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國際觀察:北約“東進亞太”破壞區域和平穩定

劉暢 發布時間:2023-07-20 09:07:00來源: 人民網

  北約日前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舉(ju) 行峰會(hui) 。在美國操縱下,北約繼續透過陳舊的冷戰思維棱鏡看待區域和國際熱點問題,續推北約“印太化”進程,挑動陣營對立,為(wei) 亞(ya) 太區域和平穩定投下重重陰霾。

  北約“東(dong) 進亞(ya) 太”是美國實施“印太戰略”的關(guan) 鍵一環。本屆峰會(hui) 繼去年馬德裏峰會(hui) 後,第二次邀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ya) 、新西蘭(lan) 領導人參加所謂“北約+4”會(hui) 議,體(ti) 現美國逐步將北約打造為(wei) 實施美國“印太戰略”的機製化平台之一,凸顯美國操縱北約加快了“東(dong) 進亞(ya) 太”和北約“印太化”的戰略布局。拜登政府在基本搭建完成“奧庫斯”“美日印澳四邊機製”等亞(ya) 太小多邊體(ti) 係後,正在加力通過北約調動歐洲盟友向“印太”轉移戰略重心,深度捆綁歐亞(ya) 盟友,共同為(wei) 美國實施“印太戰略”遏製圍堵中國分擔成本、減輕壓力。自去年開始,北約明顯加大與(yu) 日韓澳新的安全合作力度,通過“量身定製的”夥(huo) 伴關(guan) 係計劃在網絡安全、海上安全、新興(xing) 技術、網絡和氣變等領域開展更密切合作,劍指中國的意味更加濃厚。

  北約“東(dong) 進亞(ya) 太”後患無窮。作為(wei) 冷戰的產(chan) 物,北約在冷戰結束30多年後還繼續存在,實質上是通過不斷樹敵和製造對立為(wei) 自己續命,不僅(jin) 不可能帶來可持續安全,還給歐洲和世界製造數不盡的戰亂(luan) 和痛苦。放眼冷戰後的北約曆史可以發現一個(ge) 基本規律,即北約越擴張,歐洲越不安全,世界越不穩定,烏(wu) 克蘭(lan) 危機就是明證。可以預料,北約“東(dong) 進亞(ya) 太”會(hui) 延續其一貫生戰生亂(luan) 的特點,在亞(ya) 太區域內(nei) 挑動更多矛盾和軍(jun) 事衝(chong) 突,製造更大嫌隙與(yu) 分歧,給全球經濟複蘇進程帶來更複雜的不確定因素。

  北約“東(dong) 進亞(ya) 太”破壞區域秩序。冷戰結束後,盡管存在朝核問題、南海問題等棘手難題,東(dong) 亞(ya) 範圍內(nei) 卻從(cong) 未爆發任何一場大規模武裝衝(chong) 突,亦未發生任何一次難民危機。東(dong) 亞(ya) 長期和平的根源在於(yu) 各國摒棄了冷戰時期的陣營對立與(yu) 零和思維,秉持開放與(yu) 包容的理念,推進基於(yu) 深度相互依賴和區域一體(ti) 化的區域安全秩序。北約“東(dong) 進亞(ya) 太”恰要消解區域和平穩定的關(guan) 鍵架構和積極因素,動搖區域秩序的根基,為(wei) 其染指亞(ya) 太提供更多機會(hui) 和更大空間。北約秘書(shu) 長斯托爾滕貝格撰文妄稱“歐洲的今天就是亞(ya) 洲的明天”,完全不顧亞(ya) 歐區域安全秩序建基於(yu) 兩(liang) 種不同的理念和機製之上的事實,企圖掩蓋北約顛覆亞(ya) 太既有秩序的戰略圖謀。

  隨著烏(wu) 克蘭(lan) 危機的日趨長期化,北約靠東(dong) 擴和窮兵黷武建立安全感的做法日益不得人心,再推“東(dong) 進亞(ya) 太”愈發暴露其戰略野心,必然會(hui) 遭到全球南方陣營國家的堅決(jue) 抵製。麵對日益複雜的區域和國際形勢,亞(ya) 太各國應看清北約“東(dong) 進亞(ya) 太”的真實目的和惡劣影響,更加自覺地維護區域和平穩定,始終保持戰略自主,絕不能讓本地區成為(wei) 北約等外來勢力肆意妄為(wei) 的競技場。

  (來源:人民網 作者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劉暢)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