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投入力度 加強對華合作
非洲國家多舉(ju) 措推動農(nong) 業(ye) 發展(國際視點)
世界經濟論壇不久前發布的《塑造商業(ye) 與(yu) 投資的未來》報告指出,過去20年間非洲農(nong) 業(ye) 產(chan) 值年均增長4.1%,高於(yu) 全球平均水平。如能充分利用非洲大陸自貿區發展優(you) 勢,擴大投資、應對挑戰,非洲農(nong) 業(ye) 產(chan) 值有望從(cong) 目前的2800億(yi) 美元提升至2030年的1萬(wan) 億(yi) 美元。報告認為(wei) ,非洲地區農(nong) 業(ye) 發展潛力巨大,推動農(nong) 業(ye) 發展有助於(yu) 地區國家增加收入、擴大就業(ye) 、減少貧困,促進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包容性增長,為(wei) 經濟可持續發展打造堅實基礎。
當前,非洲各國正不斷強化糧食自給意識,加大農(nong) 業(ye) 扶持力度,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努力提升農(nong) 業(ye) 發展水平,推動農(nong) 業(ye) 向規模化和現代化邁進。
地區農(nong) 業(ye) 開發潛力巨大
非洲農(nong) 業(ye) 產(chan) 值約占非洲地區生產(chan) 總值的1/3,吸納了非洲大陸大部分勞動人口,在實現人口、資源和環境協調發展方麵具有重要意義(yi) 。塞內(nei) 加爾總統馬基·薩勒表示:“非洲擁有世界上65%的未開墾耕地和豐(feng) 富的水資源,地區農(nong) 業(ye) 可供開發的潛力很大。”
然而,由於(yu) 農(nong) 業(ye) 機械化水平整體(ti) 較低、水利基礎設施條件不足,非洲國家糧食自給率低,每年糧食總產(chan) 量僅(jin) 為(wei) 2億(yi) 噸,年均進口糧食8500萬(wan) 噸。非洲農(nong) 業(ye) 及糧食係統還極易受到氣候變化、地區衝(chong) 突以及其他外部因素影響。2022年,非洲之角遭遇了40年來最嚴(yan) 重的旱災,大量農(nong) 作物歉收甚至絕收,上千萬(wan) 民眾(zhong) 麵臨(lin) 糧食短缺。
肯尼亞(ya) 國際問題專(zhuan) 家木內(nei) 內(nei) 表示,非洲國家適應和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較弱,洪災和旱災又變得更加頻繁,嚴(yan) 重影響地區國家的糧食安全。加納智庫非中政策谘詢中心執行主任保羅·弗林蓬認為(wei) 多種因素影響非洲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和糧食安全,促使非洲國家加快自力更生的腳步。
聯合國糧農(nong) 組織總幹事屈冬玉認為(wei) ,非洲農(nong) 業(ye) 和食品部門資金嚴(yan) 重不足,加劇了糧食不安全狀況,並且正在阻礙整個(ge) 非洲大陸的未來發展。他呼籲國際社會(hui) 和非洲國家加強合作與(yu) 協調,消除限製非洲國家發展潛力的瓶頸。
加快提升現代化水平
南非農(nong) 業(ye) 部門研究員阿南德勒分析認為(wei) ,非洲大陸自貿區建設持續推進,將幫助農(nong) 業(ye) 企業(ye) 從(cong) 非洲內(nei) 部貿易中受益。如果非洲各國進一步加大農(nong) 業(ye) 投入,預計到2050年,非洲的農(nong) 業(ye) 綜合貿易規模有望增長30%。這將進一步釋放非洲大陸發展潛力,推動非洲國家的繁榮發展。當前,非洲國家持續出台農(nong) 業(ye) 幫扶政策,不斷加大資金和技術投入,加快推動農(nong) 業(ye) 現代化。非盟成員國此前承諾將國家預算的10%用於(yu) 糧食及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
肯尼亞(ya) 農(nong) 業(ye) 部近期出台政策,將由國有企業(ye) 掌控的50萬(wan) 英畝(mu) 閑置土地出讓給私營農(nong) 業(ye) 部門開發利用,並為(wei) 相關(guan) 農(nong) 業(ye) 實體(ti) 提供貸款用於(yu) 開發、推廣新技術,促進農(nong) 業(ye) 機械化。該國推出的“肯尼亞(ya) 百萬(wan) 農(nong) 民數字平台”也備受關(guan) 注。項目以吸收100萬(wan) 農(nong) 民享受數字農(nong) 業(ye) 服務為(wei) 目標,通過900多項技術創新和管理實踐,實時提供氣候智能農(nong) 業(ye) 建議、市場信息推送、信貸及保險服務等,以進一步提升肯尼亞(ya)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力。
讚比亞(ya) 擁有廣袤的農(nong) 業(ye) 用地和豐(feng) 富的水資源,糧食生產(chan) 潛力巨大。讚比亞(ya) 將農(nong) 業(ye) 改革和提高農(nong) 業(ye) 產(chan) 值作為(wei) 政府工作的重要內(nei) 容,推行總投資3億(yi) 美元的“農(nong) 業(ye) 增長機會(hui) 計劃”,通過增加對農(nong) 田水利部門的公共支出、推廣本地農(nong) 作物和食品等,推動農(nong) 業(ye) 實現包容性增長。
