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8月3日電 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hui) 賽事正酣,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都深深被這裏所吸引,從(cong) 大運會(hui) 吉祥物“蓉寶”到熱辣的火鍋,從(cong) 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到熱情好客的中國人,無不令他們(men) 印象深刻。而在成都還有這樣一群“特殊的人”也在分享著他們(men) 對這座城市的深愛。他們(men) 來自海外,學在成都,工作在成都,這裏成為(wei) 他們(men) 人生的“轉折點”,因為(wei) 他們(men) 來了,就不想離開!
成都已連續四年被評為(wei) 中國最佳人才吸引城市之一,也是對外國人才、大學生和年輕求職者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之一。它還是我國重要的高等教育基地,截至2022年末,已有65所高等院校落地於(yu) 此,在校學生超過100萬(wan) 人。其中包括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和西南財經大學等多所著名高校。它們(men) 在科技研究能力和學生數量方麵一直處於(yu) 我國前列。
成都還吸引了許多外國交換生畢業(ye) 後留在這裏。來自美國西雅圖的喬(qiao) 納森·科特(Jonathan Kott)就是其中之一。1998 年初,他作為(wei) 交換生從(cong) 美國來到“天府之國”成都。川菜、包容的城市氛圍和悠閑的生活方式讓他在這座城市一生活就是20多年。
工作之餘(yu) ,科特喜歡騎車穿梭於(yu) 成都的大街小巷,享受公園城市的樂(le) 趣。科特說,當陪同來成都的朋友時,成都傳(chuan) 統的巴蜀文明與(yu) 現代設施的結合總是給他們(men) 留下深刻印象。過去幾年,他見證了成都的發展,看到這座城市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投資者。同時,成都也聚集了越來越多的國際人才和高科技企業(ye) 。
成都正在成為(wei) 中國西部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美譽度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青春活力湧現。科特表示:“我已經在成都生活了約 25 年,並會(hui) 繼續生活在這裏。我相信,未來的成都會(hui) 創造更多奇跡,帶給世界更多驚喜。"
電子科技大學量子信息與(yu) 技術學院教師阿博法茲(zi) 爾· 巴亞(ya) 特(Abolfazl Bayat )說: "成都在中國的工作和生活之間取得了很好的平衡。我發現這裏的文化有點輕鬆、隨和,我認為(wei) 這對心理健康非常重要。我喜歡到處走動,看人們(men) 在打麻將。”
中國正在從(cong) 傳(chuan) 統製造業(ye) 向智能製造和技術創新轉型。盡管會(hui) 麵臨(lin) 很多挑戰,但巴亞(ya) 特相信,無論是在量子技術、電子技術還是航天領域,中國未來都會(hui) 取得令人驚歎的成就。“中國是年輕人的機遇之地。這裏為(wei) 子孫後代帶來了很多希望。”他補充道。
對於(yu) 懷揣夢想的外國人來說,成都是他們(men) 理想的逐夢之地。來自波蘭(lan) 的社交媒體(ti) 紅人菲利普·科布謝夫斯基(Filip Kobuszewski )表示:“我覺得到處都是舞台,街頭那種感覺非常巴適、安逸和自然!”他已在成都生活了八年,經過自學,他現在可以講一口流利的四川話。為(wei) 了表達自己的感受,他在成都各地、廣場上、河邊,甚至立交橋下都唱過歌。在網上,他的視頻已經吸引了吸引了數百萬(wan) 粉絲(si) 。
美籍網絡名人、話劇編劇Elyse Ribbons(柳素英)已經在中國生活了快20年了,目前生活在成都。在決(jue) 定搬到成都時她的朋友都嫉妒她,因為(wei) 成都真的是個(ge) 很棒的城市。柳素英此前曾跟隨“中國有約”采訪團參觀過此次大運會(hui) 場館,她表示這個(ge) 場館不太一樣,各方麵都更成熟了。她知道成都計劃在未來舉(ju) 辦更多的體(ti) 育賽事,這象征著成都未來發展的精神,她說:“這非常好,如果以後來到這裏,一定要記得嚐試成都美食!”
(編譯:馬芮 編輯:胡曉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