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中國警方嚴打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 近3年破案數和抓獲人數連創新高

郭超凱 發布時間:2023-08-11 09:2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8月10日電 (記者 郭超凱)記者從(cong) 中國公安部10日在北京召開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獲悉,公安機關(guan) 嚴(yan) 打侵犯公民個(ge) 人信息違法犯罪活動,近3年來破獲案件數量和抓獲人數連續突破新高。

  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政委孫勁峰在會(hui) 上表示,隨著全球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數據”躋身第五大生產(chan) 要素,價(jia) 值日益升高,以公民個(ge) 人信息為(wei) 目標的案件高發並呈迅速增長態勢。2021年和2022年,公安機關(guan) 偵(zhen) 辦侵犯公民個(ge) 人信息類案件數同比均快速上升。

  孫勁峰指出,此類案件涉及的領域也愈發廣泛,覆蓋政府、醫療、教育、房地產(chan) 、物流、電商等多個(ge) 行業(ye) 。同時,以公民個(ge) 人信息為(wei) 核心,滋生出電信詐騙、騷擾電話、搶號搶票、網絡水軍(jun) 、“人肉搜索”、“呼死你”、“薅羊毛”等一係列人民群眾(zhong) 深惡痛絕的黑灰產(chan) 業(ye) 。

  孫勁峰表示,從(cong) 全國案件來看,犯罪分子非法獲取公民個(ge) 人信息的手法複雜多樣,其犯罪鏈條環環相扣,竊取、倒賣、推廣、洗錢、加工等分工明確,形成了龐大的“地下大數據”產(chan) 業(ye) 。

  談及犯罪分子非法獲取公民個(ge) 人信息的主要手法,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警務技術二級總監黃小蘇總結稱,從(cong) 公安機關(guan) 偵(zhen) 破的案件來看,犯罪分子獲取個(ge) 人信息數據主要有6種手法:一是利用“地推”、假冒身份等手法騙取公民個(ge) 人信息,二是線上和線下盜取公民個(ge) 人信息,三是“內(nei) 鬼”利用職務便利非法泄露公民個(ge) 人信息,四是APP、機頂盒、手機等供應鏈廠商非法采集公民個(ge) 人信息,五是收買(mai) 或交換公民個(ge) 人信息,六是加工變造公民個(ge) 人信息。

  據悉,2020年以來,公安部每年組織“淨網”專(zhuan) 項行動,依法重拳打擊侵犯公民個(ge) 人信息違法犯罪活動,累計偵(zhen) 破案件3.6萬(wan) 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4萬(wan) 名,查獲手機黑卡3000餘(yu) 萬(wan) 張、網絡黑號3億(yi) 餘(yu) 個(ge) ,近3年來破獲案件數量和抓獲人數連續突破新高,打擊力度和打擊成果空前。(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