坦桑尼亞(ya) 政府不斷加強與(yu) 國際金融機構合作,將支持農(nong) 業(ye) 商業(ye) 化作為(wei) 重點,激勵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創新,保障本國糧食供給。過去10年間,坦桑尼亞(ya) 農(nong) 業(ye) 產(chan) 值實現翻番。目前,坦桑尼亞(ya) 擁有數十萬(wan) 個(ge) 中等規模農(nong) 場,僅(jin) 雇用農(nong) 業(ye) 勞動力創造的產(chan) 值就超過3億(yi) 美元。
國際和地區組織也積極為(wei) 地區農(nong) 業(ye) 發展提供援助,激發非洲農(nong) 業(ye) 增長潛力。去年,非洲開發銀行專(zhuan) 門出台促進非洲糧食增產(chan) 的相關(guan) 措施,重點通過“非洲農(nong) 業(ye) 轉型技術”計劃向7個(ge) 非洲國家的180萬(wan) 農(nong) 戶提供了耐熱小麥種子,使小麥增產(chan) 140多萬(wan) 噸。
聯合國糧農(nong) 組織製定了非洲農(nong) 業(ye) 加速發展的“四個(ge) 更好”路線圖:更好的生產(chan) 、更好的營養(yang) 、更好的環境和人人過上更好的生活,不讓任何人掉隊。當前有27個(ge) 非洲國家加入了糧農(nong) 組織的旗艦項目——“攜手行動”,該項目旨在確定全球農(nong) 業(ye) 轉型方麵的差距,將不同國家與(yu) 合作夥(huo) 伴相匹配,以取得切實互助成果。2019年,糧農(nong) 組織還在非洲發起“一個(ge) 國家一個(ge) 優(you) 先產(chan) 品”倡議,支持各國發展獨特的、具有可持續發展潛力的農(nong) 副產(chan) 品,構建更加完善的價(jia) 值鏈並增強國際市場競爭(zheng) 力。
中非農(nong) 業(ye) 合作持續深化
南非《外交》雜誌主編克裏坦·巴哈納表示,中國一直是非洲農(nong) 業(ye) 現代化發展的有力支持者,從(cong) 糧食育種、栽培、田間管理,到興(xing) 建農(nong) 田基礎設施,再到農(nong) 業(ye) 貿易開放政策,非中農(nong) 業(ye) 合作不斷深化。
在肯尼亞(ya) ,作為(wei) 主糧之一的玉米產(chan) 量長期無法實現自給。2022年4月,位於(yu) 肯尼亞(ya) 的中非聯合研究中心用中國技術試種當地白玉米品種,將產(chan) 量提高約50%。喬(qiao) 莫·肯雅塔農(nong) 業(ye) 技術大學農(nong) 學院院長戴維·姆布魯說:“這次的豐(feng) 收對肯尼亞(ya) 等非洲國家來說意義(yi) 重大。”
在馬達加斯加,從(cong) 中國湖南引進的雜交水稻品種已連年取得豐(feng) 收。預計到2024年,馬達加斯加的雜交水稻種植麵積將達到15萬(wan) 公頃,稻穀增產(chan) 約50萬(wan) 噸。馬達加斯加有望成為(wei) 第一個(ge) 實現糧食自給的非洲國家。
中國已連續14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貿易夥(huo) 伴國地位。中非貿易結構持續優(you) 化,中國主動擴大自非洲非資源類產(chan) 品進口,幫助更多非洲農(nong) 產(chan) 品進入中國市場。2022年,中國從(cong) 非洲進口價(jia) 值51.96億(yi) 美元的農(nong) 產(chan) 品。中國已成為(wei) 非洲第二大農(nong) 產(chan) 品出口目的國。
“2022年是南非農(nong) 業(ye) 豐(feng) 收的一年。”南非農(nong) 業(ye) 商會(hui) 首席經濟學家萬(wan) 迪勒·西洛博表示,2022年南非農(nong) 業(ye) 出口收入創下128億(yi) 美元新紀錄,比上一年增長4%。他說,不少非洲國家正為(wei) 不斷增加的農(nong) 產(chan) 品尋找出口目的地。非中簽署的一係列農(nong) 業(ye) 貿易互惠協議將助力非洲農(nong) 業(ye) 進一步發展。
在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hui) 議上,中方宣布為(wei) 非洲農(nong) 產(chan) 品輸華建立“綠色通道”,支持和便利更多非洲優(you) 質特色農(nong) 食產(chan) 品進入中國市場。南非的柑橘、坦桑尼亞(ya) 的芝麻、肯尼亞(ya) 的牛油果、盧旺達的幹辣椒等越來越多非洲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走進中國市場。
2022年8月肯尼亞(ya) 首次向中國出口牛油果,僅(jin) 3個(ge) 月時間,肯尼亞(ya) 輸華牛油果出口總額累計已達4億(yi) 元人民幣,超過肯尼亞(ya) 去年前7個(ge) 月的牛油果出口總額。肯尼亞(ya) 園藝局局長本傑明·蒂托表示:“中國為(wei) 非洲農(nong) 業(ye) 可持續發展提供巨大機遇。”(人民日報 記者 鄒鬆)
(本報約翰內(nei) 斯堡7月30日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