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評論員 華章
當地時間8月8日,美國夏威夷州毛伊島燃起熊熊山火。截至13日,大火已造成96人死亡,約1300人失蹤。美國夏威夷州州長喬(qiao) 希·格林在新聞發布會(hui) 上說:“隨著搜救工作的艱難推進,傷(shang) 亡人數可能進一步增加。”據統計,這是美國百年來致死人數最多的山火災害。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熱帶火災研究員克萊·特拉尼希特則表示,這是夏威夷迄今為(wei) 止最致命的山火。
山火無情,它向人們(men) 展示了大自然超強破壞力的一麵。與(yu) 此同時,美國政府在應急管理上的種種表現也表明,這次山火造成如此重大的損失,既是天災,亦是人禍。
防災設施形同虛設
夏威夷州前眾(zhong) 議員卡尼拉接受媒體(ti) 采訪時稱,這場大火要歸咎於(yu) 美國人的殖民貪婪。之所以這麽(me) 說,是因為(wei) 美國政府隻把這片土地當作“搖錢樹”大肆旅遊開發,卻忽視了必要的防災基礎設施建設。
夏威夷州政府自稱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綜合戶外全災害公共安全警報係統,整個(ge) 群島上安裝有大約400個(ge) 警報器。奇怪的是,山火呼嘯而來,報警器卻完全失靈了。當地幸存者表示,他們(men) 根本沒有聽到警報,是爆炸聲促使他們(men) 逃離。美國網友質疑所謂的報警設備隻是擺設,是美國政府、經營者和係統承包商合謀搞的豆腐渣工程。
毛伊島警察局局長約翰·佩列蒂耶表示,火災發生後網絡中斷,也沒有無線電廣播,這給受災期間的各項工作造成極大障礙。這同樣是當地政府重旅遊開發、輕其他基礎設施建設導致的惡果。據報道,在毛伊島上,隻有機場、酒店、娛樂(le) 設施、景點等大多數遊客光顧的地點實現了網絡信號覆蓋,而在其他較偏遠特別是本次受災嚴(yan) 重的原住民居住地,通訊、網絡設施卻極度匱乏。
救援行動姍姍來遲
山火爆發後的第一時間,上至美國總統下至美國媒體(ti) ,似乎對此無動於(yu) 衷,就好像災難是發生在遙遠的另一個(ge) 國度。拜登9日在猶他州鹽湖城的一個(ge) 籌款活動上還在渲染“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對山火卻隻字未提。10日,拜登請求國會(hui) 批準約 400 億(yi) 美元的額外支出中,才終於(yu) 出現了“救災”事項。但用於(yu) 賑災的資金隻有120億(yi) 美元,隻相當於(yu) 援助烏(wu) 克蘭(lan) 和“其他國際需求”資金數額的一半。
憤怒的美國網友立刻做了基輔和毛伊島的對比圖。畫麵顯示,烏(wu) 克蘭(lan) 人在購物、喝酒、逛街,而夏威夷人則斷電、斷水、斷通訊,苦不堪言。
事發地夏威夷恰恰是美軍(jun) 在太平洋地區的後勤和指揮中心,然而,美軍(jun) 的救援行動卻出奇地遲緩。當地餐廳店主凱莉·謝爾批評稱:“我們(men) 居住在毛伊島,這個(ge) 島距離軍(jun) 隊100英裏,然而,火災發生72小時後,美國海軍(jun) 、醫療船、直升機、陸軍(jun) 、自然災害救援設備才來到災區。”
從(cong) 2005年卡特裏娜颶風災難,到年初的毒列車脫軌事故,再到如今的夏威夷山火,美國在應對天災人禍方麵表現出的基礎設施落後匱乏,救援行動遲緩且草率,對百姓生命財產(chan) 安全的輕視和冷漠,都讓人不禁慨歎:自詡為(wei) “人權燈塔”的美國,對別國人權無比“熱衷”“關(guan) 切”,為(wei) 何對本國人權忽視、敷衍至此?
災難發生之後,美國官員不是第一時間部署救災工作,反而還在大談烏(wu) 克蘭(lan) 危機和“中國威脅”,仿佛應對這些子虛烏(wu) 有的“國家安全問題”,遠比處理迫在眉睫、給民眾(zhong) 帶來切膚之痛的災難更加重要。
這些怪象,恰恰證明在兩(liang) 黨(dang) 惡鬥、社會(hui) 撕裂愈發嚴(yan) 重的美國,國家治理能力已經出現了大問題。因此,對其的反思和糾偏,應當比複盤本次災難原因更加重要和迫切。
編審:高霈寧 張豔玲 蔡曉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