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美國長期濫用美元霸權肆意轉嫁危機

李丹 發布時間:2023-08-07 09:04:00來源: 光明日報

  自美元成為(wei) 全球主要儲(chu) 備貨幣後,美國頻頻利用美元在全球貨幣市場的主導地位,肆無忌憚地在全球收割財富、轉嫁危機。這從(cong) 根本上驗證了美國的逐利政治體(ti) 製,正如尼克鬆政府時期的財政部長約翰·康納利所言:“美元是我們(men) 的貨幣,卻是你們(men) 的麻煩。”

  美債(zhai) 不斷創下曆史新高

  國際金融協會(hui) 5月17日發布的《全球債(zhai) 務監測報告》顯示,目前全球債(zhai) 務規模已達305萬(wan) 億(yi) 美元,其中美國的國家債(zhai) 務規模居全球首位,達到31.4萬(wan) 億(yi) 美元。今年美國兩(liang) 黨(dang) 就債(zhai) 務上限問題展開多輪惡鬥後,拜登於(yu) 6月簽署法案暫停美國債(zhai) 務限額,這意味著直至2025年1月美國舉(ju) 債(zhai) 將無上限約束。該法案生效次日,美國政府借款就增加了近4000億(yi) 美元;僅(jin) 不到一個(ge) 月時間,美國政府債(zhai) 務曆史上首次突破32萬(wan) 億(yi) 美元。

  由於(yu) 財政狀況捉襟見肘、民眾(zhong) 收入日益下降,為(wei) 贏得選票,美國政客在遊說活動中極力迎合選民訴求,承諾擴大福利,兩(liang) 黨(dang) 候選人均陷入舉(ju) 債(zhai) 買(mai) 政績的惡性循環。《紐約時報》指出,美國不斷膨脹的債(zhai) 務是兩(liang) 黨(dang) 共同選擇的結果。粗略測算,共和黨(dang) 人小布什、特朗普在任期間,債(zhai) 務共增加12.7萬(wan) 億(yi) 美元;民主黨(dang) 人奧巴馬、拜登在任期間,債(zhai) 務共增加13萬(wan) 億(yi) 美元。根據摩根士丹利6月30日公布的數據,如果美國財政部需要向所有債(zhai) 權人支付全部利息款項,此後數周內(nei) ,美國財政部可能需要發行高達1.7萬(wan) 億(yi) 美元的新國債(zhai) ,才能平衡支出、償(chang) 還債(zhai) 務款項。

  美國的債(zhai) 務現狀使得市場不斷上調今年的美聯儲(chu) 政策利率預期水平,這表明美國政府和企業(ye) 更難以獲得低成本資金,同時美聯儲(chu) 幫助美國政府融資的能力減弱,美國財政部一直以來的“寅支卯糧”支付政府開支的做法將“無米下鍋”。

  自2021年4月,美國通貨膨脹水平一路高企,至2022年6月攀升至9.1%,創20世紀80年代以來新高。為(wei) 穩通脹、保就業(ye) ,美聯儲(chu) 快速大幅加息,同時通過規模龐大的美元資產(chan) 市場使負債(zhai) “體(ti) 外循環”,轉嫁風險。事實上,美國政府麵對巨額債(zhai) 務,無力且不願真正償(chang) 還,其應對方法就是割其他國家的“韭菜”,就如法國前總統戴高樂(le) 半個(ge) 多世紀前對美元霸權的洞見:“美國享受著美元所創造的超級特權和不流眼淚的赤字,它用一錢不值的廢紙掠奪其他民族的資源和工廠。”

  多輪加息對外轉嫁風險

  全球尤其是美歐發達經濟體(ti) 的資產(chan) 價(jia) 格、信貸增長、銀行杠杆率以及跨境資本流動等各項金融指標,均呈現出明顯的共振,致使金融活動在中長期的時間軸上呈現出周期波動的特征。而由於(yu) 美元在國際貨幣體(ti) 係中占主導地位,美聯儲(chu) 貨幣政策成為(wei) 全球金融周期的重要驅動因素。

  自2022年3月進入最新一輪加息周期以來,美聯儲(chu) 已做出10次加息決(jue) 定,累計加息幅度高達500個(ge) 基點,為(wei) 20世紀80年代“沃爾克時刻”以來最大幅度的集中加息,持續引發國際市場動蕩,致使2022年全球股票下跌約20%,債(zhai) 券跌幅達兩(liang) 位數,跨境資本流動大幅減少,銀行信貸標準普遍收緊,呈現出全球金融周期下行期的典型特征。2022年,美國金融條件收緊的程度和速度僅(jin) 次於(yu)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時,背後原因是美聯儲(chu) “大放大收”的貨幣政策。近14個(ge) 月的“陡峭”加息幅度,無異於(yu) 飲鴆止渴,不僅(jin) “損人”,且“不利己”。

  多輪加息導致矽穀銀行倒閉,美國銀行業(ye) 承壓。2020年,美國大舉(ju) 量化寬鬆,大量美元湧入資本市場,矽穀銀行由於(yu) 資產(chan) 規模迅速擴張,大量買(mai) 入看似“穩定”的美債(zhai) 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然而,隨著美聯儲(chu) 開始不計後果地激進加息,債(zhai) 券價(jia) 格雪崩,摧毀投資收益,初創企業(ye) 遭遇“錢荒”加速存款流失,矽穀銀行資產(chan) 負債(zhai) 表瞬間失衡,不得不試圖打折出售一批資產(chan) 以補充現金流。此般行為(wei) 又進一步引發了投資者對於(yu) 矽穀銀行流動性充裕的質疑,超過上千億(yi) 美元的擠兌(dui) 風潮最終導致了矽穀銀行關(guan) 門。最終,美國財政部、美聯儲(chu) 與(yu) 聯邦存款保險公司聯合宣布,將出資為(wei) 矽穀銀行儲(chu) 戶兜底。

