份發動的軍(jun) 事行動中製造了多個(ge) 駭人的“第一次”。6月19日,以軍(jun) 20年來第一次在約旦河西岸使用武裝直升機進行空襲,造成6名巴勒斯坦人死亡、90多人受傷(shang) 。6月21日,以軍(jun) 自2005年以來第一次在約旦河西岸利用無人機搞暗殺,3名據稱是“恐怖分子”的巴勒斯坦人被定點清除。有分析認為(wei) ,當天的行動標誌著以軍(jun) 對該地區的打擊力度“顯著升級”。
7月3日,以軍(jun) 在傑寧地區發動了20年來最大規模的軍(jun) 事行動,造成至少12名巴勒斯坦人和1名以色列士兵死亡,另有上百人受傷(shang) 。7月5日,以軍(jun) 為(wei) 回應早前的火箭彈攻擊,又對加沙地帶發起空襲。持續不斷的對抗引發人道主義(yi) 危機,但衝(chong) 突各方並沒有表現出任何政治和解的跡象。據法新社統計,今年以來,已經有至少190名巴勒斯坦人、26名以色列人在衝(chong) 突中喪(sang) 生。
受戰火侵襲的不隻是巴勒斯坦,黎巴嫩和敘利亞(ya) 邊境地區也被卷入其中。《耶路撒冷郵報》7月6日報道稱,此輪衝(chong) 突以來,累計有約80枚來自加沙地帶和黎巴嫩、敘利亞(ya) 南部的火箭彈射向了以色列,以軍(jun) 進行了報複性炮擊和空襲。在敘、黎、以三國交界地區能夠聽到持續不斷的爆炸聲。
對於(yu) 當前以色列和黎巴嫩、敘利亞(ya) 邊境的局勢,有媒體(ti) 評論稱,這是自2006年黎巴嫩真主黨(dang) 與(yu) 以軍(jun) 大規模交火以來,邊境局勢“最嚴(yan) 重的升級”。聯合國駐黎巴嫩臨(lin) 時部隊官員表示,將與(yu) 黎巴嫩和以色列當局進行交涉緩和局勢,同時敦促衝(chong) 突各方保持克製,避免任何可能導致局勢進一步升級的行動。
國際社會(hui) 反應強烈
此輪巴以衝(chong) 突不斷升級引發了國際社會(hui) 的強烈關(guan) 注。聯合國秘書(shu) 長發言人迪雅裏克在阿克薩清真寺事件發生後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表示,聯合國秘書(shu) 長古特雷斯對事件感到震驚,並稱“以色列安全部隊的暴力行為(wei) 是駭人聽聞和令人震驚的”。
阿拉伯國家聯盟抗議以色列當局,表示以政府的錯誤政策將“消除實現和平的機會(hui) ,並在該地區引發混亂(luan) 和暴力”,稱要讓以政府對暴力升級負全責。埃及、蘇丹、土耳其、黎巴嫩、阿聯酋、科威特等紛紛發表聲明譴責以色列,敦促以方立即停止軍(jun) 事行動,盡快結束暴力循環,避免局勢惡化。
針對以色列軍(jun) 隊在7月3日發動的規模空前的行動,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譴責以軍(jun) 對巴勒斯坦人民的戰爭(zheng) 罪行,並宣布切斷同以方所有的接觸,無限期停止各種安全協調機製。
麵對在衝(chong) 突中不斷刷新的傷(shang) 亡數據和國際社會(hui) 對以色列的強烈譴責,華盛頓方麵僅(jin) 表示“對以色列的決(jue) 定深感不安”。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稱,盡管拜登政府聲稱支持通過“兩(liang) 國方案”解決(jue) 巴以衝(chong) 突,但他們(men) 幾乎沒有為(wei) 此目標采取什麽(me) 行動,看上去也未做出積極努力。美國智庫昆西治國方略研究所研究員安妮爾·謝林表示,盡管巴以緊張局勢加劇,但美國政府不太可能改變既有路線。
“和平協議”難以為(wei) 繼
麵對以色列的咄咄逼人,曾被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稱為(wei) “新中東(dong) 的黎明”以及“地區全麵和平基礎”的《亞(ya) 伯拉罕協議》麵臨(lin) 空前壓力。
2020年8月《亞(ya) 伯拉罕協議》簽署後,以色列一度在中東(dong) 展開外交攻勢,在各領域收獲頗豐(feng) 。比如,在全球經濟受新冠疫情影響下降的同時,以色列反而在軍(jun) 火貿易增長上表現亮眼。以色列國防部(MoD)和國際防務合作局(SIBAT)的相關(guan) 數據顯示,以色列的國防出口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裏翻了一番,2022年達到了創紀錄的125.46億(yi) 美元。有分析指出,以色列與(yu) 阿聯酋和巴林這兩(liang) 個(ge) 協議簽署國之間不斷增長的軍(jun) 事貿易,是以色列軍(jun) 事貿易總體(ti) 規模在過去三年急劇擴張的重要原因。
而此輪衝(chong) 突發生以後,巴林、阿聯酋、摩洛哥第一時間表態,稱“協議”的簽署不會(hui) 動搖他們(men) 支持巴勒斯坦人民解放事業(ye) 的根本立場。他們(men) 隻是做出了實現關(guan) 係正常化的務實決(jue) 定。
在當前形勢下,“協議”的前景難言樂(le) 觀。2022年9月在美國的撮合下,以色列主導成立了“內(nei) 蓋夫論壇”,旨在推動以色列與(yu) 阿拉伯國家合作。根據《耶路撒冷郵報》的消息,原本計劃在今年3月召開的內(nei) 蓋夫峰會(hui) 被無限期延後。東(dong) 道主摩洛哥在7月6日直接對外宣稱,此舉(ju) 是為(wei) 了抗議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擴建定居點和殺害無辜的巴勒斯坦人。
還有觀點認為(wei) ,以色列借《亞(ya) 伯拉罕協議》實現與(yu) 沙特關(guan) 係正常化的希望就此破滅,因為(wei) 利雅得方麵表示,除非巴勒斯坦建國目標得以實現,否則與(yu) 以色列關(guan) 係正常化是不可能的。此外,任何其他正在進行的阿以之間的秘密會(hui) 談也都將受到類似的影響。
在“協議”已近擱淺的事實麵前,一些美國官員仍然表示“‘內(nei) 蓋夫論壇’符合各方切實利益,展現出區域一體(ti) 化前景,美國將繼續與(yu) 合作夥(huo) 伴就今年的第二屆內(nei) 蓋夫部長級會(hui) 議進行磋商”。在當前形勢下,這顯然是美方的一廂情願。
(本報開羅7月13日電 本報駐開羅記者 陳天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