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8月6日電 (記者 上官雲(yun) )自上映以來,作為(wei) 《封神三部曲》的開篇之作,《封神第一部》貢獻了不少話題。有人為(wei) 電影擊節叫好,有人糾結它是否“魔改”,有人分析其特效水平,有人認為(wei) 內(nei) 容言過其實……
隨著電影口碑發酵,從(cong) 堅持實景搭建,到新人演員海選訓練,越來越多的幕後故事被發掘。人們(men) 熱衷於(yu) 討論服化道等種種細節,甚至包括姬發的丸子頭是如何紮的。
很多觀眾(zhong) 自發安利電影,期待後續故事中的人仙妖大戰、封神天下等宏大場麵,調侃片中的“質子團”改變了內(nei) 娛審美——他們(men) 演技或許還有點青澀,但主打一個(ge) 真誠。
從(cong) 一度不被看好到出現眾(zhong) 多“自來水”,封神第一部,算是“封神”了嗎?
圖片來源:《封神第一部》官方微博
故事,熟悉而又陌生?
《封神三部曲》取材自明代小說《封神演義(yi) 》和宋元話本《武王伐紂平話》。對觀眾(zhong) 來說,“一刷”時可能會(hui) 覺得這部電影熟悉而又陌生。
電影保留了人們(men) 爛熟於(yu) 心的人物和情節,商王殷壽(紂王)是反派,和妲己勾結;比幹依然是忠臣,不惜剖心來勸諫殷壽;姬昌收養(yang) 了雷震子,伯邑考前來救父,最後被殷壽害死……
與(yu) 此同時,情節線索變了。“宿命論”被拋棄,“封神榜”的設定為(wei) 女媧留下的寶物,隻有“天下共主”才可以打開,並在亂(luan) 世中拯救蒼生。姬發取代薑子牙,成為(wei) 核心主角。
原著中,姬發的存在感並不是很強。如果《封神第一部》想以姬發為(wei) 中心,表達英雄成長、明辨善惡的主題,幾乎需要重新講述一個(ge) 故事。
其中,“質子旅”是電影的原創。質子是殷商要挾諸侯的籌碼,“東(dong) 西南北,合八百諸侯各遣其子入貢大商,是為(wei) 質子。諸侯敢有謀反者,先殺其質子,然後族滅之。”
姬發是眾(zhong) 多質子中的一員,從(cong) 小來到朝歌,將能征善戰的殷壽視為(wei) 英雄。然而,殷壽逼迫四質子弑父,伯邑考慘死,好友殷郊被追殺……一個(ge) 又一個(ge) 巨大衝(chong) 擊,迫使姬發開始轉變並做出選擇。
為(wei) 登上王位,殷壽利用狐妖的法術,迷惑自己的哥哥去弑父,然後借姬發的手殺掉哥哥。後來他又因為(wei) 一己私欲,將兒(er) 子殷郊斬首。對殷壽而言,親(qin) 情倫(lun) 理都要為(wei) 野心讓路。
姬昌一家卻恰好相反。伯邑考明知去朝歌凶多吉少,但還是選擇犧牲自己,為(wei) 父親(qin) 和弟弟換來生路。麵對殷壽的威脅,為(wei) 了保護還活著的姬發,姬昌蒙受屈辱,選擇了退讓。
善與(yu) 惡對照,姬發看清了殷壽內(nei) 心的殘暴與(yu) 陰暗,毅然與(yu) 之決(jue) 裂,策馬回到西岐。
應該說,電影對原著改動比較大,有關(guan) 改編是否合理的爭(zheng) 論至今依然存在。不過,整個(ge) 故事邏輯可以自洽。伯邑考對親(qin) 人的溫情、姬發麵對父親(qin) 時的糾結,都能引起觀眾(zhong) 共鳴。
先從(cong) 人間故事講起,《封神第一部》帶著人們(men) 一步步走進龐大的“封神”世界。
圖片來源:《封神第一部》官方微博
新人,“改變內(nei) 娛審美”?