  麵對美國激進的加息政策,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等主流經濟學家認為(wei) ,美國已難逃經濟衰退的命運。賓夕法尼亞(ya) 大學沃頓商學院教授傑裏米·西格爾更一針見血地指出,美聯儲(chu) 極度提高利率犯下了其一百多年曆史中“最大的政策錯誤之一”,並將“摧毀(美國)經濟”。

  多輪加息在全球激起被動加息潮。美聯儲(chu) 加息持續造成外溢效應,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蕩。直至今年6月,歐元區、英國、瑞士及挪威的央行仍在相繼提高基準利率,表明歐洲多國仍然麵臨(lin) 較大的通脹壓力。而主要發達經濟體(ti) ,如英國、加拿大、韓國、澳大利亞(ya) 等國的央行被動多輪加息,結束了全球十餘(yu) 年的低利率時代。

  美國將全球經濟市場視為(wei) 其金融“泄洪區”。一方麵,利用美元的強勢金融地位,強行將經濟衰退風險轉嫁給其他國家;另一方麵,出台國內(nei) 補貼政策,吸引企業(ye) 向美國轉移產(chan) 能、增加投資。因此而產(chan) 生的滯脹困局對新興(xing) 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影響更甚。在歐美通脹和資本外流的高壓力下,新興(xing) 市場被迫跟進加息,債(zhai) 務負擔進一步加重,債(zhai) 務危機風險持續攀升。據統計,中等收入國家償(chang) 債(zhai) 負擔達到30年來的最高水平。

  肆意舉(ju) 債(zhai) 重創新興(xing) 市場和發展中國家

  美聯儲(chu) 加息推倒多米諾骨牌,經過全球經濟鏈條的層層傳(chuan) 導,最終讓新興(xing) 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欠發達國家遭遇重創。

  美國通過三種機製裹挾其他國家以維係美元的強勢壟斷地位。一是通過美元與(yu) 石油掛鉤機製,確保了美元作為(wei) 國際儲(chu) 備貨幣的穩固地位。二是利用“商品美元還流機製”,使主要貿易國家為(wei) 了維持國內(nei) 美元儲(chu) 備價(jia) 值和有利於(yu) 出口增長的本幣貶值趨勢,被迫將美元收入通過購買(mai) 美國國債(zhai) 、企業(ye) 債(zhai) 等形式借給美國,進而維係美元幣值的穩定或強勢地位。三是以“對外債(zhai) 務的本幣計價(jia) 機製”,引導國際資本流動,對外轉嫁風險。美國對外長短期債(zhai) 務的大約80%為(wei) 本幣計價(jia) ,也就是說,理論上美國可以通過印刷本幣——美元的方式來償(chang) 還外債(zhai) 。

  美國的貨幣霸權使其一方麵可以通過貨幣貶值方式抵賴債(zhai) 務;另一方麵可以通過利率或匯率變動等存量調整方式引導國際資本流向,以實現利益最大化。而如果其他經濟體(ti) 情況相較美國更差,則美國經濟在短期震蕩之後,仍可占得複蘇先機。

  與(yu) 發達國家相比,新興(xing) 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受到的影響尤為(wei) 劇烈。許多經濟表現較好的經濟體(ti) 仍存在對外部融資依賴較高的問題,在美元頻繁加息時,新興(xing) 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美元償(chang) 債(zhai) 壓力驟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顯示,超過1/4的新興(xing) 經濟體(ti) 正麵臨(lin) 債(zhai) 務違約或債(zhai) 券價(jia) 格大跌的困境,超過60%的低收入國家麵臨(lin) 債(zhai) 務危機。為(wei) 應對資本流出、本幣貶值、外債(zhai) 償(chang) 還壓力等問題,相關(guan) 國家的央行被迫跟進加息,致使外部融資環境惡化。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最新報告預估,新興(xing) 市場有約2370億(yi) 美元的外債(zhai) 麵臨(lin) 違約風險。世界銀行也警告稱,25%的新興(xing) 市場正處於(yu) 或接近債(zhai) 務困境,60%以上的低收入國家麵臨(lin) 債(zhai) 務困境。曾經被譽為(wei) 非洲發展典範的加納繼斯裏蘭(lan) 卡之後宣布暫停支付債(zhai) 務,阿根廷在破產(chan) 邊緣徘徊,土耳其麵臨(lin) 貿易赤字嚴(yan) 重超標,埃及、巴基斯坦、烏(wu) 克蘭(lan) 等十餘(yu) 個(ge) 新興(xing) 市場國家正在債(zhai) 務泥潭中掙紮。

  美國作為(wei) 世界第一大經濟體(ti) 和主要國際貨幣發行國,其貨幣政策和金融市場對世界具有重要外溢效應,理應負起大國的責任。但相反的是,美國把美元霸權轉用為(wei) 輸出轉移經濟陣痛的超級特權,讓全世界為(wei) 美國經濟刺激措施埋單。在霸權邏輯的護持下,美國的貨幣政策越來越具有單邊主義(yi) 性質,成為(wei) 導致世界經濟和政治衝(chong) 突的重要根源,嚴(yan) 重阻礙全球經濟複蘇。

  (作者:李丹,係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