全員演技過關(guan) ,這也是電影質量的保證。
當初,考慮到要三部曲連拍,導演烏(wu) 爾善決(jue) 定選擇新人演員挑大梁,飾演“封神”係列電影中的主要角色。對這些新人演員,觀眾(zhong) 的認可度和包容度目前看來比較高。
《封神第一部》將妲己設定為(wei) 一心求生的小狐狸,突出了妲己作為(wei) 九尾狐、作為(wei) 小動物的特質。扮演者娜然花費了大量精力去學習(xi) 表演、理解人物,基本演出了狐妖的形態和狀態。
為(wei) 了貼近古代武士的狀態,於(yu) 適、陳牧馳等青年演員進入封神演藝訓練營後,集中接受6個(ge) 月的專(zhuan) 業(ye) 訓練,學習(xi) 表演、武術、馬術和中國文學史等等,以及殷商時期的禮儀(yi) 。
這種“集中精力搞事業(ye) ”的努力與(yu) 誠意,收效很不錯。粗獷豪放的“質子戰舞”一度刷屏,隨著電影上映,“封神質子”很快火出了圈,被調侃“改變內(nei) 娛審美”。
出現在《封神第一部》中的其他演員,有不少是“熟臉”,比如費翔飾演商王殷壽,黃渤飾演薑子牙,李雪健飾演西伯侯姬昌,袁泉飾演薑王後,元始天尊則由陳坤扮演。老演員發揮很穩定,姬昌與(yu) 兒(er) 子對話以及吃下肉餅等幾場戲,都賺足了觀眾(zhong) 的眼淚。
被刷上熱搜的演員,還有楊玏。他塑造的伯邑考文武雙全,初入朝歌,化解了弟弟姬發的困局,麵對殷壽時不卑不亢。但可惜的是,最後他再也沒能返回西岐。
這樣的伯邑考,成了一些觀眾(zhong) 心裏的“白月光”和“意難平”。
口碑“穩”了嗎?
《封神第一部》發布預告片和剛上映時,不少人都在擔心,電影會(hui) 不會(hui) “魔改”。
圖片來源:《封神第一部》官方微博視頻截圖
這並不是觀眾(zhong) 多慮。《封神演義(yi) 》的故事曾多次被改編為(wei) 影視劇,有些還不錯,比如《封神榜》;有些則一言難盡,邏輯稀碎,縱然知名演員雲(yun) 集,也改變不了影片“撲街”的命運。
憑借流暢的故事等多個(ge) 因素,《封神第一部》穩住了口碑。看完關(guan) 於(yu) 聞太師的彩蛋後,有觀眾(zhong) 表示要二刷、三刷,希望第二部盡快上映:“你一票,我一票,太師明天就回朝。”
平心而論,這部電影尚有瑕疵。特效水平略顯參差不齊,有的地方不夠精細;也有人說,薑子牙人設改動有點大,“弑父情結”過於(yu) 濃重,服飾又太精致,不符合時間背景等等。
但觀眾(zhong) 也能感受到電影裏種種用心的細節。烏(wu) 爾善曾透露,伯邑考吹的篪和薑王後彈的古琴,設計靈感都來自於(yu) 湖北省博物館曾侯乙墓出土文物。
2014年起,烏(wu) 爾善與(yu) 編劇團隊開始創作劇本,反複打磨,《封神三部曲》經曆了漫長的拍攝周期。《封神第一部》片尾出現的演職人員名單密密麻麻,幾乎占據了整個(ge) 畫麵。
其實不隻是“封神”係列。任何一部影視劇,想要贏得好口碑,最終憑借的還是優(you) 質內(nei) 容與(yu) 禁得起推敲的細節。對那些不糊弄人的誠意之作,觀眾(zhong) 從(cong) 來都不會(hui) 吝惜掌聲。(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